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懷真道:“我盡力。”
雨后初晴,晨曦映照在枯骨之上。言懷真蹲在地上,從上往下細看那枯骨。
楚昂看他這副架勢,問:“他這是在做什麼?”
荀子微道:“應當是在確認這副人骨是否完整。”
“不錯。”言懷真道,“一副完整的人骨共有二百零六塊,驗骨之前需先確認這副骨架是否完整。”
“二百零六塊?”趙錦繁道,“朕從前似乎在哪本典籍里見過,說人骨共有三百六十五塊。”
言懷真道:“確有先賢說過,一個人有三百六十五塊骨頭,不過這些年我比對過數百白骨,正確的數目是二百零六塊。”
楚昂撇撇:“呵呵呵言書監一句話,不僅讓人看出了你的認真嚴謹,又表現了你為求真不懼反駁先人的勇氣,也難怪你那麼討人喜歡。”
“子野目如炬,總能看見他人許多優點。”荀子微給了他一個“傻子閉別多話”的眼神。
言懷真確認這尸骨完整后,道:“這尸骨是個男人。”
見趙錦繁看得專注,他又解釋道:“此人尾骨與脊椎骨連接呈凹型,兩邊有尖瓣,如菱角,周圍有八個小孔。如果是人,尾骨與脊椎骨連接則呈平直狀。(注)”
楚昂輕嗤一聲:“這還用你說,這副骨架那麼高大,一看便知生前是個男子。”
言懷真難得駁他一句:“骨架大小不能分辨男,也有骨架高大長七尺以上的子,你不能因為沒見過,而否認的存在。”
荀子微了眉心,朝楚昂道:“子野,莫要再出聲打擾言卿驗尸。”
也不知道他這個笨蛋是怎麼做到每一句話都在襯托言懷真的。
楚昂抱拳應聲:“是。”
趙錦繁低頭問言懷真:“可還有別的發現?”
言懷真指著這枯骨的頭骨與脖頸斷裂道:“他是被人砍下頭顱而死,從斷裂口來看,兇應該是把長而寬的大刀,這種刀不太常見,我生平只在一地方見過。”
趙錦繁問:“什麼地方?”
言懷真道:“行刑時的斷頭臺。”
大周置死刑犯的刀都是請專人打造的,前朝喜用鈍刀砍人犯頭,目的是折磨人犯,讓人犯飽嘗痛苦后再死去,大周開朝以來,取消了許多駭人聽聞的酷刑,行刑用的砍刀也由鈍刀改了能一刀斃命的利刃。
趙錦繁道:“你是說他死于極刑?”
“大概。”言懷真道,“這尸骨埋在地下多年,很多線索都不明了,如果想進一步知道此人死時的狀,只有一個方法。”
趙錦繁問道:“什麼方法?”
言懷真道:“蒸骨。”
楚昂在旁不吐不快:“你當做菜呢?”
荀子微道:“需要準備什麼?”
言懷真道:“水,細麻繩,席子,柴炭再要一把紅油傘。”
荀子微沒多話,照他說的一一備好。
正是天清氣爽晴朗日,適合驗骨。
言懷真將枯骨仔細洗凈后,用細長麻繩將骸骨依照順序穿起來,置于席上。
趁他穿綁尸骨的時候,楚昂雖然極不愿,但還是依照他的吩咐,在事先挖好的一大小適中的地窖里點上柴炭,將地窖燒紅后撤掉火,然后用酒和醋潑灑地窖。
酒水和醋遇熱蒸騰,趁著熱氣蒸騰,幾人合力將尸小心抬進地窖之中,再用席子蓋上。
楚昂問道:“這要蒸多久?”
言懷真道:“約要一兩個時辰,待到地窖徹底冷卻。”
楚昂道:“這方法管用嗎?”
言懷真道:“你一會兒看便知道了。”
晌午,日照當空。
那無名枯骨從冷卻的地窖里被抬了上來,放在烈日之下。
“答案馬上就會出來。”
言懷真走到枯骨邊,對著打開紅油傘,過紅油傘照在枯骨之上,霎時枯骨之上浮現許多方才未見的紅痕跡。
“蒸骨過后,生前被打之,會在紅油傘下顯出紅蔭。倘若生前斷骨,則斷骨可見暈開的痕跡。”
趙錦繁看著枯骨之上布的紅蔭怔了怔,聽見言懷真道:“此人生前曾遭酷刑。”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如此殘酷的刑罰?
言懷真道:“男子,約死于三四年前,曾犯有重罪,罪大惡極。”
第47章
楚昂愣道:“你說他犯有重罪,罪大惡極?”
言懷真道:“不錯。”
他指了指這副枯骨的肩胛道:“你且看此。”
楚昂長膀子湊近看。
言懷真道:“這副枯骨的左邊肩胛骨上被穿了孔,穿孔之可見暈開之,也就是說他在生前被人穿了肩胛骨。從穿孔的形狀來看,穿他肩胛骨的應該是一種較的鐵索。”
楚昂道:“鐵索穿肩?”
荀子微道:“這是一種刑罰,通常為了控制犯有極刑的重犯,會用鋼針或鐵索穿犯人的肩胛骨,使其失去行能力。不過這種刑罰太過殘忍,刑過程極度痛苦,大多數人會在行刑后不久死去,便是不死也廢了,因此近些年已經極見到了。”
趙錦繁沉默。
這枯骨的主人到底犯了什麼罪?江亦行到底想告訴他們什麼?他為什麼要為了這個罪大惡極被以極刑之人而不惜自縊?
言懷真繼續道:“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從他牙齒磨損的況來看,他死時應當未過而立之年。當然這只是略推斷,由于飲食習慣不同和各人質差異,每個人牙齒磨損況會有不差別。”
趙錦繁道:“原來如此,言卿博聞強識,朕今日教了。”
楚昂雖心中不大爽快,但也沒反駁,只是側過頭輕哼了一聲。
言懷真耳廓微微泛紅:“臣暫時只能從這枯骨上看出這些線索。”
趙錦繁道:“已經足夠多了。”
男子,三十歲上下,大約三、四年前因犯有重罪而被斬首,死前曾被施以酷刑。
“我想只要去刑部查閱相關記錄,應該能找到符合這些條件的人。”趙錦繁道。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一個剛剛進宮當上皇后就守活寡的年輕太后,執掌朝政十幾年後,被羽翼豐滿的小皇帝下令賜死.那時,只有她的太監總管爲了她的一線生機慷慨赴死.也是在那時,太后娘娘第一次知曉了這個連男人都不能算的人至死不敢說出的卑微情意.重生一次,太后娘娘決定對他好一些,結果這麼一心軟兩個人就好上了.全才宮鬥能手感情白癡年輕太后x暗戀主子一步步爬上高位陰冷變態偏執忠犬太監
【敢愛敢恨嫡女×護短冷麵王爺】前世蘇錦盡心盡力輔佐太子登基,到頭來卻被打入大牢,還被自己的好堂妹一劍刺死了。作為一個武將之女實在是奇恥大辱。重生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花轎調了包,坐上了嫁去禦王府的花轎。太子算個毛毛蟲,禦王才是值得抱的大腿好嗎!新婚夜,禦王看著如花似玉的新娘子愣住了。“王爺,既然臣妾與堂妹上錯了花轎,能與王爺喜結連理,便是上天賜予的緣分。”“難道王爺不喜歡臣妾?”一夜之間,禦王像是換了個人,將新娶的王妃寵上了天。渣男後悔不已?關她什麽事兒!太子妃?她也不稀罕!好好做個禦王妃她不香嗎?蘇錦從此踏上了一邊親親我我一邊報複狗男女的逆襲之路。(女主非聖母)
第三十年,明月夜,山河錦繡,月滿蓮池。 永安公主李楹,溫柔善良,卻在十六歲時離奇溺斃於宮中荷花池,帝痛不欲生,細察之下,發現公主是被駙馬推下池溺死,帝大怒,盡誅駙馬九族,駙馬出身門閥世家,經此一事,世家元氣大傷,寒門開始出將入相,太昌新政由此展開。 帝崩之後,史書因太昌新政稱其爲中興聖主,李楹之母姜妃,也因李楹之故,從宮女,登上貴妃、皇后的位置,最終登基稱帝,與太昌帝並稱二聖,而二聖所得到的一切,都源於早夭的愛女李楹。 三十年後,太平盛世,繁花似錦,天下人一邊惋惜着早夭的公主,一邊慶幸着公主的早夭,但魂魄徘徊在人間的小公主,卻穿着被溺斃時的綠羅裙,面容是停留在十六歲時的嬌柔秀美,她找到了心狠手辣、聲名狼藉但百病纏身的察事廳少卿崔珣,道:“我想請你,幫我查一個案子。” 她說:“我想請你查一查,是誰S了我?” 人惡於鬼,既已成魔,何必成佛? - 察事廳少卿崔珣,是以色事人的佞幸,是羅織冤獄的酷吏,是貪生怕死的降將,所做之惡,罄竹難書,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食其血,按照慣例,失勢之後,便會被綁縛刑場,被百姓分其血肉,屍骨無存。 但他於牢獄之間,遍體鱗傷之時,卻見到了初見時的綠羅裙。 他被刑求至昏昏沉沉,聲音嘶啞問她:“爲何不走?” 她只道:“有事未了。” “何事未了?” “爲君,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