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首輔嬌妻被風吹倒了 第1卷 第81章 御書房探討

《首輔嬌妻被風吹倒了》 第1卷 第81章 御書房探討

翌日早朝時分,文武百就要不要攻打北疆又吵了一整個朝會,若不是有禹文帝坐鎮,恐怕武將就要對某些文起手來了。

禹文帝在散朝時扔下一句:“北疆使團所有人已經悉數被抓,明日就能返回京城,送去與北疆公主作伴。”

心中震驚,皇上這是一定要與北疆開戰了。

牧時景等散朝后,就去書房外求見禹文帝,他昨晚一夜未眠,通過喬悅凝的話語仿佛是打開了另一扇門,有如此妙計在前怎能不珍惜呢。

“牧卿所為何事?早朝時不見你說。”

禹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牧時景。

牧時景從懷中掏出喬悅凝所寫的‘大同之家’的計劃書彎腰雙手呈上:“請皇上過目。”

曹公公接過放在了禹文帝的案之上,禹文帝還未看,只是出手翻了翻:“這是什麼?”

牧時景抱拳回答:“回稟圣上,這是微臣夫人想要創建的‘大同之家’的計劃詳,還請圣上過目,幫忙指點一二。”

“‘大同之家’?朕先看看。”

喬悅凝那丫頭嘛,鼠疫已過還未給任何賞賜,這婦人寫的東西能讓牧時景特意呈上來,就不能小覷,還是等看完之后再說。

禹文帝一字一句看得十分仔細,等幾頁全部看過之后,還特意多看了會兒畫的草圖。

“牧卿此行為乃是何意?”

“回稟圣上,這皆是源于被微臣夫人所救下的乞兒,北城有許多乞討為生的稚子和無人贍養、孤苦的老人,答應了鼠疫過后給那乞兒一個家,讓他有家回、有飯吃、有穿、有書讀,與那乞兒生活在一起的一共大大小小有七八個孩,領會微臣府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可卻有了如此的想法。

Advertisement

告知微臣之時,微臣只覺得這是件好事,讓更多的的孩開化,也算是給我們大禹朝廷的未來多提供了一些可造之材。

但此事說起來容易,辦起來卻有些難,不是金錢而是人心,就怕有不懷好意者玷污了那份一心為孩、老人的善心。”

禹文帝明白了,這牧時景是想支持他夫人的,想要拉自己給他夫人當靠山,小狐貍滿肚子心思。

不過話說回來,如此一件利民的好事兒,他確實該支持,這也是他治國有方才能有喬悅凝這般高覺悟、高思想的子。

“這是好事兒,朕支持,可需要朕親手寫個什麼來證明啊?”

這話是禹文帝故意磕磣牧時景的,哪知牧時景順桿爬一點也不覺得難為:“既是如此,那微臣就替多謝圣上隆恩。

昨晚還跟微臣說等到后期‘大同之家’能自行運轉起來,不必往里搭錢的時候,就將‘大同之家’乃是皇上暗中支持的事公布出去,讓它辦,由您指定人來管理,讓天下百姓都明白您一番為民的苦心。”

禹文帝騎虎難下,本想逗個悶子,沒想到把自己架起來了,這日后無論發生什麼解決不了的大事小,他這個皇帝靠山也跑不了啊。

不過總歸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還不用國庫出銀子,用用他的名頭而已,那就用吧,誰讓整個大禹誰的名頭都干不過他的呢。

“那朕就更得親手寫了,等會兒隨著給你夫人的賞賜一起送到你府上去。”

“臣,謝主隆恩!”

牧時景跪下謝恩。

“行了行了,趕起來吧,既然都說完了就退下去吧,朕這會兒頭都大了。”

牧時景起是起了,可還杵在原地不彈。

禹文帝沒好氣:“還有事兒啊,跪安吧。”

“微臣確實有事,跪安的話還是等微臣稟明圣上之后吧。”

禹文帝氣得把折子朝牧時景扔了過去:“你今天是故意過來給朕添堵的吧,有事兒還不趕說。”

牧時景撿起折子也不看,直接合上,等著曹公公過來拿。

“啟稟圣上,此事微臣應該上個折子在朝堂上拿來說的,可是事關重大怕引起反效果,遂先來與您商量一番,看看是否可行,可行的話微臣再回去寫折子。”

禹文帝一聽,面就嚴肅了起來:“你先說,朕聽聽,可是與北疆戰事相關?”

今日早朝上眾臣吵一鍋粥,牧時景不發一語,禹文帝本就覺得奇怪,心中認為他有后手,可直到散朝他也沒說一句話,不免覺得有些失,誰能想到他在這兒等著呢。

“圣上英明,微臣昨晚與夫人的一番談話讓臣對軍隊糧草的來有了想法,臣起初還在猶豫,但圣上您散朝時的幾句話就知道您已經下定了決心開戰,索臣也就說開了吧,這確實是一條快速籌集糧草的路子。

.......”

牧時景將喬悅凝的話還有自己一晚上的所思所想都說了出來,決定開戰那就沒什麼好顧忌的了,這才是頭等大事。

為了百姓們的安危和穩定生活,早晚都會有這一戰,就像之前他所說的,趁著北疆被鼠疫鬧得分,他們可以快速瓦解他們部,減大禹的各種消耗,等到將北疆收囊中,他們就可以將治療鼠疫的藥分發給百姓,救他們于水火。

就像喬悅凝說的,這個時候北疆百姓們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命,誰還會去計較北疆皇室與大禹的問題,只要能大禹接管能讓他們命無虞,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還能讓他們吃飽穿暖,與北疆皇室統治形鮮明對比,是個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禹文帝的反應就像是昨晚的牧時景,久久回不過神來,還不容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卿大才呀,這樣一來糧草之事就能解決了,國庫也不用出錢糧了,簡直是皆大歡喜。”

“圣上謬贊。”

這夸獎他聽著虛啊,畢竟不是他的主意:“京城門口的功德碑好說一些,捐個三五百兩就能上,但是國子監的名額門檻要高一些,有商人之子想要進國子監學習私下找人買名額,一二千兩都不見得能進去,這捐銀子換國子監名額其實與買也差不多了,怎麼也得三五千兩,還不用頂替別人的。”

進國子監讀書可是改換門庭的大事,人一旦有了錢就該想要地位了。

禹文帝無比贊同:“卿回去寫個折子,要是可以的話像這‘大同之家’的計劃書一般,你也寫锝詳盡一些,早日執行起來,也好早日將北疆收囊中。”

“是,微臣遵旨。”

圣上也是夠懶的,他想寫個折子上奏,明日早朝上拿出來討論商定詳細的規則和政策,結果圣上讓他一把抓,全都寫好了直接用。

哎,誰讓他是臣呢,認命,回去就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