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我在豪門天天摸魚 第141章 她和他的第一張合照

《我在豪門天天摸魚》 第141章 她和他的第一張合照

阮青舒正陷在復雜的緒旋渦之中,耳邊忽地又傳來傅瑾修的聲音,“怎麼?魚不好吃?”

阮青舒大概也猜得出,此時此刻的表算不上好,的思緒被拉回現實,臉上的愁緒散了散,又恢復了平時的模樣,應道,“沒有。”

傅瑾修看著,怔了一下,還是沒說什麼。

一頓午飯,吃得風云詭譎,可還是有結束的時候。

午飯后,方蘊容拉著蘇辭安去院子里散步,阮青舒和傅老太太依依不舍告了別,就被傅瑾修帶出了傅宅。

昨晚本來就是打車過來的,要出去只好蹭傅瑾修的車。

車開到半山腰,阮青舒還是開了口,提醒道,“蘇辭安問我要合照,我們好像還沒有合照。”

剛說完,傅瑾修忽地停了車。

阮青舒錯愕了下,“怎麼了?”

傅瑾修解開安全帶,淡淡地說道,“不是要拍合照嗎?”

阮青舒愣了一下,“在這里?”

“在這里怎麼了?這里風景不錯。”

“可要是蘇辭安發現我們是現拍的,會不會餡?”

“不會,這就是我們最滿意的一張合照。”

“……”

傅瑾修說得理所當然,可他們都還沒拍呢!不過,阮青舒也明白,這可能是他們唯一一張合照,稱之為最滿意的,似乎也有道理,阮青舒跟著也解開了安全帶,打開了車門。

半山腰的風景確實好,比在榕城那次,姜秉仁接離開時,看到的還要好看。

Advertisement

蔚藍的天空,沒有云朵,一無際,太也沒了正午時的強烈,洋洋灑灑鋪展在海平面上,隨著海浪起伏,泛起波粼粼的漣漪,得像是一副心裝裱的風景畫。

沁人心脾的空氣中彌散著淡淡的花香,鱗次櫛比的高樓一個個小點,在離他們很遠的地方,好像那些繁碌的城市生活于他們隔絕了一般。

阮青舒剛和傅瑾修結婚的時候,就聽說,這片山頭都被傅家買了下來,而且除非識的人,否則一律不允許上山,這也就是為什麼昨晚搭載的司機上不來的原因。

這里人煙稀,甚至可以說得上沒有人走,就好像這天地間,就剩下傅瑾修和兩個人。

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忽近忽遠,了悠揚而婉轉的背景音。

阮青舒甚至有一瞬的貪念,時間能停下來,永遠停在這一刻。

但也只是一瞬,就被拉回了現實。

阮青舒拿出了手機,看著傅瑾修問道,“我們要站在哪里嗎?”

傅瑾修環視了一圈,站在了欄桿的地方,“就在這里吧!”

他們的背后是清澈的藍天和大海,藍得沒有任何的雜質,這樣干凈的背景,在攝影學的角度來說,是很好的背景,有鮮明的調,又能突出人

阮青舒腦海里浮現出傅老太太說的話,傅瑾修也玩過一段時間的攝影,怔忡了一下,才斂回了思緒,嗯了一聲,然后打開了相機。

這是第一次,和傅瑾修的合照,拿著手機的手有些張,手心不知覺出了一層細細的汗漬,還沒等到按下快門,傅瑾修說道,“我來拿吧!”

阮青舒還以為的神了什麼,故作鎮定道,“沒事,我來拿就行了。”

“我手長。”

“…..”

阮青舒怔了一下,還是把手機遞給了他。

他手長,可以拍到更多的景。

阮青舒看著鏡頭里的他和自己,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覺,讓阮青舒覺得很陌生,但又不自覺想要靠近這種覺,好像在海面上飄渺著的煙霧,明明抓不到,但忍不住要去追趕。

的心臟在腔突突跳個不停,仿似要從原本那個地方跳了出來。

偏偏在這個時候,傅瑾修的聲音從耳邊傳了過來,“你確定要站得這麼遠?”

在鏡頭里看,他們雖然是在一個畫面里,但和傅瑾修還是下意識隔開了一段距離。

照片是要蘇辭安看的,不爭饅頭爭開口,阮青舒一咬牙,往傅瑾修的側了側頭,從鏡頭里看,像是依靠在傅瑾修的肩膀上。

傅瑾修問,“準備好了嗎?”

“嗯。”

然后,咔嚓一聲,相機捕捉下來了們第一張合照。

傅瑾修把手機還給了,“你看看還滿意嗎?”

阮青舒打開了相冊。

傅瑾修本就五深刻致,挑不出任何的病,在下,更像是鍍了一層金,耀眼奪目,而站在一旁的,小鳥依人,恰好一陣海風吹過來,額邊的碎發被吹出一道和的弧度,更讓顯得溫

正好,構圖正好,人也正好。

和他的第一張合照,一切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正正好。

關了相冊,聲音淡淡地,“好的,就這張了。”頓了一下,還是沒忍住,問道,“老太太說,你之前玩過一段時間的攝影。”

傅瑾修慵懶地轉了,面朝大海,臉上像是覆了一層淺淺的薄霧,“嗯,玩過一段時間。”

阮青舒又接著問道,“你是不是還參加了什麼比賽?”

“青云杯攝影比賽。”

阮青舒愣了愣,語氣攜帶著幾分欣喜,“那個比賽我也參加過。”

青云杯在攝影圈權威還是強的一個比賽,但并不是很出圈,聽說起初就是一群攝影發燒友,組織起來互評作品舉辦的評論會,后來因為有了一個神企業的資助,有了獎金,才慢慢擴大了比賽質。而且每一屆選出來的作品,含金量都很高,毫不夸張的說,拿到任何一個國際攝影比賽上都可以拔得頭籌。

也正是因為含金量高,青云杯一直都是攝影人要追逐的目標。

阮青舒還記得當時參加比賽,還是因為看到先前獲獎的一張照片,深影響,才選擇了參賽,參賽,雖然沒有得到金獎,但還是得了一個潛力獎,已經很滿意。

一說到攝影,阮青舒顯得有些激過,又問道,“那你知道第一屆獲獎作品的作者嗎?他寒川。”

說起這個寒川,他簡直就是奠定了青云杯比賽水準的標線,多年過去了,那張獲獎的照片都無人超越。

但是這個寒川很神,沒有人知道他的份,而且他只發表了那麼一張照片,后來就再也沒有任何的蹤跡了。

那張照片,阮青舒很喜歡,甚至可以說是看過的照片里最喜歡的一張,永遠都無法超越的白月的存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