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長寧 119

《歲歲長寧》 119

姜若知道此時的自己一定是眼睛紅腫、極為不面的。

但是這也沒有關系,依舊是被深切喜歡著的。

輕聲應著:“好。”

兩個人決定要親,顧淮安想要將三書六聘全都走上一遍。

姜若有些嫌棄麻煩,也怕會引不必要議論。

而在這件事上,顧淮安顯得格外堅持。

在他們回到安王府沒有多久之後,便帶著安安一起先去了柳如是的墳墓前準備將這件事告訴柳如是。

結果在郊外時,他們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杜津。

這是姜若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親生父親,不知是出于緣之間的應還是兩個容貌上有些相似之的原因,一眼就認出了那個頭發蒼白的男子,一時間表十分複雜。

皇宮出事之後,姜若也從各方面聽說過有關于杜津的消息。

比方說那一劍還是重傷了杜津的心脈,被醫救回來之後他便直接從皇宮中離開了。杜夫人寫來一封長信,委婉探聽過他的消息,并提到他去過郎溪的事。

他去郎溪沒有驚任何人,也沒有真的踏過杜家。

還是負責看守門戶的小廝不經意提起過,說是有一日早上見到一個奇怪的男人,規規矩矩對著杜府磕了幾個響頭之後就直接離開了。

那時候杜老爺子正在代杜遇山事,聞言錯手摔碎了最心的汝瓷茶盞,連忙追問道:“那人什麽樣子?”

“看上去有些年紀了,頭發都白了大半。”小廝遲疑了一會,更像是自言自語的補充說:“不過還奇怪的,看著他的臉沒那顯年紀,腰也是板正的,而且好像在什麽地方見到過一樣。”

那時候杜春正好往屋裏走,小廝開玩笑道:“嗯,說起來的話和大爺有幾分神似呢。”

Advertisement

杜老爺子當時直了,邊的杜遇山連忙扶著他坐下來,翻出急救的藥丸子讓他服下。

等那一口氣過來,眼淚從壑當中流下來,老爺子卻沒有再說一句話,也沒有提過要去找人的事。

十來年前,杜津從江南北上宮時,世間便再也沒有這麽一個人。

後來還是杜春不忍心,派人去探聽弟弟的下落,沒有任何人知道。

杜夫人寫信過來,懇請姜若代為查探一番,也是沒有任何的消息。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杜津會再次回到京城,回到柳如是的邊,守著那一道孤墳,在不遠起了一間極為簡單的草廬,然後住了下來。

只是他的衰老地極快,頭發蒼白,背部也開始佝僂,眼睛渾濁到看東西時都要微微瞇起。

姜若對他存著幾分埋怨的。

倘若不是因為他,柳如是本不可能蹉跎自己最好的年歲、強行懷著釋然離開。應該是江南最鮮活的姑娘,會有一位深切喜歡、敬重的夫君,過著自己恣意灑的人生。

所以在見到他之後,并沒有停留,而是帶著顧淮安和商商去了娘親的墓前。

說了很多很多話,代了最近在及邊發生的事,說自己要親了,婚期定在來年的三月份,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還說顧淮安對很好,也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偶爾也會出去參加宴會,也再也沒有人用世來說事。

“我真的過得好的。”

所以要是你還在的話,是不是也會對我放心一點?

姜若眼眶通紅,說到後來哽咽著再難說出一句話來。

顧淮安攬著的肩膀,對著那座孤零零的墓碑承諾道:“我會照顧好歲歲的。”

懷中的商商察覺到沉悶的氣氛,難得沒有鬧騰,出短短的小手一下下替著眼淚,“咿呀咿呀”像是在說什麽。

商商是在所有期待中降生的孩子,今日穿著的小棉靴還是柳如是清醒的時候一針一線出來的。

沒能忍住,一下子哭了出來,抱著商商教著他認著:“商商,這是婆婆。”

只是再也沒有人回答。

他們多留了一會,就坐著馬車準備離開,中途被杜津攔了下來。

男人局促不安地站在馬路的旁邊,看著馬車裏的一家三口,過了很久才想出一個還算面的開場白。

“這是你的孩子嗎?”

“嗯,他商商。”姜若眼神複雜,“你是什麽時候來的。”

“不知道,我好像不大能記得日子了,就記得回了一趟郎溪就來了這裏。”杜津借著說話的機會,自以為很晦地看向面前年輕的子。

這是他和如是的兒。

樣子有些像他,氣度和神韻更像如是,他有那麽瞬間的恍惚,一瞬間好像看到那個朝著他笑得狡黠的姑娘。

間滾下,最後化長久的陣痛。

他的嗓子格外艱,鈍頓問了一句,“有沒有提起過我?”

“沒有。”姜若又肯定地重複了一遍,“一句都沒有。”

他將這句話反反複複生地拒絕,最後出了一個極為難看的笑容,牙齒都在打,“我知道了。”

那麽冷的冬日裏,他穿得并不厚實,臉都是青灰的。

除此之外,兩個人之間就再也沒有什麽話可以聊的。

不過在臨走之前,姜若猶豫了一會,還是說:“應當不是很想見到你。”

“我知道。”

只是在為數不多的時日裏,他也不知道應該去什麽地方,就只想要好好地在久眠的地方停留一段時間,好好地看看

遠遠看著就可以,不會擾了的清淨。

他原本就是污穢之人,死前也會找個合適的地方落腳,不會再出現在的面前。如果可以的話,他也願自己從來沒有在的生命中出現過。

他近似貪地在兒的臉上看過,認真記住歲歲的樣子,然後含笑著看著馬車漸行漸遠。

而被他死死握在手中原本要給歲歲的玉佩,從始至終都沒有送出去過。

姜若似乎是意有所,掀開車簾朝著後面看了一眼。

就看見那個男人遠遠被落在馬車的後面,也被落在了時的後面。

格外突兀又孤零零地站在冷風當中,在注意到往後看時,遙遙地朝著招了招手。

姜若重新回到馬車後,捂著自己的心口長久地不能回過神。

日子還是不不慢地過去,期間發生了很多事。

比方說皇後久久未孕,已經有朝臣遞折子進勸明宣帝廣納後宮;

廢太子同黨意行刺,最後被一網打盡,廢太子妃自戕而亡換來子一條生路;

韓宴之接替安王去了嶺南,迅速積累了戰功,韓家卻因為他的臨陣倒戈而同他劃清界限;

王家先後有好幾位大臣落馬,最後退居江南,世家之首的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再難起複;

明宣元年氣候還算是不錯,風調雨順各地頻頻傳來捷報;

顧淮安最終還是沒領安王的差事,在一衆人驚訝的目當中,了戶部從戶部左侍做起,大力推行土地方面的改革……

又比如說,春天已經悄然而至,要到了同顧淮安親的日子。

這個消息如同疾風驟雨般席卷了整個京城。

顧淮安這次格外高調,給所有相的人家都遞了請帖,明明白白同衆人宣告自己要同姜若親的事。

這在京城來說,還是頭一遭見人補辦婚事的。

不了碎子的人在背後議論,說酸話的人自然是不了的,可更多的還是羨慕。

不是每個人都是顧淮安,都願意頂著諸多質疑、猜測大費周章地重新舉辦一次婚宴。

在最開始,所有同顧淮安認識的人,都以為是自己拿錯了帖子,不敢相信這樣一個清冷克制、將利益得失算得門清的人會做出這麽沖的事。

可當見到顧淮安親力親為籌措婚宴時,衆人又不得不相信。

轉而又深深嫉妒姜若來。

就是已經為皇後的傅珠宜,在聽說他們要補辦婚宴時,也會有短暫的失神。

好像也曾經有位年,懷著最赤誠的心,不計較任何利益得失地求娶。只是那位年日後了九五之尊的地方,同他之前再也不是最純粹的

“這樣好的,到時候我也隨一份禮。”短暫的失神之後,傅珠宜很快又恢複過來,送上了祝福。

姜若知道同明宣帝之間別扭住,只是不知道怎麽去勸說,認真地看著說:“可能是我的運氣還算是不錯吧,要不我分你一半好了。”

說的是玩笑話,瓷白的臉上寫滿了認真,真心想要傅珠宜日後的生活能變好。

傅珠宜笑了笑,沒有反駁。

姜若出去時候,意外遇上了進宮述職的韓宴之。

很久沒見到韓宴之,一時驚訝他的變化。他現在是韓統領,穿著再尋常不過的行軍服,上帶著見的煞氣,面上沒有一點表

他的上再沒了那個洋洋得意吃穿用度都格外講究的影。

不過見到姜若,他還是停了下來。

只是他太久沒有笑過,臉上只能出一個格外生的笑容,“聽說你要補辦婚事?”

“對,已經定下日子了。”

“什麽時候?”

“三月二十六日。”

“那我定會上門討一杯酒喝。”

“自然好了,要不我讓人給你送一份請柬。”

“那倒是不用。”韓宴之說到這裏,倒是笑了,“你應該問現在京城中誰還沒收到帖子,畢竟安王世子對這件事很上心。”

類似調侃姜若已經聽過了很多,可再次聽到時仍舊有幾分不好意思。

而剛好,看見自家的馬車已經等在宮門口,散朝回去的顧淮安穿著一闊緋朝服長玉立在馬車邊,示意回去。

姜若臉上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笑,同韓宴之匆匆道別之後就提著擺,歡喜而又雀躍著朝著自己喜歡的人小跑過去。

韓宴之瞇著眼睛看了很久,直到馬車消失都沒有回過神來。

韓家不認他,也是出于對他的一種保護,怕韓家同廢太子的關系影響了他的前程。

他也不是不能理解,直到韓家有人往上爬才是最正經的道理。只是有時候面對空空落落的宅子,他也會有些難

看著邊有人過得還不錯,他也算是有那麽一丁點兒的欣

他轉過朝著宮裏走去,自此再也沒想起過那個在醉春堂被自己抓住時又驚又懼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