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千嬌百寵 第148頁

《千嬌百寵》 第148頁

待人走後,披了件金線鶴紋的外衫逕自走到觀音像前, 取三支線香上,雙手合十參拜,冷清的眸出一縷疲憊:「這麼多年, 哀家夜夜好眠,可自打皇帝在哀家面前提起時常夢到姐姐,便也魂不散地來煩擾哀家清夢, 如今離的忌日不足十日, 難不是來找哀家索命了?」

余嫆搖搖頭笑道:「怎會?惠莊皇后死後若是化作厲鬼索命,早二十年前就該來了, 何苦等到今日?您是憂思過度,對陛下那幾句話太過介懷, 這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只要不去想, 就什麼事兒也沒有了, 老夫人在天上會護佑您的。」

太后忽然想到什麼, 眸驟然冷了下去:「當年母親邊那個丫鬟宜姝,如今在何?」

余嫆太后放心,「宜姝雖知道, 可是老夫人邊最得臉的丫鬟,聰慧又忠心,這幾年自己子雖不大好,可丈夫和孩子仍在崔家當差,一家命繫於崔家之手,真要抖落出去,圖什麼?當年的事早就爛在肚子裡了。」

太后坐臥不寧,手指不停地敲打著桌沿,太突突直跳,總覺得將有大事發生。

Advertisement

若是不提宜姝還好,這會想起來,便如芒刺在背渾難安,沉許久道:「知道得太多,哀家不放心。待青靈回來,讓去將人置了吧。」

余嫆面上的驚惶一閃而過,心裡卻止不住地發

宜姝對於老夫人,正如余嫆對於太后,都是各自邊最信任的人。眼下老夫人和那巫婆已死,芳瑞姑姑被蠱蟲控失去記憶,現如今太后竟要對宜姝下手,而宜姝一死,余嫆自己便是除太后之外唯一的知人了。

的確,這麼多年來,對太后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出謀劃策也常常有一份功勞。

經此一事,余嫆不免想到來日昭王登基為帝,太后如願以償,手上也就不必再沾染那些髒事,到時候的存在,對於太后而言,會不會也是個威脅呢?

太后按著眉心,掀開床幔躺了回去,顯然不知底下人心思輾轉,也未曾意識到自己面上愁雲慘霧,一直哀嘆連連。

余嫆想了個法子,道:「聽聞上安有一道士驅鬼極靈,您若還是覺得惠莊皇后魂不散,倒不如請那道士宮驅魔捉鬼,將這宮中的污穢腌臢的東西一併清理了,也好讓人安心。」

太后長嘆一聲,頷首應了:「這事兒你去辦吧。」

道士驅鬼在世家大族之間並不稀奇,就連當年惠莊皇后孕中患怪癥,先帝也曾請高人進宮作法驅鬼,但太后在皇帝提過一句惠莊皇后之後就請道士進宮,說出去難免人多想。

所謂賊人心虛,太后便尋個由頭,說壽康宮一位患呆癥的太妃夜裡撞鬼到驚嚇,引得宮中上下人心惶惶,只得請得道高人進宮捉鬼驅邪,以安人心。

鎮壇木一響,四方妖魔散,驅鬼的法壇就擺在壽康宮花園,甘碗、桃木劍、三清鈴一應俱全,道士手捧朝笏,口中唱誦表文,在宮中各揮舞蛇鞭驅鬼辟邪。

大概出自心理作用,當晚太后睡得極為安穩,不再為夢魘所困。

見這老道施法靈,太后便令其在宮中一連做法三日,將宮中各上符籙、撒上甘,將方圓之的惡鬼盡數驅除。

法事做得好,余嫆自然也給足了銀子。

第三日那老道離宮之前,卻被一宮監攔住去路,隨後後脖一記手刀狠狠落下,布袋套頭捆得嚴嚴實實,再一睜眼竟是一雕樑畫棟的宮殿。

一雙黑緞金線龍紋方頭靴緩緩步眼簾。

老道忍著後脖劇痛,徐徐抬頭去,只見來人著一偏黑青盤龍暗紋錦袍,姿頎長高大,腰下襞積繁複,腰間束鑲金玉帶。

這老道使用玉驅邪多年,一眼便能看出這是極為珍罕的羊脂白玉,細膩溫潤,毫無雜質,當真是宛如凝脂。

看到這裡,老道心中已然有數,這一雍容威嚴的裝扮,加之這通冷峭肅殺、教人不寒而慄的氣場,若非萬人之上的天子,還能是誰!

還未得見天,便已經瑟瑟俯叩拜:「貧道叩見陛下!」

早在進宮之前,老道便聽過皇帝暴戾之名,且聽人說他不信鬼神,向來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子,是以太后召他宮時,老道心中難免惴惴不安。

太后這類信奉道家的貴人對他們尚有幾分客氣,可若是上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暴君,恐怕一句裝神弄鬼便能直接將他拿下,打死都有可能。

面前皇帝不發話,老道已經抖若篩糠,渾猶如冷水當頭澆下。

傅臻還記著玄心走前同他說的話,真龍命是假的,天煞孤星卻是真,即便他從不信鬼神,卻不得不為邊的人考慮幾分。

沉默片刻,稍稍抬手道:「起來吧。」

皇命不可為,老道雙還哆嗦著,忙道「謝陛下」,隨即強行起站穩。

小心翼翼地抬眼一覷,心中震驚異常,險些在聖駕前失態。

方才跪在地上的時候,這道士腦海中想到的皆是一副瘦骨嶙峋,青面獠牙,不知何等猙獰的面目!可抬眼一看,這哪裡是纏綿病榻半年之久的模樣?分明是俊無儔的天人長相!

老道見過形形的人,只覺那些玉樹臨風的世家子弟加起來都遠遠不及眼前這位。

只是他面部線條冷眸睥睨,暗藏凜冽鋒芒,人瞧著頭皮一,「不知陛下暗中傳召有何吩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