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惹皇叔 第129頁

《惹皇叔》 第129頁

“不!不!絕不可能!”元延帝握雙拳,聲嘶力竭,宛若癲狂,再無半點平日溫雅之態。

“圣上。”馮太后的聲音突兀地響了起來。

安王退后了一步,保持了應有的恭敬:“太后娘娘。”

宮人挑開門簾,雙胞胎的陳王和汝寧公主一左一右地扶著馮太后走了進來。

這些日子的顛簸讓馮太后顯得十分憔悴,致的妝容也掩飾不住眉間深刻的皺紋,已經老了,走起路來都顯得有些巍巍的,慢慢地挪到元延帝的面前,定定地看著這個兒子,不自地流出悲哀的神

元延帝氣,有些怔忡:“太后、太后……你和他們也一樣嗎?”

馮太后的眼中落下淚來:“圣上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大家伙一起去死嗎?哀家這個歲月,活也活夠了,去就去罷,沒甚要的,但是孩子們呢……”

指了指陳王和汝寧公主:“他們兩個還這麼小,軍之下,焉有活路?還有元嘉,可憐皇后才去,圣上竟連唯一的骨都不能保全,于心何忍?”

元延帝呆滯了半餉,突然慘笑起來,他幾乎失去了言語的能力,翻來覆去不斷重復:“原來這樣,太后,連你也要拋棄朕嗎?連你也要拋棄朕嗎?連你也……”

“圣上五郎來吧。”馮太后抬袖掩面,不忍看見元延帝的形,“無論如何,以五郎對圣上的分,他會善待圣上、善待這些孩子,祖宗的江山社稷得以保全,來日,我也有臉去泉下見你父皇,你何必……”

“不、不、不!”元延帝厲聲喝止,抓起手邊的硯臺,砸了出去,“閉!你們都給朕閉!”

“父皇!”陳王沖上前去,擋在馮太后前,那硯臺重重地砸在他的頭上,他悶哼了一聲,仰面倒下,滿臉都是

Advertisement

汝寧公主驚恐地哭了起來。

元延帝臉上的不斷搐著,發了瘋般地咆哮:“朕是皇帝,朕寧可死,朕要你們陪朕一起死!朕絕不會他得逞!絕不會!朕要和你們一起去死!都去死!”

他高高地舉起雙手,憑空揮舞著、抓撓著,想是想要掐住什麼,惡狠狠的。燭倏然起來,搖來擺去,他的影子映在地上,拉得長長的,像一截扭的蛇或者是蟲子,在火中掙扎。

大臣們沉默地著元延帝,連馮太后也不敢出聲,王帳里,元延帝憤怒的嗥聲和汝寧公主的無助的哭泣聲混合在一起,顯得怪誕而刺耳。

出了厭惡的神,不耐地把臉別開了。

半晌之后,元延帝忽然又安靜了下來,好似蠟燭斷了頭,琴弦斷了線,嘎然而止,連半點余音也無,他的張了張,又闔上了,像是累了一般,倒退兩步,跌坐在榻上,茫然地看著眼前的人群。

大臣們還跪在地上,似乎一切如舊,他們還是臣服于他。

但沒有人說話,這些大臣甚至已經不愿意再花力氣來說服他,仿佛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無

論他說“是”還是“否”,完全沒有區別。

夜漸漸深了,深到看不見底。

過了很久、很久,元延帝再次開口,他已經疲倦了,連聲音都是木然的:“好了,你們去把五郎來吧,朕……要見他。”

王帳里能聽到明顯“呼”的吐氣聲,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放松了下來,什麼話也不用說,他們很快出去了,連陳王也被人抱出去了,地上留下一灘墨跡混合的痕跡,在慢慢干涸。

……

元延帝獨自一人,佝僂著,頹廢地、沉默地坐在王帳

周遭一片死寂,熏爐里的香已經涼卻,空留殘屑,庭燎中的蠟燭燃燒著,發出一點“噼啪”的聲響,燭火搖曳起來,簾幛上的山河水紋又在晃,如同這飄搖的現世。

元延帝沒有經歷過這般形,他生于皇族、長于深宮,天生高貴不凡,這些離與紛爭從來到不了他的面前,而到了眼下這般景,他才突然記起,章武帝臨終前,曾經對他說過這麼一句話:“德薄而位尊,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五郎害汝猶不自知,大謬也。”

大謬也。

他慘然笑了起來,笑得肩膀抖,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鏗鏘的鐵甲聲又起,伴著沉重的馬蹄,地面震起來,戰馬呼氣的聲音都顯得那麼兇狠,好似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怪一般。

馬蹄聲在王帳前停了下來,然后是迅速而整齊的腳步聲,把王帳重重地包圍了起來。

元延帝遲緩地抬起頭來。

趙上鈞走了進來,他出家多年,來見元延帝的時候,常是一道袍,清凈疏離,有離世出塵之意,眼下亦如此。

這有時候會讓元延帝忽略了,他的這個弟弟,其實骨子里如同他們的父親一般,鐵鐵腕、無心無

元延帝抬起臉,點了點頭,神黯淡:“五郎來了,坐吧。”

趙氏子弟素來容貌出眾,元延帝年近四旬,原有白鶴之態、翠柏之姿,是個雍容而華貴的男子,而此刻,燭照著他,臉枯敗,頭發斑白,眼角皺紋深陷,不過須臾,他仿佛老了幾十歲,垂垂暮年,行將就木。

趙上鈞面上沒有什麼表,他也沒有坐下,而是一不茍地給元延帝行了臣子之禮:“見過陛下。”

元延帝呆滯良久,干地問了一句:“你的傷,好了嗎?”

“有勞陛下掛念,臣已大好了。”趙上鈞的語氣淡淡的。

元延帝怔怔地看著趙上鈞,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五郎,你一定要朕至于此嗎?”

“臣何嘗迫陛下呢?”趙上鈞毫不避諱地直視著元延帝,他的目平靜得近乎殘酷,“其實臣可以袖手旁觀,待到李把陛下和一眾皇子全部殺了,臣一樣可以順理章登上帝王位,對臣來說,只是早幾天或者晚幾天的事,無甚分別,如今臣還愿意為陛下善后,陛下應該激臣才是。”

元延帝抖,絕地抱頭:“五郎,你不能這樣對待大兄,不能這樣!”

“那麼,陛下以為,臣該如何呢?”趙上鈞好似很輕地笑了一下,“臣曾告誡陛下,李狼子野心,必招禍患,陛下卻不相信臣,依舊予他種種權勢,令他與臣制衡,以至養虎為患,臣又能如何?”

他微妙地停頓了一下,慢慢地俯下,語氣甚至是溫和的,“反觀臣呢?臣為陛下出生死,肝膽涂地,陛下卻三番幾次置臣于死地,臣出征北庭,陛下人給突厥送去破甲弩,還命李阻攔援軍,陛下,你知道嗎,那一次,臣真的差一點兒就死了。所以,陛下覺得,臣該如何才好?”

“你在怨恨朕嗎?”元延帝陡然激起來,他一把抓住了趙上鈞的手,就像溺水的人抓住浮木,用力到指節都喀喀作響,“你發過誓,永不與大兄為敵,永不與大兄兵戈相見,你……”

“臣做到了。”趙上鈞打斷了元延帝的話,他的語氣那麼理所當然,不容任何人置疑,“陛下養了臣那麼多年,應該知道臣的心和手段,如今陛下還能安安穩穩地坐在這里和臣說話,這天底下再沒有比臣更能守信的人了。”

“五郎……”元延帝不自落下淚來,他站起來,踉蹌地向前一步,趙上鈞的量比他高了許多,這個角度,他只能抬起臉來看著趙上鈞,那是一種近乎哀求的姿態,“當年在廣德殿、在安仁殿……大兄都救過你的命,如果沒有大兄,你早就死了,五郎,你還記不記得?你就當再還大兄一次,可不可以?五郎,這是你欠大兄的。”

“大兄說錯了,我對大兄已經了無虧欠。”趙元嘉不再自稱“臣”,他的神似悲憫、又似輕蔑,他直直地著元延帝,“我一直都知道,安仁殿中,在我酒里下毒的人是大兄,不是母后,而大兄不知道的是,酒已經人調換了,我本沒有中毒,殿外也早就伏下重兵,其實,那時候我隨時可以……殺了大兄。”

元延帝的瞳孔驟然,整個人都僵住了,他所有的表都凝固在臉上,形一個稽的面,他一點一點松開了趙上鈞的手、一點一點地開始后退。

“所以,五郎對大兄不夠好嗎?大兄還要五郎如何呢?”趙上鈞慢慢地、這樣問道。

……

章武三十年,冬,小雪。

夜幕如同一只巨大的手,從虛空下,把整座宮城牢牢地握在掌中,風,看不見天,朱瓦瓊臺都黑黢黢的影子,躲在暗,悄無聲息,只有零星幾座宮殿還點著燈,虛弱地搖曳,將熄未熄,明滅不定。

雪落在臉上,不很大,冷得徹骨。

高宮正挑著一盞羊角風燈在前面引路,燈火如豆,照不清前方,趙上鈞在黑夜中無聲地行走,莊敬和孫澄一左一右跟在他的后,沿路有巡防的金吾衛士兵,遠遠地看見淮王,恭敬地躬,又避開了。

“晉王用的是壺,酒里下了骨散,幸而我發現及時,把酒調換了。”高宮正目不斜視,一邊走,一邊低聲說道,“另有郭元儉帶人躲藏在安仁殿,伺機發難,殿下還請多加小心。”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