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我朱允熥,隨機復活親人 第1卷 第72章 朱元璋:咱不就是做了億點錯事嘛?

《大明:我朱允熥,隨機復活親人》 第1卷 第72章 朱元璋:咱不就是做了億點錯事嘛?

朱允熥睚眥必報,才對朱雄英抱怨幾句老朱的混賬事兒,老朱就忍無可忍,覺得朱五四他們不在,就要耍威風了。

這會兒就完了,迎面撞上爹娘和妹子,這把慘了。

關鍵朱允熥也是真能演,整個從頭到尾本沒追上他,卻愣是被這貨演的好像朱重八已經把他痛扁了一頓一般。

跑到朱五四的陳二娘邊,就開始,一臉的痛苦。

“哈???他打你屁了?該死的朱重八,你敢打允熥?”

朱五四當時就急了,顧不得鞋子就對著朱重八沖過去。

老朱一見這場面,這還得了?

扭頭撒丫子就跑。

倆六十多的老頭,就在這皇宮里你追我趕的,那一個不像話啊,都給累的氣吁吁,差點要了倆老頭的命。

陳二娘叉著腰,那也是隔代隔代親,覺得老朱家能出朱允熥這種圣人,那是多大的福分吶?

那眼里的朱允熥,可寶貝的不得了。

說白了,兒子又算什麼?誰的兒子不是爹娘揍出來的?

那孫子就不一樣了,重孫子更不一樣。

陳二娘心里也是憤怒,就對馬皇后說:

“你讓人,把朱重八攔著,看老娘今天怎麼收拾他!”

馬皇后笑了,以前吧,這個當妻子的收拾丈夫,是不像話,顯得馬秀英多霸道兇悍。

現在好了,有朱元璋爹娘出手,那馬皇后就輕松多了。

于是就對不遠,早已經躍躍試非常期待的郭英說:

“把重八攔住,讓老爺子打!”

郭英聞言都不帶猶豫的,一個箭步就沖出去了,開玩笑,就盼著呢。

朱元璋一看郭英出手,心都涼了,也知道這把躲不過了。

自己給自己面,不等郭英帶人上來,哎,他自己停下來撅著屁

“爹,您打吧!”

Advertisement

這讓沖上來的郭英一愣,丫的,期待了半天,沒幫上忙,一拳打棉花上了。

當然,朱元璋也不好啊,朱五四上前,累夠嗆。

歇息好了,這才鞋,慢條斯理的把鞋底子對著老朱屁,比劃了半天,這才狠狠幾下了起來,疼的老朱嗷嗷

常氏剛好來拜見祖父祖母和母后,看到這一幕,就對祖父朱五四行禮:

“爺爺,打著父皇呢?”

朱五四抬頭笑了:“孫媳來啦,去和你母后聊,咱繼續打著!”

常氏點頭:“是!”

隨即又對朱元璋行禮:“父皇,挨著打呢?”

朱元璋嗷嗚慘著,空答應一聲:“嗯……”

心想,這孩子真有禮貌,就是有點不分場合……

常氏憋著笑,再去和陳二娘們行禮,期間和朱允熥對視,母子倆會心一笑。

這邊朱五四也是火大,一邊打一邊罵:

“朱重八啊朱重八,你一天到晚,就變著法兒讓咱揍你!”

朱元璋心里苦啊,他又不是有病,一把年紀了想挨爹娘的打。

“爹,不是啊,都怪朱允熥!”

“你還說,咱沒給你打疼是吧?”

不遠的朱允熥起哄:

“祖爺,打,狠狠的打,打死他,反正我能復活他,千萬別手。”

朱元璋直瞪眼:聽聽,這他麼是人話嗎?

不多時,朱五四穿上鞋,舒服的拉著朱允熥去永壽宮,要和他喝茶。

陳二娘、馬皇后、常氏,這老朱家的三代媳婦兒,都坐在一起吃著點心。

傷的只有老朱一個。

,不用想,全鞋底子印。

“這個朱允熥,一點虧不吃啊。咱還沒打他呢,先挨一頓打……”

“不行,這樣下去可不得了,啥時候是個頭啊?讓孫子騎頭上了……”

老朱仔細思索,決定,無論如何,給朱允熥找個事兒做。

上次說倭國使臣要來,朱元璋讓禮部配合朱允熥接待。

結果倭國使臣還沒到,也是給老朱愁不行。

他們到了,朱允熥就轉移注意力去收拾他們了,自己也落得清閑啊!

想到這里,就準備回去來禮部的人問問。

回到武英殿,才發現朱雄英把一堆奏折全推地上了,顯然現在不是朱允熥有意見,朱雄英意見也很大啊。

這讓老朱心里無奈,自言自語說:

“咱不就是做了億點錯事?這倆孫子至于嘛?”

要是讓朱允熥和朱雄英聽到這話,估計得出來給他撕了。

扶妾上位,立庶廢嫡,還至于嘛?歷史上誰家能這麼干的?也就老朱這個奇葩獨一份了。

關鍵在這之前,還信誓旦旦的,立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廢話,自己就把臉打了!

他還委屈上了。

好啦,現在得罪朱允熥不說,朱雄英也得罪了,兩孫子都不幫他,于是自己這個男人家,就只能繼續自己苦的看折子了……

沒多久,禮部尚書李原名來了。

“陛下,不知臣來,所為何事?”

朱元璋說:“倭國使臣不是說來京?這麼多天了,怎麼沒靜?”

禮部尚書李原名說:“不知道啊,他們一直并沒有說明來的時間,也沒有向大明匯報實況。現在是才出發啊,還是在路上,都不知道!”

“這群海外島民,就是沒規矩,罷了,你禮部多關注點。這次倭國派使臣來,大概率不是什麼好事。”

李原名點頭,說:

“陛下,依臣看,倭國怕是有狼子野心。起碼,有對大明不臣之心啊!”

這點朱元璋當然明白,畢竟元朝時期,倭國就和元廷發生了不,導致雙方關系惡劣。

而到了明朝建國,朱元璋要各國來朝,起碼周圍二十幾個國家都乖乖來了。

唯獨倭國沒有來。

于是,洪武二年、三年,朱元璋都派使臣去倭國。

結果都以鬧僵收場,那時候倭國也是南北混,各自為政,就因為朱元璋的強勢,居然反而讓倭國部團結了一些。

后面,也基本上是對大明敵視,好幾次差點直接發沖突。

尤其是倭寇問題,倭寇是倭國的一些武士浪人之類的,漸漸了氣候,跑到大明沿海各地勾結海盜、土匪,為非作歹。

但這些倭寇說是和倭國朝廷無關,實際上背后千萬縷的關系非常復雜。

否則當初也不會和胡惟庸勾結,畢竟一群賊寇再厲害,能和大明宰相勾結?

所以,背后必然是倭國朝廷的支持,說是倭寇和胡惟庸勾結,實際上是倭國和胡惟庸勾結。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倭寇問題,還是勾結胡惟庸,亦或者是幾次都不愿意臣服大明等等,都可以看出,倭國狼子野心啊!

尤其是如今,倭國部問題解決了,南北已經統一,突然派使臣來大明,意味難明。

“若不是咱一心要解決北方問題,區區倭國,早就發兵了!”

朱元璋還是很自信的,之所以元朝時期,元廷奈何不得倭國,是因為蒙古畢竟是草原人,他們的鐵騎陸地上可以無敵,可海上作戰就遜很多。

蒙古海軍,可不是段子啊……

但明朝不一樣啊,尤其是朱元璋時期,他在和陳友諒打仗時,就是因為陳友諒水軍非常厲害,好幾次打的老朱無法應對。

所以老朱非常重視水軍,當年能打贏鄱湖之戰,就說明大明的水軍不差了,再加上后面老朱重視,可以說水軍并不差。

要不是北元蒙古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以老朱的脾氣,周邊各國都臣服,你倭國三番兩次不服,那不打你才怪!

所以,面對周邊各國,北元是明面上的敵人,倭國則是眼中釘!

朱元璋沉思一會兒,又說:

“這次,接待給允熥,你啊,不要過多摻和,允熥對倭國的意見很大,比對高麗意見還大。他若是要收拾倭國這個親王,挑起事端,那也無所謂。”

李原名笑了:“陛下,皇三孫要搞事兒,豈是我能摻和阻攔的?我又不傻!”

“老東西,你倒是被允熥整的油!”朱元璋罵了一句。

李原名說:“那些個不油的,已經下葬了……”

……

南京城!

秦淮河兩岸,一向非常熱鬧。

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

當然或許晚上更熱鬧,因為這里晚上,兩畔的青樓院,無數人,進進出出,談著白花花的生意!

此刻,天漸漸晚了。

這里人來人往,每一家掛著燈籠亮堂堂的青樓里,都開始了們的工作!

秋風起,有些瑟瑟!

春風樓!

這里是一家私人青樓。

秦淮河兩岸有十多家高檔的青樓,實際上都是朝廷的,朱元璋默許的,朝廷窮,賺錢嘛,不丟人!

也有私人青樓,春風樓就是。

但春風樓能在方青樓林立的秦淮河畔立足,足見底蘊!

只是此時看起來,似乎生意并不好!

此刻,有一個頭戴高帽,穿白的中年男子,看著清風樓的匾額,臉上出一笑容,說:

“這次,有多子?”

“回閣下,共計一百五十名,已經全部藏起來,這兩天就能轉移,運出城。”后,一個穿華服的中年人回答!

那白高帽中年人點頭:

“很好,你滴,大大滴忠誠!!”

“嗨,閣下……”

中年男子笑了,隨即又說:

“哦,這次大明朝廷,讓誰接待本王?”

“是大明陛下第三個孫子,皇三孫朱允熥!”

“朱允熥?”中年男子眼睛微微一瞇,說:

“等轉移這批子后,我再去會會他。這次來大明,可不僅僅只是想弄大量子回去……”

中年人說著,臉上帶著邪惡的笑容。

“讓一個頭小子來接待我?就看我怎麼折騰搞事兒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