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扶鸞 第215頁

《扶鸞》 第215頁

“大周自開國以來,就從未有公主攝政的先例,要我等文武百聽個子差遣,荒唐,簡直是荒唐!”

“但……圣上當初即位之時便是公主輔政,如今新政亦是由公主推行,何況公主自由太傅教導,其治國之才諸位也看得分明,想來輔佐新帝,也不問題。”

“是啊,這陣子公主理政,朝中也并無大,何況圣旨已下,如此大事,圣上定是深思慮,既如此,我等應該謹遵圣命。”

“雖未有先例,但皇命高于律例,諸位難道要抗旨不?”

一時間,太和殿上七八舌地吵起來。田福捧著圣旨被晾在那兒,正要出聲喝止,就被鄭昌一個眼神阻止了。

田福低聲說:“干爹,這可怎麼是好?這圣旨,還接不接啊?要不,請圣上出面親自宣讀?”

鄭昌看著臺階下一聲不吭的公主,緩聲說:“圣上不來,就是有意放任事態發展,這也是公主必須要經歷的。這一局若不能勝出一頭,再想攝政就難了。”

“那公主是能還是不能呢?”田福忽然看起熱鬧,“怎麼殿帥也不出聲為公主爭兩句?”

Advertisement

鄭昌說:“他與公主如今有著婚約,夫妻一,此時出聲反而遭人揣測,再累及朔東,得不償失。且看公主這一年所得的人心,能不能替過這些爭議了。”

“是啊。”田福嘆氣,“當年公主就敗在這些爭議下,才令,令許相有機可乘……”

田福剛說罷,那邊太和殿大門忽然被推開。

外面日頭正盛,門外站著個人,眾人瞇眼看過去,然而強之下看不分明。直到他緩步走近了,那滿頭白發顯,殿上才有人陸續看清來人,“是,是葛太傅!”

“太傅,太傅回朝了!”

“太好了,有太傅在,我等也能安心許多。”

鄭昌也疾步迎上去,“太傅出府,可是病愈了?”

來人搖了搖頭,側目著程慕寧一眼。

程慕寧面,失神低語,“老師……”

葛孟宜道:“我剛從乾宮來,圣上命我將此托付公主。”

眾人探頭來看,只見葛孟宜手里捧著個匣子,鄭昌一看便知是何,小心將其接過。

這是,玉璽。

葛孟宜托玉璽之后,面向百,道:“本朝未有公主攝政之先例,但如今圣上病重,太子年,雖朝中不乏能臣,但這天下姓程,有誰,敢擔這攝政大任?”

眾人聞言不語,互相觀

葛孟宜年邁,滄桑的嗓音中自帶令人信服的德,“公主與圣上一母同胞,自皆由我教導,老夫雖不敢自詡良師,但公主的秉才學,我自認可堪監國攝政之重任。這麼說并非徇私,我既然做了公主一日的老師,將來公主若有任何行差踏錯,自然也都是我的過錯,文死諫武死戰,我便是死在這太和殿上,也絕不縱其妄為!”

程慕寧喚道:“老師——”

張吉也說:“太傅這話說得嚴重了,為上進諫是百之責,諸臣皆在,不至于此。何況圣旨已下,沒有不尊的道理。”

葛孟宜不再多說什麼,只緩慢轉,跪下接旨。

他的意思眾人看得分明,殿上又是一陣低語。

葛孟宜是兩朝元老,深先帝敬重,這朝中一半人都是他的學生,若說德高重,放眼大殿,他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見他如此,無人再敢高聲爭執。

王冕覷了四周一眼,明顯察覺風向有變,他試探地喊出聲,“臣等謹遵圣命,必不負圣上所托。”

殿上眾人一頓,跟著跪下去,齊聲道:“臣等謹遵圣命,必不負圣上所托——”

【📢作者有話說】

久等久等

應該還剩一章

第117章 正文完

上百道聲音盤旋在太和殿的碧瓦朱檐上,聲勢烜赫的回聲之后,是百集的沉默。

江山迭代,難免令人忐忑悵然,一直到邁出太和殿,這些人尚未晃過神,下了臺階才驟然回神,發出慨萬千。

程慕寧捧著玉璽獨自站在大殿上,久無靜,田福笑眼盈盈地走上前,“公主,儲君尚在襁褓,登基的許多事宜還要公主拿主意,請公主隨奴才走一趟侍省吧?”

程慕寧看著玉璽沒有說話。

田福還要再開口,便得鄭昌一個眼神,噤聲退了下去。

殿上無人,銀竹方走了進來。順著程慕寧的視線,也對著這玉璽端詳了片刻,遲疑道:“公主并無圣上退位的意思,他怎麼……”

程慕寧倏然一笑,闔上匣子說:“他眼下還有頒布圣旨的能力,待時日長了,君權一旦被徹底架空,他連傳位的機會都沒有。”

銀竹一怔,“圣上,是擔心公主日后不讓儲君繼位?”

“畢竟我與裴邵的婚約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若我一個想岔了,雙手將江山捧給裴氏也不是沒有可能。”程慕寧談及一笑,說:“他今日傳位,旁人便再沒有可控的空間了。而且,他自己退了,比起有朝一日被人𝒸𝓎退,更安全。”

“圣上竟想得如此深。”銀竹揣程慕寧的神,“公主不生氣嗎?”

程慕寧緩步朝殿外走,翹了翹畔,說:“我為什麼要生氣,他糊涂了五年,最后還知道護著程氏的江山,我很欣。”

此時朝臣還沒有走遠,三兩群大發議論,程慕寧一手搭在石欄上,在眾多人中找到了葛孟宜。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