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質子三年萬人嫌,歸來三月奪皇權 第1卷 第88章 后果不堪設想

《質子三年萬人嫌,歸來三月奪皇權》 第1卷 第88章 后果不堪設想

殷朝鎮南王,鎮守南疆多年,曾權傾朝野,功勛赫赫。

十年前在南疆流出自立為帝的野心,被手下人出賣,通風報信到京城。

皇上派出當時跟鎮南王并列的將軍前去他回京,在半途把他和心腹將領齊齊拿下,并抄了鎮南王在京城的家,鎮南王府所有家眷全部誅殺,無一活口。

那年鎮南王麾下能征善戰的將領幾乎死絕,牽連人數眾多,整個京城都彌漫在腥之中。

最重要的是,當年鎮南王被殺之后,他有個義子打著為他復仇的旗號,宣布起兵造反,并羅列出皇帝條條罪名,說皇上昏庸無道,容不下能征善戰的武將,說殷朝早晚要毀在皇上的手里,只差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個無道昏君。

對付鎮南王的過程長達半年。

鎮南王死后,皇上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都無法安然睡,因為隔三差五就有人替鎮南王鳴不平,皇上每次都是以殺人震懾鎮南王殘黨。

當年之事牽扯眾多,連家也卷其中,是皇上心里最大的逆鱗,對朝中很多重臣來說,亦是忌。

這十年來無人敢輕易提及。

郁宸竟然把鎮南王的孤留了下來?

皇后驚出一冷汗,不敢相信他竟如此膽大包天。

就算他手里有什麼藏寶圖和冶煉,那也是提著腦袋在冒險。

一旦被皇上知道,只怕……

Advertisement

皇后想到這個天大的把柄竟然握在郁棠手里,渾發冷,恨不得再給郁宸兩掌。

他怎麼能有這麼大的膽子,連鎮南王孤都敢收留?

不,不對。

皇后神,死死盯著郁宸:“當年鎮南王一門應該死絕了才是,怎麼還會有孤出現?”

“鎮南王府出事的時候,他最小的兒溫然才九歲,被相依為命的娘帶著逃命,奔波各地,最凄慘的時候曾流落青樓賣唱,躲躲藏藏多年,好不容易才姓埋名活下來。”

這其中不了有鎮南王舊部幫助。

但這些細節不提也罷。

兒?

皇后臉幾多變換,巍巍地端起茶盞,喝了口茶下心頭驚駭,臉白得難看。

“母后別擔心。”郁宸安,“兒臣想把暫時送往邊關,讓忠勇伯把安置起來。只要安然離開京城,郁棠就拿無可奈何,到時候沒有證據,抖出溫氏就是栽贓陷害。”

皇后定了定神,聲音有些發虛:“你的意思是,讓忠勇伯幫你安置?”

“是。”

皇后又道:“上既然有藏寶圖,那你是否知道那批銀子在哪兒?”

郁宸緩緩搖頭:“鎮南王被殺的時候,溫然還小,躲躲藏藏很久,藏寶圖因此損壞許多,兒臣正找人修復,修復的過程需要溫然配合回憶,暫時還沒有太大的進展。”

皇后咬牙:“萬一想不起來了呢?”

誰知道藏寶圖到底是真是假?

萬一只是那個罪臣之的一面之詞,或者是個謀,郁宸豈不是把自己置于刀尖之上?

郁宸抿:“我們正在想辦法。”

皇后惶然扶著額頭,沒再說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的兒子正在做一件蠢事。

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郁宸是太子,前朝之事早有主張,而縱然貴為皇后,也只能管理后宮之事。

郁宸不會聽的。

但凡考慮過這個母親的境,他就不會一意孤行,做下如此危險的事

皇后一瞬間疲憊到了骨子里,眉眼泛起倦意:“你長大了,凡事都能自己拿主意了,本宮管不了,也不想管,你……”

“母后,兒臣一定會讓母后安安穩穩地坐上太后的位子。”郁宸抬頭,鄭重地承諾,“待兒臣登上帝位,定會好好補償舅舅一家,讓他們為京城最顯赫的家族,絕不會重蹈父皇對家的覆轍。”

皇后輕輕笑了一下,帶著幾分諷刺意味。

“兒臣不能在后宮久留,先告退了。”郁宸叩首行禮,“請母后不要為我擔心,也別再為衛馳表弟傷懷。郁棠殺了衛馳表弟,不出半個月,兒臣定會給母后一個滿意的代。”

皇后揮了揮手:“走吧。去做你想做的事。”

郁宸離開儀宮,就命人備車出了宮廷。

抵達忠勇伯府,在書房見到忠勇伯之后,郁宸屏退下人,然后開門見山:“孤手里有個人,放在京中很危險,若被父皇發現,只怕后果不堪設想,孤想讓你把帶去邊關,找別院安置起來。”

忠勇伯正給太子倒茶,聞言心頭一驚:“不知太子說的是什麼人?”

郁宸沉默片刻:“一個子,份暫時不便,但對孤來說很重要,非常重要,可份是見不得的存在……”

忠勇伯面難看。

見不得子,那份肯定是極為敏,一旦讓皇上知道,忠勇伯府下場可想而知。

他知道太子大概是沒別的辦法了。

可這個子到底是什麼人,為何對太子如此重要?

“太子殿下。”他遲疑片刻,“帶著個子上路,勢必會影響到大軍行程,若這個子在半路出了點意外,臣該如何跟太子殿下代?萬一被人發現——”

“孤若還有第二個辦法,絕不會讓你做這件事。”郁宸神有些煩躁,“眼下只有邊關大軍能保護的存在。”

他不知道郁棠還有多底沒出來。

但溫氏待在京城一日,他都要到郁棠威脅,只能讓溫氏遠離 若送到別的地方去,郁棠只怕還是能得到消息。

為今之計,只能把送去一個郁棠就算知道也無可奈何的地方。

總不可能去邊關把人帶回來。

為了讓忠勇伯答應,郁宸做出承諾:“只有這個子安然無恙,我們才有擁有更多的軍餉糧草和戰馬兵,忠勇伯,殷朝制于東瀾這些年,你就不想一雪前恥,為軍功赫赫的大將軍?”

忠勇伯沒說話。

私心里來說,他并不想為軍功赫赫的大將軍,因為功高蓋主,但殷朝和東瀾實力懸殊的況下,沒有良的戰馬和兵供應,將士們想打勝仗太難了。

忠勇伯不得不答應下來。

并且他回來述職的時間已至,三天后就要帶兵返回邊關。

到時把溫氏喬裝打扮男子,混在軍中做小兵,路上雖辛苦些,但為了保命和太子的長遠之計著想,這點辛苦不算什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