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換親你提的,我成皇后你眼紅什麼 第114章 親娘牌位都沒供供勞什子前朝皇帝的牌位啊?

《換親你提的,我成皇后你眼紅什麼》 第114章 親娘牌位都沒供供勞什子前朝皇帝的牌位啊?

人群中的薛義覺到一涼意襲來,他忙抬眸四看了看,卻并未發現什麼。

側長隨見狀低聲音詢問:“主子,可是有什麼不妥?”

薛義道:“我方才覺似乎有人在看我。”

長隨不過是隨侍的奴才,不必避著什麼人,便大剌剌地抬起頭四看了看,并未看到有人朝著自家主子這邊看。

今天這一出熱鬧實在是彩,想來應該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分心吧?

想到這里長隨便道:“主子,并無人看您啊。”

薛義聞言探頭看了幾眼,確實沒看到有人在看自己,他才松了一口氣。

“可能是我看錯了。”

長隨道:“主子,今日之事咱們是否要手?”

薛義搖搖頭:“不必了,咱們已經摻和了不事了,只怕再手皇上要不滿了。”

“這些年義父并未提及要立我為世子,皇上便也不提起要讓我當世子的事,如今義父已經仙去,皇上不說如何置薛王府,也沒說要讓我繼承薛王之位,說明皇上對我并無任何喜,否則哪怕封我為個郡王,也好過如今無名無分不尷不尬地待在盛京城。”

“既然皇上并不喜我,我們還是低調一些。”

長隨心疼地看了薛義一眼:“主子您苦了。”

這些年若不是主子忍功了得,只怕換做旁人到那些奚落跟冷言冷語早都要瘋了。

可主子只是一如往常,并未有什麼憤懣不滿,為了降低皇上的戒心還時常出盛京去玩。

Advertisement

外面雖然比盛京要輕松,但也有不危險暗藏其中,若是主子當初真在外面出事,只怕也是天天不應地地不靈的局面。

主子就像是一個被迫跟薛王府綁定的風箏。

本來薛王死了之后可以自己掌控風箏線,這樣就沒有人能控制他去哪里。

可薛王死了之后因為皇帝遲遲不表態,所以風箏線最終還是到了皇帝的手里。

現在無人能預測得到薛義之后的命運。

這一切,只在皇帝一念之間。

長隨知道,這些年主子汲汲盈盈,所作所為也只是為了在出現最壞結果的時候能茍活下來。

很可笑,人人都說天盛到這一代已經是太平盛世,可誰能想到在這樣的盛世之中,有這麼多人在苦苦掙扎只求茍活于世。

頭頂懸著一把劍的覺真的能把人瘋,隨時都有可能死,甚至你本不知道自己會因為什麼理由而死。

他們這些人都是主子的人,一旦主子沒了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好,所以長隨他們是死了心要跟著主子的。

對主子的遭遇自然是心疼不已。

本該是位高權重的王爺,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將老薛王給盼死了,結果本就沒有封王的旨意下來。

這也就罷了,皇上甚至連安一句都沒有,好似全然忘記了薛王府其實還有薛義這麼薛王義子在。

眾人皇上的想法,卻也不敢真的跟薛義撕破臉。

畢竟只要薛王府還在,那薛義這個薛王義子就還算是薛王唯一的后人。

他算是隨時有可能為薛王的人,所以眾人雖然沒在背后蛐蛐薛義,當面卻還是尊敬的。

但越是這樣才越是人心里不忿。

盛京城都是一群蠅營狗茍之輩,慣會看菜下碟,毫無真心實意。

所謂的討好不過就是礙于薛王府而已,并不是因為薛義是薛義。

“沒什麼苦不苦。”

薛義看了一眼為了自己氣得眼睛都紅了的長隨,嘆息了一聲,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看熱鬧,何必為那些事傷心難。”

長隨紅著眼應了一聲是。

這會兒大理寺江一游已經將所有事再次說了一遍。

如今話題重新回到了那個問題上:牌位到底是誰的?

皇帝著手上的扳指,臉上滿是興味。

“居然還有人能記得前朝皇帝,他被封為一字并肩王后跟太祖皇帝甚篤,后來兩個人先后薨逝,聽聞那個時候前朝還有人想要起義鬧事,后來被鎮,那王爺后人發覺自己不適合再出現在盛京城便自請離去,還保證以后絕對不盛京城,這麼多年過去,也不知道前陳朝到底還有沒有皇室子孫存在了。”

皇帝這話說得好像很慨,聽不出對有人供奉前朝皇帝牌位這件事的喜怒。

眾人不敢問,也不敢回話,場面一時之間沉默下來。

皇帝似乎覺得沒趣兒,輕嗤了一聲,問被打得有些不人樣的馮:“你確是親眼看到了牌位在西雨閣嗎?”

先是被打了個半死,后被抬過來扔在地上,也沒個大夫來治傷,直到現在連口水都沒喝過,這會子正是難的時候,聽到皇上開口他一張臉扭曲得跟個怪似的,卻也只能強撐著回答皇上的問題:“回皇上話,我們確實親眼看到了!”

“當時這個牌位前還有供桌,也是我們親眼看到的。”

皇帝的視線落到了宋元襄的上。

宋元襄從剛才聲嘶力竭地質問了宋廣霖一句之后就一言不發,站在那里好似了石墩子。

“元月郡主,你可有什麼話要說嗎?”

宋元襄笑著搖搖頭:“皇上,臣無話可說。”

皇帝哦了一聲,饒有興致地問:“為何?”

宋元襄咧一笑,語氣里沒有毫懼怕,反而帶著幾分俏皮:“皇上剛才的話問的不對,那玩意要是不在西雨閣,他還怎麼栽贓陷害我?”

“其實馮他們準備得已經非常周詳盡了,若不是我跟勝楠夜跑結束得早提前回去了,只怕這個罪名已經是塵埃落定了。”

“你是說,他是栽贓?你可有證據嗎?”被宋元襄說問題問得不對皇帝也沒惱,反而順著的話往下問。

宋元襄拱手,態度十分閑適,看不出半點張:“我沒有確切的證據,因為我跟勝楠回去的時候,只看到了兩個賊人地要從我西雨閣出去。”

“我們以為是采花賊,所以上去就打,后來大家都來了,他們說在我們的院子里看到了前朝皇帝牌位,于是大家就找出了這個牌位。”

“事發突然,我并未進去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我很清楚一件事,言多必失,馮剛才說看到我們在西雨閣擺了供桌,真是笑話,我連自己親娘的牌位都不曾供奉過,我為何要供奉一個跟我八竿子打不著的前朝皇帝的牌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