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天下如今安定,他們沒有什麼威脅,讓他們一直圈在北京城也不是個什麼事兒,他們若是普通百姓倒也沒什麼,可關鍵他們都是親王。
即便是抄沒了家產,還是有些家底的,日子雖然比以前自由瀟灑,但心里一直是有怨氣的。
讓他們出去看看現在天下百姓的生活,他們知道天下是個什麼樣子的。
其次,不當家不知財迷油鹽貴,讓他們去災區看看百姓疾苦,驗一番。
他們的生活與百姓的生活有個對比,朕不求他們良心發現,徹底的改變,但至要收斂一些。
第三,也算是讓他們代朕暗中巡視天下。
至于安全或者擔心他們搞事,這不必擔心,你們要相信錦衛的能力,他們敢,朕就敢殺。
諸位卿,朕這麼解釋,你們能明白嗎?”
眾人相互看了看,皆是點了點頭。
如今的局勢,親王們已經沒有任何的威脅了,讓他們出去走走,也彰顯皇帝仁慈。
“陛下的想法臣等自然是同意的!”
袁可立出聲了:“但臣有幾個想法,第一,在京親王不能一次全部出京,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出去,大家伙流出去;
第二,所去的地方不能是親王以前的藩地范圍,至也不能去同一個布政司,防止和以前古舊重續;
第三,親王和其家眷不得一起出去,要麼親王出去,要麼家眷出去,反正不能一起出去,每次出巡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四,既然是代陛下巡視天下,那麼不能儀仗隨行,只能低調出行,如假扮商人等等;
第五,出行所需費用只能由他們自己解決,朝廷不負責,避免他們出去大手大腳,驗生命疾苦就有驗的樣子。
第六,出行需得遵守大明律法,非急關頭不得仗勢欺人、不得暴份;”
“臣贊袁閣老的想法!”
“臣附議!”
“臣附議!”
……
眾人齊刷刷的站了起來,朝著崇禎躬行禮,意思很明顯,這六條皇帝不答應,那藩王就不能出行。
“袁卿考慮的很合理,朕同意了!”
崇禎大手一揮,直接同意了袁可立的六點要求:“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了。”
“陛下圣明!”
“那今天就先到這里吧!”
崇禎擺了擺手,看向畢自嚴:“畢卿,雖然是大旱,但年終的賞賜也不能,這一點戶部準備好了吧!”
“回陛下,準備好了!”
“那就好了,孫承宗坐鎮中南半島,鄭芝龍遠征歐洲,洪承疇遠征西域,但他們的家眷還在京中,就多準備一份;
另外百封印當天中午,朕在皇極殿宴請諸位和它們三人的家眷,此事由閣派人親自去三人家中走一趟!”
“此事臣一會兒安排!”
“好,袁卿,歷年都是孫卿主持百封印,今年孫卿在中南半島,百封印就由你主持吧!”
;“臣遵旨!”
“辛苦袁卿了,諸位若是沒有其他事兒了,就退下吧!”
“臣等告退!”
群臣齊齊躬行禮,緩緩的退出東暖閣。
待眾人退出后,崇禎端起茶杯慢慢了喝了幾口,沉思了好一會兒后看向王承恩:“大伴,幾時了?”
“皇爺,現在是下午酉時末了,您該用膳了!”
“你不說朕還沒覺得,你這麼一說朕還真有些了,傳膳吧。”
“奴婢這就去傳膳!”
“等一下,順便通知親王們半個時辰后到文華殿來見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立刻回應,給崇禎再續了一杯茶水后,快速退出東暖閣。
一炷香后,王承恩帶著兩個小太監進了文華殿,將一砂鍋白粥、一疊饅頭、兩疊咸菜、一個辣椒炒臘,一盅燉羊。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麼簡單。
不是崇禎故意裝節儉,是有兩面的原因,一是晚上沒必要鋪張浪費,大魚大能消化的了嘛,二是這個時候的菜實在是不咋滴。
雖然膳房有各地需進獻頂級食材,北京周邊有皇莊種植蔬菜瓜果,膳房還設有牲口房、釀酒坊等,確保食材新鮮。
但是宮廷菜講究程式化,強調祖制,創新限,明末膳仍以蒸、煮、烤為主,口味偏清淡或甜膩。
偶爾吃一次還行,多吃幾次就不了了。
平日里他的飯菜大多就是后宮的幾位妃子據他的口味親自弄的。
一大桌味同嚼蠟的飯菜不如白粥饅頭好吃,尤其是饅頭,沒有任何的添加劑,嚼在口中滿口生香,哪像后世的饅頭跟吃棉花一樣,干渣渣的還咽不下去。
還有正宗放養土豬做的臘,味道更是好。
在他吃飯的時候,午門外等候的眾親王們可就是度日如年了。
“福王,陛下這麼晚了召見我們做什麼?”
“這我哪知道,我剛吃了一口飯,接到傳令就急急忙忙的來了!”
“今天是年終總結和新年計劃吧,難道是有關于我們的事兒?不會是因為大災嚴重,想削減我們的俸祿吧,朝廷不缺銀子還惦記著我們這點俸祿……”
“閉,你們是親王,是大明的宗室,這個時候還想著這個?”
唐王朱聿鍵低喝一聲,冷冷的看著幾位神附和的親王:“我們雖然不能參政,但也是大明臣子,也要為陛下分憂!”
“唐王說的對,這種話說的好!”
“福王殿下,您當初回應的早,陛下給您留了一些家財,我們比不上您,這……”
“這話你們自己信嗎?你們當初在永為定額和一次支取五萬兩銀子之間選擇了五萬兩銀子,找人盤下了一些商鋪,
這些年雖不說你們暴富,但也算是頗有家資,這個時候就了揭不開鍋了?
你們覺得是你們對商鋪的賬目清楚還是錦衛對你們商鋪的賬目清楚?耍小聰明也要分清場合,看清楚自己的位置。”
……
“諸位親王殿下,陛下召見!”
就在眾人心中冰涼、訕訕而笑的時候,宮門開啟,小太監的聲音響起,打破了現場的尷尬。
陳通最近加入了一個奇怪的聊天羣。動不動就聊歷史大事,起的名字也很中二。大秦真龍,雖遠必誅,千古李二,人妻之友,基建狂魔,反神先鋒,幻海之心等等一系列中二的網名。千古李二:陳通,唐太宗應該算是千古一帝吧?陳通:你怕不是誤解了千古兩字?比起殷紂王這種蓋世雄主來說,他都差得遠,頂多算是個盛世明君。“什麼?紂王也能算是聖賢之君?”“紂王你瞭解嗎?隋煬帝你懂嗎?不懂請不要黑。”“誰第一個向神權發起抗爭?”“誰真正做到了依法治國?”“誰才真正使得南北貫通,打破階層固化?”“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歷史嗎?誰纔是在皇帝這個職業中的頂級大佬嗎》?”“始夏,烈商,禮周,霸秦,強漢,弱晉,雄隋,盛唐,婦(富)宋,猛元,硬明....瞭解下。”顛覆你心中的千古一帝。大秦真龍:“知寡人者,陳通也,不裝了,攤牌了,........把寡人的太阿劍給陳通砸核桃吃吧!”
大漠孤城,褪色的戰旗,斑駁的白發,染血的長纓……宋云穿越到異世界的邊塞軍鎮,被老兵收留,成為城中唯一的年輕人。敵軍兵臨城下,三千老兵孤立無援,盡皆壯烈戰死。宋云撿起一柄青銅劍,成為安西軍鎮的最后一個守卒。一人一劍守孤城。只身獨擋百萬兵。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