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二嫁權臣 第186頁

《二嫁權臣》 第186頁

-

兩日后,早朝上,桓帝說起了清淮一帶汛期兇猛,布政司已經將災的奏疏呈上來了。

因著黃河洪澇災害已經是經年的老問題,朝廷賑災也有一套的流程,是以大家也都沒有特別的慌,按部就班的提了幾條賑災的建議,之后便是等戶部勘查,國庫撥款,押送銀子和糧食到地方……

只是這次,桓帝在監察史之后,還點了俞景以欽差大臣的份同行。

眾人皆驚。

份不可謂不大了。

欽差下地方,代表的是皇帝本人,見其如見君,俞景在清淮一帶都可以橫著走了!

俞景面上倒是沒什麼波瀾,站出來接了旨后便退回了隊伍里。

下朝后,鄭逢年回了府,沒多久蔣軼昌便來了。

還是在鄭府的書房里,鄭逢年見到蔣軼昌率先說了一句:“你手上的冊子,先到我這來。”

近段時間蔣軼昌朝中和府上都不太平,稍一想便知是被俞景盯上了。

蔣軼昌跟他多年,在京中的一些世家與鄭逢年的往來最開始多半是通過蔣軼昌的手,兩人關系走的近,這在朝中不是什麼新鮮事。

Advertisement

但是如今俞景手上已經有了一本冊子,如果再讓他拿到第二本,那他們的破解難度就會降低很多,鄭逢年不放心。

蔣軼昌也知道是什麼原因,二話沒說便應了下來。

之后他又問道:“皇上這次派俞景去清淮,是不是要提前跟那邊代一下?”

鄭逢年胡子:“我讓清兒過幾日便先啟程過去了,這次的賑災款,只修堤建房這些與民打道的回扣,其他明面上的東西一點都不要,你跟往來的幾個相關的人都代一下。”

“那地方員那邊?”

“我會給清淮的州牧去信。”

往年賑災款撥下去,層層盤扣,真正用到地方的其實與朝中撥下去的數字已經相差甚遠了,

這次俞景做了欽差大臣,以他的察力,賑災的錢款到了清淮,但凡有點變他定能察覺,這次他還是要小心為上了。

只是若是把錢用出去,再從中手腳,那就蔽多了。

-

俞景這趟了去清淮的欽差大臣,雖然沒有升但勝似升,下朝后想與他結攀談的人便更多了。

他臉上帶著幾分漫不經心的笑,從容的與圍上來的員們談,目地將他們臉上的細微神收進眼底。

要說京中這些人,一直以來對這大筆的賑災款都沒過手腳,他是不信的。

來找他的攀談的人里,大多數無非就是看他最近得皇上看重,所以來套套近乎,想著讓他有機會也在皇上面前替他們言幾句。

但總有那麼幾個,是沖著這次清淮賑災的事來套話的。

俞景裝作不察,笑瞇瞇的一點也不藏著掖著。

“眾位同僚都說笑了,此行都是為皇上辦事,我也就是到地方監督兩日就回了,總要看看錢有沒有落到實,不能打水漂了不是?”

“那是那是,小喻大人年紀輕輕就心懷天下,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

旁的人自然附和,俞景也就隨便謙虛了一下:“職責在,應該的。”

待出了宮,他坐上轎子,矯簾放下時,他面上的笑也收了。

剛剛有幾個人他都記下了,回頭魏世昭好好查查。

一路回了府中,蘇聞琢正在屋里看書。

此時已盛夏,在屋里擺了兩個冰盆,便又犯懶不喜歡出門了。

俞景看見自家夫人正懶洋洋的靠在榻上,手拿著一本書,寬大的袖子落,出一截雪白的藕臂。

他笑著走過去,攬住在一旁坐下,往書前湊了湊:“我夫人在做什麼學問如此認真?”

蘇聞琢見是他回來了,眼睛亮了亮,舒服的靠進俞景的懷里:“哪有夫君有學問,我就看看話本子。”

末了又想起什麼,仰著小臉問道:“世子那邊,那個男人有消息了麼?”

前幾日蘇聞琢將幾張畫都畫好后便給了俞景,俞景說過幾日讓魏世昭的人臨摹了到時候拿著去找人。

俞景將人摟在懷里,又拿起小扇子給扇著風,邊道:“還未聽說有眉目,畢竟只能暗中查找,不能打草驚蛇。但我們有了畫像,若是下次見到便能認出,他再想手腳就不那麼蔽了。”

蘇聞琢點點頭,俞景說的有道理,那頭若是察覺到暴了,定又要用新的法子藏起來,若是來個易容什麼的,他們又會陷中。

俞景邊扇扇子,邊又牽過蘇聞琢的一只手在手心里,想起今日朝中的事,提前與蘇聞琢說了一聲:“窈窈,再過幾日我怕是要去一趟清淮。”

“啊……”蘇聞琢下意識的扁了扁,“這才歸京沒多久呢,又要出去了麼?”

俞景看著懷里姑娘小臉上的笑一下便垮了下來,忍不住低笑了一聲,的臉頰:“這次帶著窈窈一塊兒去,好不好?”

蘇聞琢完全沒想過能跟著俞景一起出盛京,這下聽的人都坐直了,有些不敢相信:“我……我可以跟你一塊兒去麼?夫君是去辦差的吧?帶上我會不會不太好?”

俞景不甚在意的將重新摟回懷里:“不要,去清淮要走水路,你跟著也不會耽擱。”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