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簪雪 第208頁

《一簪雪》 第208頁

一頓,飛速搖頭。

姬玉落盯著,直將朝的脖頸給盯彎了。

重重垂下頭去,出委屈的表,好一會兒就不打自招地說:“我們前腳剛離開,就來了一群兵,他們抄沒了所有錢財珍寶,還把府邸封了,上了白條,那些下人和姨娘,也被押走了……是沈公子提前送信,我們才得以先行離開……再后來,樓叔就來了……”

姬玉落怔了怔,謝宿白……

沒有說話,搭在窗臺的手攥拳頭,肩胛沒有痊愈的傷忽然一陣疼痛。

姬玉落閉了閉眼,連帶著覺得太也跟著跳了起來,末了才沒什麼緒起伏地說:“京都既無戰事,讓人把沈蘭心送回來吧。”

當夜,樓盼春拴在林子里的馬便不見了。

姬玉落與朝一路北上,便是快馬加鞭也要五六日之久。兩天一夜后,便是馬兒也不堪重負,不肯前行,姬玉落無法,只能就近在山道上尋了個茶棚歇腳,順便喂飽馬兒。

都是過路的行人,湊在一塊談論的,無非就是近來朝廷那點事。

從承和帝到順安帝,再從順安帝到如今的新帝,統共不過十年,歷經三朝,這朝廷變之快簡直讓人唏噓。

Advertisement

慨之余,只聽人道:“也不知那趙庸跑去何,還能不能捉到。”

有人應聲:“定是他那干兒子被放走的,否則刑部大牢那般森嚴,沒人里應外合,一個大活人怎麼可能不見?”

“就是就是……”

“不過那死太監能不能捉到也沒什麼干系,總之北鎮司那位已經翻不出天去,孤掌難鳴!我啊千里迢迢從南邊來,就等看過幾日下詔行刑呢。”

“欸,我與仁兄志同道合!”又有一人笑起來,接著那人冷哼一聲,道:“我家本在京都做小本生意,就是讓廠衛給害的,才不得不舉家搬離!如今廠衛倒臺,豈不大快人心?”

“我也是我也是,我也同路!”

周遭眾人皆是以茶代酒,舉杯歡呼,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仿佛不是去看斷頭臺上的行刑,而且去參加百年一遇的盛宴。

但于他們來說,這確實不亞于百年盛宴。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們一路北上,途徑無數酒肆茶坊,所見所聞大多如此,霍府被抄,鎮使落獄,這是時下最大的談資,便是販夫走卒都能上一:“老天開眼!”

而與此同時,鋪天蓋地而來的是新帝的圣名。

霍顯和謝宿白就像是兩個極端,一個被貶為臭水里的蛇鼠,一個則是天上的明月。

姬玉落在那喧囂聲中沉默不語,走走停停,大致拼湊出了如今京都的形。

趙庸跑了,朝廷卻需要向天下百姓代。

你看,這不是一個霍顯,便能穩住民心了麼?

倏地,朝重重放下茶碗。

那“砰”地一聲,碗筷皆是一,茶棚也瞬間靜了下來。

所有視線投了過來,有人開口要說什麼,就見那扎著辮子的小丫頭將劍拍在桌上,瞬間便將話咽了回去。

倒是姬玉落盯著碗里的浮起的茶葉沒有吭聲,平靜的眉眼像是高山的雪水,微波中帶著一需要認真揣度才能捕捉的寒峭。

第113章

沈青鯉從皇宮出來時,書房外烏泱泱跪了一片,人手一本上奏陳表的折子,無不是為了請求新帝下詔賜死霍顯,“擇日問斬”不夠,趙庸的越獄失蹤讓他們擔憂夜長夢多,只想快快將此事辦了,莫要等秋后,恨不得立刻馬上就將斷頭臺搭好。

真是耳聞不如一見,可見霍顯這些年得罪人的時候沒有手

沈青鯉捂著心口從書房里出來,冬日冷的時節愣是被驚出一汗。

無人小徑上,他著心口直搖頭。

好在他未在人前挑明份,也沒在朝廷擔任實職,時隔多年,便是時見過他的人也認不得他就,都只當他是謝宿白在催雪樓的普通下屬,如今他才能出自如。

但雖未掛實職,但刑部諸事多數已由他接手,越獄的趙庸和落獄的霍顯才真真是如今最燙手的兩大山芋,令沈青鯉不敢懈怠。

出了宮門,晝書已候在馬車旁。

見他焦頭爛額,卻也不敢多問,只道:“公子是先去刑部?”

沈青鯉心不在焉地應了聲,問:“今日可有要事?”

晝書皺了皺眉,“宣平侯見了刑部侍郎,想與霍大人見上一面,屬下做主攔了。”

沈青鯉彎腰蹬上馬車的作一頓,沉思須臾,才道:“罷了,讓他去吧。”

但屆時必不會是父子深的場面,沈青鯉幾乎已經可以預見霍顯怪氣、宣平侯惱怒破口大罵的場景,他實在不愿聽這個墻角,于是揮了揮手,“不去刑部,回去吧。”

沈青鯉在南寧坊夠了間不大不小的私宅,他是個熱鬧的人,府里侍婢小廝不缺,加上他這人隨和,平日里小丫頭們更是坐在廊下打鬧,推門便能聽到歡笑聲。

可今日卻冷清得有些怪異,連看門的小廝都沒了蹤影。

他剛遲疑一步,晝書就拔出劍。

快步上前,只見不遠橫倒著幾個奴仆丫鬟。

沈青鯉一驚,他府里都是些半大丫頭,防功夫不佳,見狀也顧不得其他,讓晝書查看倒地幾個的傷勢,便沿路繞到了后院。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