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93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93頁

蕭十三臉上的諂消失不見了。

他站在窗戶前,垂眸睨著阮忠良,眼眸中閃過一抹不屑。

但他掩藏得很好,沒有讓阮忠良看出端倪。

“阮大人,”蕭十三的聲音略有變化,不再低低啞結,“落到這個地步,你甘心嗎?”

阮忠良心中一

他慢慢抬起頭,就看到蕭十三那張平平無奇的臉。

他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卻讓人脊背發寒。

“你是……你是主上的人?”

阮忠良是真的很意外,他知道主上籌謀多年,卻不知其人脈之深,手腕之長,實在超乎想象。

這麼多年努力,不可能只為了蠅頭小利……

蕭十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只是審視著阮忠良,安靜片刻才開口:“之前你的錯誤,念在你忠心耿耿多年的份上,主上才沒有追究,你可別忘了,那些人都是如何死的。”

阮忠良藏在袖子中的手慢慢攥起拳頭。

他低下頭,姿態是前所未有的乖順。

“謝主上寬宥。”

蕭十三淡淡道:“不用說這些虛話,如今阮大人落到這個地步,想必也不甘心。”

阮忠良聲音低沉,有著清晰的無奈:“不甘心又如何?皇命難違。”

蕭十三冷笑一聲:“誰說的?”

“這個皇命難違,那換一個呢?”

阮忠良心神俱震。

他猛地抬起頭,難以置信地看向蕭十三。

蕭十三的臉上依舊還是那個和煦的笑容,說出來的話卻是那麼冰冷。

“阮大人別裝了,這麼多年,你沒有猜出來嗎?”

“若不想著從龍之功,你可不會多年來心甘愿,唯主上馬首是瞻。”

阮忠良頓了頓,這一次沒有開口。

“怎麼,不敢?”

蕭十三嘆氣道:“你若是不敢,我回去就稟報主上,說你即刻退出,以后……”

Advertisement

“就全靠你自己了,阮大人。”

“難道你很喜歡這東馬監嗎?”

阮忠良猛地站起來。

因為作太猛,后的椅子發出刺耳聲響。

他沒有任何猶豫,直截了當開口:“阮某,誓死追隨主上!”

蕭十三慢慢收回臉上的笑容。

他那雙淡漠的眸子愣愣睨著阮忠良,過了許久才道:“歡迎阮大人。”

當夜,阮忠良同耿管家在房中談許久,星夜時分,耿管家踩著夜離開小院。

側廂房中,阮含棟坐在漆黑的屋,安靜聽著外面的腳步聲。

直到那聲音遠去,他在黑暗中慢慢勾起一抹嘲諷笑容。

“終于。”

此時的東圍場,暢春芳景之,姜云冉正靠坐在貴妃榻上,慢條斯理做著針線。

做的是一雙棉,針腳細,做得分外認真。

殿閣中燈火通明,宮人安靜無聲。

紅袖端著熱茶過來,放到桌上:“娘娘,陛下一早就送了口諭過來,讓娘娘先行安置。”

姜云冉放下針線,輕輕了一下肚子,抬眸看向大開的竹紋窗。

窗外是荷花搖曳。

從這個位置,能看到芳景書齋過來的那扇垂花門,若景華琰歸來,能第一時間知道向。

此刻,那扇門闔著,良人尚未歸來。

“我倒是不困。”

下午睡了許久,這會兒的確很是神。

紅袖看如常,便沒有再勸。

姜云冉問:“們都安置了?”

“安置了,娘娘放心吧。”

姜云冉頷首,靠在椅背上歇了一會兒,便繼續做針線。

讓紅袖搬來繡凳,跟說著話。

紅袖說:“娘娘的手藝比以前還要好了,這針腳真是整齊。”

姜云冉笑了一下,說:“我時間多,想做便做,想歇就歇,自然做的好。”

的確是這個道理。

紅袖就笑著說:“奴婢不行,奴婢老是靜不下心來,手藝倒是退步了。”

“以后不那麼忙了,就能練回來,”姜云冉說,“你如今這麼忙碌,還能不忘手藝,可見的確是真心喜。”

兩個人正說著話,垂花門忽然傳來吱嘎一聲。

姜云冉下意識往前方看去,就在窗戶的隙里看到景華琰悉的影。

隔著游廊花窗,隔著荷葉田田,兩人卻準確尋到了彼此的影。

四目相對,溫無言。

景華琰對姜云冉頷首,大步流星往回走。

人未至,聲先行:“今日下午又睡足了?”

姜云冉笑著起,站穩之后才往前行去。

景華琰踏涼爽的寢殿,沒有立即靠近姜云冉,先去隔間洗漱更

“睡足了,左右無事,就等一等陛下。”

姜云冉站在隔間外,看著他干脆利落洗漱。

宮人都退下去,這會兒也不用伺候。

“等我做什麼?”

景華琰仔細干凈手臉,又把外衫換下,只穿著素白中同姜云冉回到寢殿。

“等著陛下回來,好暖一暖床。”

景華琰愣了一下,隨即便笑出聲來。

他握住姜云冉的手,低下頭抵住潔的額頭。

“邊關暫時還穩得住,”景華琰說,“朕也穩得住。”

“阿冉不用憂心我。”

第147章 晉封姜云冉為正一品皇貴妃。

七月初,九黎發大戰。

西狄籌謀數月,集結了數萬兵馬,在一個雨綿綿的傍晚里,忽然出現在九黎城門之外。

他們選擇的時機非常巧妙,當時士兵們正在換班,疏于防范,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夜,西狄一舉攻西城門。

西狄士兵進攻九黎,為的無非是糧草,一攻城中便開始搶掠糧食財,惹得百姓四逃避,苦不堪言。

不過西狄的勢頭還沒開始,就被打斷,定國軍先鋒營振虎將軍龐右率先趕到,立即回擊,劇烈的戰事一即發。

這一場戰事足足打了三日,從雨綿綿打到艷高照,最終以先鋒營折損兩千,西狄龍蛇騎兵折損三千為代價,弄了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眼看襲未,西狄大將南院大王阿兀戍果斷撤兵,當即撤出西城關。

以當時的形和兩邊的兵力,久經沙場的龐右不應該追擊,但他不知為何,竟率領五千先鋒營直接出城,想要擊殺阿兀戍。

結果可想而知。

阿兀戍即便在西城關一戰敗給龐右,不是因其用兵不力,只因城中地形狹窄,不便騎兵騎回擊,且西狄士兵不悉道路,這才敗退。

可一出西城關,外面一無際的草原可就是阿兀戍的天地了。

第一封戰報抵達東圍場時,龐右不顧屬下勸阻,已經出城。

景華琰震怒。

可事已經發生,無力挽回,景華琰直接下令在禮泉、烏城和甘邑等地調遣軍隊,集結銳部隊立即開拔九黎。

這幾日的鏖戰,先鋒營死傷慘重,若是沒有先鋒兵力,很難同西狄抗衡。

軍令和糧草還沒來得安排完善,第二道戰報便抵達東圍場。

龐右果然不敵阿兀戍,戰敗亡,他帶出的五千先鋒營死傷過半,只剩兩千人逃回九黎,多傷未愈,無法再上戰場。

這個結果,讓定國公沈穆怒火中燒,當即便親自調兵,準備迎戰。

消息傳回東圍場,本來悠閑愜意的避暑歲月也戛然而止。

圍繞東行宮設立的驛氣氛異常低迷,幾位凌煙閣閣臣和兵部的老大人們皆面容整肅,看著軍報久久不語。

姚文周看眾人一言不發,嘆了口氣。

“陛下并非能忍讓之人,如今只余一個西狄,若是放任不管,定要釀大禍。”

兵部侍郎也開口:“西狄與韃靼不同,近年來吞并數個草原部族,今已聲勢浩大,若不擊潰,后果無法想象。”

九城兵馬司都督馮季啐了一聲,難得罵了一句:“干個球的,咱們大楚天朝上國,還怕它個異族不?”

吏部尚書年錚海習慣和稀泥:“幾位大人莫要爭執,還是聽聽姚相有什麼說法。”

“如今最重要的,是陛下的意思。”

姚文周看了看他,目一轉,落在了鄭定國上。

這位老大人,可是沉穩得很。

別看姚文周是閣首,但鄭定國才是這幾位閣臣中資歷最老也最能揣上意的。

大多數時候,姚文周對他都很尊重。

沒人會故意同好日子過不去。

鄭定國捋了捋發白的胡須,眉目淡然:“陛下,怕是想要駕親征。”

這幾個字說出口,班房中倏然一靜。

過了片刻,樞使牧鋒淡淡道:“即便陛下要駕親征,如今也時機,并無不妥。”

牧鋒是景華琰一手提拔上來,對他忠心不二,也十分認可這位年輕皇帝的雄才大略。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