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籠中青雀(重生) 第65章 坦然心動 不要後悔。不要錯過。……

《籠中青雀(重生)》 第65章 坦然心動 不要後悔。不要錯過。……

第65章 坦然心 不要後悔。不要錯過。……

臨近日暮, 天尚明。

雲起堂還未掌燈。坐在臥房窗邊,青雀正用細筆描繪楚王的形。

筆前,特地叮囑了院子裏的人, 若殿下回來, 一定要及時通稟,別和以前一樣,人進了屋子還不知。

在畫給楚王的生辰禮。

不管貴妃是為什麽不見,不用宮了,時間便一下寬裕起來。不必再急著練習宮的禮儀, 餘下的事便一件接一件遞到眼前:除去兩日後兒的滿月宴, 最要的不是新年,而是十二月十九日,楚王的生日。

早在沒出月子的時候,李嬤嬤、碧蕊芳蕊幾人還有阿瑩, 就分別明示過, 可千萬不能忘了楚王的生辰。但那時不得針線, 也不能費神寫字、作畫, 又沒想好能送什麽,這事便一直擱置下來。

拖到今天, 還有六日便是他的生辰,實是不能再拖了。

從楚王寬離開,便在想禮

針線,已送過一個。再送一個,不論是荷包, 還是扇套,都顯得重複。再大些的,如裏、外、鞋……這一年, 針線著實生疏了,做那個香囊還用了十幾日,若真要送衫鞋,沒一個月時間,實做不出拿得出手的東西,更不要說送他。

金銀珠玉,綾羅綢緞,都是他送的,不能再反送給他。

所有的,不過在那些年的可笑的、熱鬧的、安靜的、孤寂的時裏,所看到的、學會的。

楚王回來,侍及時送了消息。

青雀忙收拾筆墨,便發覺畫紙不會立刻幹,必得先晾一兩個時辰,在畫之前,也最好不要卷起來。

暗道自己糊塗了,碧蕊先把畫悄悄放去不顯眼的地方,再找機會拿出去,先迎接楚王。

Advertisement

現在,能從楚王幾乎不變的神裏,看出些許他的緒了。

比如此刻,四目相對,便察覺,他心裏多了一些事。

但至于是什麽事——

兒正在此時哭了。

對楚王一笑,青雀先去看孩子,留他自己在堂屋烤走上冷氣。

兒吃飽了,開始認認真真看青雀逗的金鈴時,楚王緩步走了進來。

站在青雀後,他一手扶住的肩,另一手從手裏接了金鈴,半環住

“殿下。”楚王前頸間的熱氣染在青雀臉上,兩頰微微地燙。

“畫什麽了?”他逗著兒問。

“殿下怎麽——”

問到一半,青雀又覺得自己犯傻——筆墨料都放在那,侍們收拾出來,他怎麽會看不見——便只說:“隨便畫了畫。”

“隨便畫畫。”楚王輕聲笑了,“給我畫的?”

“殿、殿下?”真讓他猜中了,青雀慌忙回頭。

“給我的生辰禮?”楚王稍稍低頭,向靠近,雙眼含著淡笑,又追問,“畫了什麽?”

他搖金鈴的作沒停,兒的眼睛還在左轉右轉地看。

在細細的鈴聲裏,青雀的心也隨著金鈴慢慢地搖。

垂下臉,看自己和他靠在一的袍角擺——墨與碧青相依相伴,片刻,又擡頭看他:“殿下,一定要現在問嗎。”

許是怕擾了兒的興致,的話音又輕又低,聽起來像帶著親昵的嗔怪。

“不能問嗎。”楚王也放低了聲音,卻依舊捕捉的目

“我不想殿下現在就問。”青雀沒再躲避,直直著他,“我想讓殿下,到生辰那日再看。”

好像救回來的野雀對他悉起來,養大了膽子,向他亮開了翅膀,試探著飛在他邊。

放下金鈴,楚王向下握住的手:“你還有什麽想要的?”

“啊……”青雀沒跟上他的話題跳,“我、我還——”

“我還想,還想——”不解之下,還真讓想到一樣想要的,“我還想騎馬!”

生下兒,即便産後的這一個月得到了極妥善的照料,還是明顯覺到,自己比從前更易疲憊、困倦,易痛,神也不如從前專注了。

上一世的太醫只叮囑靜心靜養,說生了孩子的婦人虛弱是難免的,多調養幾個月就好了。這一世,劉史走前的幾天,卻還說過,讓若有時間,可以同護衛們練一練騎拳腳,循序漸進,還或可恢複完全,甚至養得更好。至于每日練多久,看護衛們知道輕重。

這件事,青雀也想了好幾日。

逾白在永寧坊都見針地學,人在楚王府,邊的先生比逾白多得多,前幾個月是因為懷有孕不能劇烈活,現在兒出來了,也該撿回騎——上一世做妾之前,可是能在馬上十十中!同霍玥出城游獵,打回的獵,也總是所有人裏最多的。

“這事容易。父皇才賜了我幾匹好馬,都給你。”楚王道,“只是你初學——”

“我才不是初學!”青雀笑,“我騎好得很——當然比不上殿下,可獵幾頭鹿回來還容易,只是太久沒騎了,得悉幾天。”

說起自己擅長的事,眼中熠熠生,眉也揚起來,這份毫不掩飾的自信與高興也讓楚王挑起了一側眉尾,笑問:“是我小看你了?”

“殿下不信,現在就拿弓箭來,我——”

一頓:“我先練練。”

出手,手臂,又,青雀不知道實際上十五年沒拿過弓箭的自己,還能不能做出以前的水準。

“這就讓人拿。”看著作,楚王笑著,“但不急。先吃飯。”

不能

重新握住青雀,同向外走,不過一兩步,他又看見,邊的人帶著幾分猶豫和懷疑開了口:

“殿下突然問我還想要什麽,又都應我,不會是要賄賂我……還想看畫吧?”

——是怎麽想到這裏!

著實不能忍住,楚王移開視線,看向別,朗聲笑了起來。

他笑得青雀發怔。

慌當然是慌的。似乎被嘲笑了,自然也有些惱。可這是這麽久以來,第一次看見楚王放聲而笑,看見他笑得這麽開懷。看見他,真正像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一樣笑。

這好像不是認識的楚王,又似乎的確是他。

——原來他真正高興起來,是這樣。

幾息的愣怔後,青雀遵從本心,擡腳踩他的腳。

腳下的力道很輕,說話的聲音卻重:“殿下!”質問:“做什麽笑話我!”

“這不是笑話你。”

早就察覺作,楚王沒躲,任踩了這下,又怕摔了,手扶住,臉轉回來,還是笑著:“你想想,你說的什麽,我沒應過?”

“殿下是都應了……不算令牌的事,我說什麽都應了。”青雀抓住一點不放,“可正說著別的,殿下怎麽突然就問起我想要什麽?”

因為——的雙眼,楚王笑意微斂——因為,他沒能對李氏做出懲,顧著二郎,輕放了他母親。

“因為,想給你。”他聲音低下來,“想看你高興。”

攬過青雀的肩,讓靠在自己懷裏,楚王避開的雙眼:“今年你生辰,我什麽都沒送。”

“李嬤嬤……府、府裏,”突然的擁抱更讓青雀心跳加快,前陣陣發麻,抓住了他的手臂,“府裏送了——”

“那不算我送的。”楚王低聲許諾,“明年,我一定記著。”

青雀聽著他的聲音,也聽著自己的心跳。

心跳那麽快,也在發燙,悸隨他的話起落,忽視不了自己因他産生的變化。

以前沒有喜歡過哪個男人,但現在,此刻,很多時刻,的心,都在隨著他

承認吧。擡起臉,看向眼神幽暗複雜、神也晦暗不明的楚王,對自己說。既然不能拒絕,那就別再猶豫。

是眷著他的。

的確,喜歡著他。

“好啊。”注視著楚王,坦然說,“我等著殿下送我。”

他對的許諾,還沒有任何一次食言。這次,也相信他會做到。

他的好。也回饋他的好。不要去想其他。

既然不曾擁有過,既然是兩世第一次的心,那麽,就算這份,這份意相投,這份心妙滋味,是搭建在虛空中的幻覺,又何妨沉驗,縱心

如果連這樣的好都不敢接,如果連自己的心都不能面對,如果只用虛假意回饋楚王,重活的這一世,與從前不敢認清真實的霍玥的自己,又有什麽分別。

人生不會再給第三次機會。就像從沒想過放棄兒一樣,該隨著自己的心走。

不要後悔。

不要錯過。

給青雀令牌那夜的,想要躲避、逃離的沖,鬼魅一般回到了楚王上。

專注的目像火,坦的、期待的笑容更像火,明烈的火,燒得他這空游魂搖搖墜。

可這次,他沒有躲。

即便他不知,他是否能回饋這樣的專心和熾熱。

但這一刻,這一瞬,青雀的雙眼,還在等待他的回應。

“六月二十一日。”輕輕地,他說出青雀的生辰,“不管我人在何,生辰禮,一定會提前送回京裏。”

-

滿月宴之前,青雀沒能畫完禮

楚王答應了會等到生辰那日再看,青雀便將畫直接放去了書房。

現在東廂書房有三間,一間堂屋,南北兩間分別是和楚王使用。楚王在書房看的條陳、寫的奏章并不瞞,但也從沒好奇去看過,更嚴厲約束了碧蕊等人不許

滿月宴當天,柳瑩一早就來看青雀。

青雀裝扮完畢,直接同一起去花園。

前殿已有客人陸續到達,但招待來客的事,與後宅無關。楚王府現無王妃,也沒有掌管家事的側妃,來赴宴的便沒有各家的夫人小姐,只有公主、郡主等不必與男客避諱的子,由楚王一起招待。

後宅裏的妃妾,只需聚集在花園鹿鳴館裏,看景、吃酒、取樂一日,其餘什麽都不用管。

兩人來得早,只比永春堂的三人稍晚一步。

天氣寒冷,滿月宴不必臉。怕寒風撲著,青雀當然沒抱來。

闔府歡慶的日子,學堂裏自然要休假一日。大郎不必上學,張孺人帶他來一起熱鬧。

青雀蹲同他說話,才恍然,兒出生三十幾天了,還從沒見過任何一位在楚王府的兄弟姐妹。

張孺人雖與好,卻也不敢帶著三四歲的孩子過來看兒。

李側妃更不會帶二郎來看

“今日是你的好日子,你是主人,該坐上面。”張孺人笑著,主推青雀坐向兩個主位之一。

“那我就越過你和阿瑩坐一回。”青雀笑道,“下次,我再請你們。”

得封孺人後,能與張孺人平等稱呼了,便只稱“你我”,不再敬稱“孺人”。

不回稱“姐姐”,漸漸地,張孺人也不再經常“妹妹”,只偶爾還會說出一聲。

楚王府的後宅只餘六名還能走的妃妾,這次青雀不用避著誰,薛娘子和喬娘子也沒再額外分開一桌,幾人都在大圓桌旁圍坐。

李側妃遲遲不來,左右還不到時辰,幾人都不急,先說話、聽曲消閑。

張孺人便問柳瑩:“殿下生日要到了,你今年送什麽?”

“還是一首詩。”

柳瑩笑著,看向青雀說:“一首祝壽詩。我年年敷衍,殿下年年收著,想來都沒看過,或是看過就忘了。”

“可惜我們不大會作詩。”張孺人便笑道,“做出來,殿下不看還罷,若看了,就丟人丟大了。我們也還是一人一樣針線。只是送了多年,也沒見殿下用過。”

按下那一失落,笑問青雀:“你呢?”

青雀還沒想好要怎麽說,侍來報:“李側妃到了。”

衆人便都起相迎。

“我沒來晚!”李側妃還是人未到,語先至,在館外就笑著說,“二郎晨起咳嗽了幾聲,我怕他染上風寒,就沒帶他來。江妹妹——”

屏風,爽朗笑著,快步走向青雀:“還沒當面恭賀你給殿下添了兒,母平安!”

“側妃送的琉璃花瓶我正擺在窗下,這就是側妃的心意了。”青雀也笑著還禮。

見禮歸座,李側妃坐向另一側主位。

邊,一面是青雀,一面是張孺人。青雀之下,是柳瑩。柳瑩和張孺人之下,分別是喬娘子與薛娘子。

最後的空位被補充完畢,圓桌之上,地位分明。

所有人坐好,李側妃掃視了邊一眼。

笑容微微有些僵。

袁氏被褫奪名位,終生足;江氏添了兒,得封孺人,殿下還連月宿在那裏,連生産後不能服侍都不離開……

只是四個月過去,仍是後宅裏唯一的側妃,但張氏有長子,江氏有盛寵,柳氏又和江氏好得親姐妹一樣,張氏也還是奉承著雲起堂,的靜雅堂,雖然走了一個袁氏,重回清淨,卻好像勢單力孤,憑空落了一籌。

端著笑,張孺人也和薛娘子換了一個眼神。

不管想不想承認,自從江孺人得封名位,這楚王府後宅的格局,就已經正式改變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