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14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14頁

姚震虎很高興,第一碗喝完,他提起酒壇先給王爺婿倒第二碗,然后才是他跟兒子。

此時姚震虎已經打開了話匣子,一邊喝酒一邊聊著東大營近期為下個月的圣駕閱武所做的準備。

大齊朝建國百余年了,永昌帝已經是第十一位皇帝。

太祖皇帝帶兵爭得的天下,憑借雄厚的兵力震懾得周邦小國俯首稱臣,之后的兩位皇帝繼承了太祖爺的文韜武略,為大齊迎來了一片繁華盛世。然而月有晴圓缺,王朝亦如此,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大齊接下來的皇帝們一代不如一代,此消彼長,諸鄰國陸續挑起大大小小的戰事,皇位傳到先皇手里時,大齊朝已經是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先皇勵圖治,登基后累死累活忙了二十年總算在肅清吏治、增強兵力上都小有效,而后駕崩于四十出頭的壯年。繼位的永昌帝秉承先皇志,用賢臣改善民生,外用良將練兵戍邊,一直到去年夏天重挫了屢屢進犯北邊的烏國鐵騎,才再一次重振了大齊朝在太祖爺時的威

大齊朝能有如今的兵,靠的就是每年一次的小閱武以及三年一次的大閱武。

小閱武由朝廷派出去的欽差以及各都指揮使主持,大閱武由永昌帝親自主持,在二十位都指揮使呈上來的兵冊上分別隨機勾選一萬人,最終湊齊二十萬大軍到北苑演武。大閱武演武前三名的都指揮使會得到嘉獎,墊底的都指揮使將被降職。

此外,京郊的四大都營因為離得近,永昌帝每年也都會親自過去閱武。

Advertisement

只剩一個月了,四大營的練越發嚴格集,皇上將力給了四位都指揮使,都指揮使便把力分給各營的衛指揮使、千戶、百戶們。姚震虎上擔著他手下一百多個兵的力,已經在營里連住七晚,今日婿要來送禮才回的家。

姚震虎:“我這邊還好,底下的小兵都是普通百姓出,怕丟了兵餉練得都很賣力,但那些走了門路被塞進來的公子哥們很多都吃不了苦,上峰們管教他們左耳進右耳出,不管又怕在演武場上扯后,一個個死心了。”

說完,姚震虎端碗又灌了一大口。

羅金花知道丈夫只是隨口說說,卻怕王爺婿以為丈夫想給哪個公子哥穿小鞋,道:“你手下又沒有這樣的兵,你怎麼知道人家都是走門路進來的,說不定人家就是正經考進去的,卻被一些普通小兵羨慕嫉妒,非要潑幾碗臟水過去。”

能走后門的哪個沒有背景,說不定就牽扯到皇親國戚上,萬一婿眼里容不得沙子讓丈夫出那些名單,回頭再去皇上面前告一狀,皇上想罰就罰了,那些皇親國戚吃了虧能輕易干休?不敢去對付婿,卻有無數手段能用在丈夫上,讓丈夫吃苦還沒法訴。

姚震虎放下酒碗,對著媳婦道:“正經個……”

羅金花眼疾手快地夾了一塊兒排骨塞進丈夫里:“吃飯,我最不聽這種背后議論人的話。”

姚震虎:“……”

胡說,媳婦明明最喜歡聽他講軍營里的是是非非!

姚黃看出了父親眼中的委屈,也知道父親說的是真話,遠的不提,李廷的一個母族表哥就是走了他爹李千戶的關系進的東大營。那表哥姚黃見過,跟差不多高,圓圓胖胖一,雖然進去后被李千戶練瘦了,可如果沒有這層關系,他本進不去選兵條件嚴格的四大京營。

李千戶還算顧及面,要求親戚子弟跟著普通兵一起風吹日曬的練,遇到那種更大的,人家就是要讓自家沒出息的子侄去軍營混個小差白領一筆軍餉,別人看不慣又能如何?

當然,這都是場老慣例了,姚震虎干涉不了,姚黃就更不需要這份心。

也不想讓這些事壞了惠王爺的胃口,若無其事地幫他夾菜:“這回沒請酒樓的廚子,都是阿吉娘炒的,王爺嘗嘗合不合胃口。”

趙璲嘗了,覺得有些咸,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來。

至于勛貴高往軍營塞人的事,趙璲早有了解,包括一直都很重視兵力的父皇。

不過這事牽扯得太多,管起來也很難見效,只能抓幾個一看就不頂用的酒囊飯袋懲治了以儆效尤,提醒那些真想白混飯吃的子弟好歹練出一個兵應有的格與戰力,再仔細核實武的升遷,杜絕這類子弟冒領他人軍功。

喝過兩碗酒,姚震虎還想給婿倒第三碗,姚黃瞪了過去。

姚震虎悻悻地放下酒壇。

回府路上,姚黃對閉目養神的惠王爺道:“我爹說話比我還口沒遮攔,什麼都講,下次王爺要是不想聽了,直接給我遞個眼,我來他閉,包括喝酒,王爺也不用勉強自己喝。”

趙璲看看王妃,解釋道:“清靜慣了,倒覺得岳父談吐詼諧有趣。”

姚黃:“……”

初十是惠王爺要宿在后院的日子,因為昨日姚黃的“懲罰”以及今天回府太晚而免了的“歇晌”,姚黃就以為今晚惠王爺要發通狠,沒想到這人只從后面抱了一回,力道也算得上斂克制。

變了個人似的,姚黃竟不太習慣,有些擔心地問:“王爺沒事吧?”

可別是被前晌故意激他快點完事的大膽之言影響了,或是在的娘家遇到了什麼掃他興的事。

趙璲:“……外祖父家在城外,明日要早起。”

姚黃松了口氣:“嚇我一跳,還以為王爺……”

趙璲:“以為什麼?”

姚黃笑,湊到他耳邊道:“還以為王爺介意我那天的話,以后都要跟我這麼客客氣氣了。”

雖然狠起來有狠起來的難熬,可事后回味起來,姚黃還喜歡那個徹底甩開規矩禮法只管像個尋常野漢一樣對的惠王爺,也只有那個時候姚黃才覺得兩人是一樣的,沒有王爺沒有百戶的兒,就是一男一,他可以狠,也可以罵。

趙璲便被王妃勾起了前日的記憶,明明是他的王妃,突然開口喊人,弄得他在強迫一般。

沉默片刻,趙璲將挪到床邊準備去打巾子拭的王妃拉了回來。

從惠王府到南城門有近十里地,從城門到羅家所在的鎮子又是十六七里,馬車正常行進的話要走一個多時辰。

夫妻倆仍是剛過辰時出發,但王府門外停了三輛馬車,一輛裝節禮,多的一輛……

上了車后,趙璲對王妃解釋道:“回程時你我分車。”

有往返靈山的經驗,姚黃明白了,從出發到回來路途太長時間太久,惠王爺需要單獨一輛車解手,姚黃就沒這個擔憂,可以中間在外祖父家里解決。

臉上微熱,姚黃拿起放在一旁矮櫥上的書,發現這竟然是一本山川游記。

姚黃奇道:“那些佛經王爺都看完了?”

趙璲:“不曾,看乏了,擱置一段時間更利于領悟。”

姚黃:“我懂,以前我練槍一直沒有進展,便去學劍,劍練膩了再去練槍,越是新鮮的時候越容易掌握竅門。”

趙璲意外道:“你會武藝?”

姚黃:“會啊,我在王府還練過一次呢,用的王爺的舊槍,郭樞沒跟你說?”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