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王爺要休妻,我搬空王府另謀高嫁 第73章 疑點

《王爺要休妻,我搬空王府另謀高嫁》 第73章 疑點

玄鐵制的兵,要知道備的吸引力有多大,東臨才有多玄鐵?連那麼幾塊都寶貝得不得了,更別說一批!

若是安帝知道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得到手,但顧九辭比他占了一點先機。

“安帝手里的糧食不多,他一定會借此機會調高糧價,或者換取他更想要的東西,不到最后關頭,攝政王不會說他有這批兵,他今天匆忙離開,就是收到我知曉這個消息,因此希我暫時保。”

“我趁機提出了條件,希他優先考慮與我合作。”

當然,蕭玉相信他們之間的談話決不僅限于此,兩個人惺惺相惜,雖各自為政,但卻十分了解彼此的為人,與其說他們都不相信坐在龍椅上的人,不如說對那把龍椅都多帶著淡然的態度,他們的存在更多的只是遏制,遏制坐在那上面的人,希天下太平,百姓安樂。

這一點,他們達了共識。

“其實,你不用跟我說那麼多的,你知道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你有需要,我不會不幫你。”

顧九辭搖搖頭,清逸的臉上笑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認真。

“我希我做的事,對你沒有瞞。”

這是一種全然的信任,以前沒有過,以后絕對要有。

自那日知曉蕭玉渡救了他之后,他對蕭玉的態度就有些改變了,原來他們是一種合作的關系,可這種合作越深,越覺得離不開。

也或許對蕭玉是他的失魂癥選對的相配之人?命中注定?

Advertisement

顧九辭想過很久,若是沒有這個原因,他仍舊會覺得蕭玉不同于他人。

“謝謝你的信任。”

這突如其來的信任讓蕭玉有瞬間的慌不敢深想。

借著隨口一問來轉移彼此的注意力。

“我們與大齊國土毗鄰,有一些山脈和河流也是綿延相接,就沒有一些自己的礦產嗎?”

顧九辭一愣,腦中似有什麼閃過。

他愣愣地盯著蕭玉,抓住那抹閃過的東西,心底開始有東西一點一點破土而出。

蕭玉正詫異他的反應間。

“跟我來!”

就見顧九辭抓起的手,拉著急步朝九王府走去。

他的大手溫熱,手心里有一點汗津津的,蕭玉有些不自然,但他顯然沒有察覺,只沉浸在自己腦海中的想法里。

到了書房,顧九辭放開了蕭玉的手,在書架上翻找著什麼。

蕭玉垂下眸,看著自己方才被顧九辭牽過的手,心里有一異樣升起。

“玉兒,你快過來看!”

顧九辭找到了什麼東西,了一聲“玉兒”,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稱呼有些親了。

用力握手心,蕭玉十分自然地走過去。

顧九辭正指著一方輿圖給介紹。

“你看,這里,這里,這里,都是東臨國的礦產,這些礦產就是鐵礦,開采出來的原鐵,產量,雜質重,不僅開采的難度大,能制造兵的也是極數,質量很差,兵不僅是殺敵利,更是保命的寶貝,將士們用這樣的兵保不住命。”

“因此,東臨的兵一般是從其它國家購買原鐵所打造的,我們自己的鐵礦一般用來制造農,先皇在世時,曾出現過軍中兵營私舞弊的況,當時那件案子牽涉極廣,死了不人,就是以次充好,導致與北狄那場大戰時,死傷無數,定遠侯就是那時了重傷,再也上不了戰場。”

說到這里,顧九辭神有些悲憤又無奈。

蕭玉當然知道那場禍事,史稱“兵甲案”。

因為自己的大舅舅就在那場戰事里喪了命,導致外祖父一病不起,對朝廷心灰意冷,辭歸鄉養老。

“我記得,那時我還小,母親那段時間總是悄悄流淚,還總是回外祖家,我知道我的大舅舅不在了,他們都很傷心。”

“是的,那次案子,也是導致先皇犯病的開始,他勵圖治,殫竭慮,但還是有人瞞天過海,為了那些外之,拿將士們的命不當回事。”

顧九辭將目移到桌子上的輿圖。

“你看,這個地方是東臨與大齊國土接壤的地方,大齊最優質的礦產就出自這里,為何同樣的山脈,到了東臨,就是天差之別呢?”

方才蕭玉的話,讓他想到了這里,更想到了負責開采礦產的人-辰王。

以辰王的手段,他能將江湖上那麼多人收為己用,若想某些消息傳不出來,簡直是輕而易舉之事,何況地方上的,天高皇帝遠,誰會冒著命危險去傳遞一個消息呢?

先皇是一個明又仁慈的皇帝,單從這麼多兒子中太子能順利登基,而其它皇子沒有奪嫡,這一點就有很多先輩們做不到。

但他年紀輕輕就得了不治之癥,似乎自那次兵甲案后,越發嚴重了,他有沒有懷疑過這件事呢?若是有,派人查過嗎?到了何種地步?顧九辭不得而知。

先前,他病弱,被先皇迫服毒發誓,確實心灰意冷頹廢了很長一段時間,若不是遇上了扶風,恐怕他還會繼續過那樣的日子。

辰王,顧九辭去過辰王府,可以說是皇室之中最富有的王府,辰王平時驕奢逸,他的錢從哪來?

不能細想,細想之下,往日覺得極其尋常的一些事逐漸都有了更加合理的解釋。

顧九辭想到的,蕭玉也想到了。

“這……如果我們的猜測是真的,辰王或許比我們想象中的更難對付。”

最重要的一點,安帝對辰王做的事,究竟知不知道呢?

“這次或許是一個機會,可以探查一下安帝的態度,若他不知,那就想辦法讓他先產生疑心,若他知道,那就看他知道到什麼程度了!”

顧九辭臉上籠罩上一層影,安帝與先皇不同,他繼承了先皇的狠辣,卻沒有繼承他的仁慈,若有朝一日,這些兄弟們犯了錯,他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辰王的手段一向藏得極深,就算我們如今有猜測,也不宜輕舉妄,最好能讓他們狗咬狗,先咬上一陣子再說,趁這段時間,我讓人去外圍探查一下。”

想到這件事的重要,顧九辭喃喃了一句。

“該是讓公孫先生回來的時候了!”

蕭玉沒聽清楚他說什麼,以為他在跟自己說話,便下意回了一聲。

“啊?”

“公孫先生是王府詹事,一直在我的封地江州,替我理封地的一應事務,如今,京都這邊需要他,我想調他回來。”

蕭玉愣了一下,他要調人回來?

“你還有封地?那這些年你為何不去封地?”

問出后,蕭玉就覺得自己問得有些蠢,他不去,自是有人不讓他。

果然,顧九辭臉上的笑有些諷刺又無奈。

“父皇在世時,因我母妃的關系,我早早封了王,給了封地,我也是在封地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皇兄登基后,便不允我再回去,我想他是想將我放在眼皮子底下,才好管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