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見殿下少年時 第93章

《我見殿下少年時》 第93章

第93章

夫妻一, 同心同德。誰也不能一肩獨自扛著撐起一片天。

李弗襄尚不明白這個道理。

高悅行讓他好好歇著,他不肯,他被皇上拘在了乾清宮裏不得出, 也要纏著高悅行陪著他。

可是高悅行心裏惦念著找溫昭容一敘,哪有心思陪著他鬧騰。

陳太醫的死讓惠太妃的事了一個僵局。

宮中的線索是暫時凝滯了。

高悅行覺得自己務必要去找溫昭容一敘了。

在乾清宮暖閣裏和李弗襄拉拉扯扯半天,終于等來了藥奴給李弗襄施針,趁李弗襄背後紮得像個刺猬, 顧不上的時候, 高悅行撒就跑。

路上, 高悅行本以為相見溫昭容要費一番周折, 早早準備好了說辭,帶了一朵牡丹的宮花在手裏輕輕攆轉, 如果沒記錯的話, 似乎溫昭容也有這麽一只。

到了靡菲宮, 高悅行見了門口的小侍, 借口撿到了一只珠花,請通傳一下,是不是溫昭容所失。

侍不敢怠慢高悅行,小心拿帕子包了,進去找溫昭容求證。

高悅行在外面等了一會兒,瞧著桂樹空的枝頭, 沒過多久, 侍小跑著出來, 對道:“高小姐, 溫主子說, 這不是失的那只, 不過辛苦您掛心, 還特意走這麽一趟,請您務必進去吃口茶,歇一歇再走。”

宮花已不在侍的手中。

高悅行心中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溫昭容也是有心想見的。

靡菲宮正殿裏,溫昭容端詳著眼前的牡丹宮花,由衷的慨,果然是個心細如發的子,說話辦事不留一點可疑的尾

高悅行低頭隨著侍進門。

溫昭容立刻命人奉茶,的舉手投足總是有意無意的護著小腹,這是很多孕婦下意識的作。

Advertisement

高悅行心又不確定了。

溫昭容注意到的目,笑了,大大方方的著自己的小腹,說:“如今還沒有什麽覺,想必是月份不到的緣故。”

高悅行聽了這句話,腦子裏忽然靈一閃,有過片刻的空白,繼而慢慢的湧現出了想法。

好像察覺到問題出在哪裏了。

溫昭容的脈!

雖然是很明顯的孕象,但是有一疑點,的脈象,不足以令辨別胎兒的月份,哪怕是略估算都有些困難。

只能勉強推算出是初孕。

那麽,當夜給溫昭容切脈的周太醫……

高悅行只學了個剛門的皮

周太醫可能行醫數十年的醫啊。

高悅行都能後知後覺反應過來的疑點,他難道不會起疑心嗎。

但是,他再也起不了疑心了。

此人已瘋癲。

高悅行忽然覺得,當日李弗襄對周太醫下手,或許并非調皮興起,而是心中另有謀算。

溫昭容輕輕咳了一下:“高小姐想什麽呢,這麽神。”

高悅行被拉回來,目沉沉地,見宮裏四下不見人影,于是晦地說道:“當日夜裏,周太醫會了娘娘的喜脈,想必是過于興了。”

——以至于一心想先回去給主子報信,而忽略了某些細枝末節。

溫昭容,輕輕搖了搖頭,含著嘆,道:“你小小年紀,太鋒芒畢了……”

高悅行疑地看

溫昭容平淡道:“容易吃虧。”

高悅行卻笑了,何嘗不知。

若是自求自保,藏拙并不難。

可是重來這一世,并不僅僅只求自己平安。

高悅行道:“娘娘這裏閑聊倒是清淨。”

溫昭容:“我宮裏人不多,外頭草木繁盛,地腳還偏僻,當然清淨,平日裏沒什麽人來煩我,想說什麽說什麽,想做什麽做什麽。”

既然想說什麽說什麽,高悅行便不打啞謎,敞開天窗說亮話,道:“周太醫不事了。”

溫昭容一點都不可憐他,道:“為虎作倀,咎由自取。”

高悅行道:“可是從他上,再也問不出當年的事兒了。”

溫昭容:“已經塵埋了十餘年的真相,當真有那麽重要麽?”

高悅行:“您的意思?”

溫昭容:“眼下最重要的是避免後患。”說:“無論曾經的真相有沒有證據,但只要死了,對于死者,便是公道的償還,到了地底下,自然有閻王審,我們只負責送下地獄便可。”

高悅行還是第一回 聽到這樣的說法,細細琢磨之下,越品越覺得有道理。

果然們見過世面的人就是不一樣。

溫昭容似乎是看破了的想法,無奈道:“高小姐,你知道有多人羨慕你嗎,你父母在堂,食無憂,為人聰穎,肯定能把自己的一生過的很好……你不要學我,顛簸半生,命都不是自己的。”

人對于自己得不到的,總是躍躍試。

高悅行點頭教。

溫昭容又道:“雖然你不說,但是我知道,你心裏一直不贊同襄王殿下當夜的做法,覺得他有些草率了。”

高悅行奇道:“我不說,您是怎麽知道的?”

溫昭容笑而不答,輕聲說話是,有種娓娓道來的覺,令人覺得十分舒服。單憑這個嗓音,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在深閨中養的閨秀。說:“襄王殿下此舉,一是保護了我,周太醫已經下過定論,不會有人再起疑心,除了他自己。二是拔出了惠太妃的爪牙,你難道以為惠太妃在宮裏住了幾十年,手下只有陳太醫一個可疑之人嗎?”

高悅行:“引蛇出?”

溫昭容:“一步一步走進我們的彀中,在一個一個的拔掉的爪牙,遲早會急的。”

是了。

高悅行忘不了,宮中還有位娘娘,一直是惠太妃的同謀。

可是那會是誰呢?

高悅行不敢在溫昭容的宮裏呆得太久,怕人起疑心,聊了幾句,稍坐了坐,便起告辭,臨走前,還順走了梅花小幾上的一盤點心。

是打算帶回去給李弗襄堵的。

高悅行正好算著時間回去。

藥奴剛剛起針,李弗襄還沒來得及鬧著出去,高悅行便已經回來了,右手端著一盤點心,施施裊裊的走進來,擡手就是一塊糕點塞進了李弗襄的裏。

李弗襄嚼碎了,咽下去,說:“不甜。”

許是溫昭容不吃甜,宮裏的茶點都是淡淡的。

不甜的點心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對于李弗襄和高悅行來說,這是共識。

高悅行便將點心撇開了,說:“啞姑呢?”

忽然想念啞姑做的點心了。

啞姑在暖閣外做繡活,聽見有人找,便放下手裏的活計,推門進來。

上次蒸的桂花糕已經吃完了。

似乎最近沒有特別適合時令的點心。

但是啞姑心思別致,只要他們想要,就一定能想出新的花樣。

啞姑對著兩個孩子期待的神,慈和的一笑,道:“前些日子,皇上帶了些茶給你,反正你們都不喝茶,不如拿給我,炒些茉莉花幹進去,做點茉香點心嘗嘗?”

是以前沒試過的花樣。

李弗襄當即把茶都找了出來。

高悅行拉著藥奴,道:“藥奴姐姐,和我們一起用完點心再走吧。”

藥奴向來不好這口,婉拒道:“點心不必了,茶給我留一口吧。”

高悅行:“好說。”

命人端了茶,親自烹茶。

是世家貴春白雪的手藝,烹出來的茶香綿長,瞧著也賞心悅目。

李弗襄那一雙手,不控制地移不開目

他遠遠的靠著,瞧著。

藥奴將一切收進眼底,開口道:“你有事想問我吧。”

高悅行手下有條不紊,回道:“我就知道瞞不過你。”

藥奴:“看在茶的份上,說吧,有什麽需要我幫你去做的。”

昨日裏,高悅行一心都系在李弗襄的上,所以攢在心裏的疑一直沒問出口。

高悅行斟酌著開口,說:“我是遇到了一些自己無法參的問題,怪我在藥谷多年學藝不,所以,想請教師姐……當一個人的醫案記載,用藥沒有任何問題,但卻有規律的定期缺了頁數,若是不介意以最狠毒的心思揣測,會是什麽原因呢?”

藥奴奇怪地重複了一遍:“以最狠毒的心思揣測?”

高悅行大大方方的點頭,道:“是。”

藥奴:“其餘的用藥沒有任何問題?”

高悅行再點頭:“是。”

藥奴思量片刻,給出建議,道:“那麽,往藥或者食的忌克上考慮吧。”

高悅行一皺眉。

心裏卻被點撥開了。

是啊,藥的相反相畏,怎麽就沒考慮到呢。

高悅行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當夜時間迫,草草閱過一遍,能印在腦子裏的著實有限。

藥奴道:“我需要見到詳細的醫案。”

高悅行立刻向李弗襄。

李弗襄本來在盯著的手看,察覺到靜,慢吞吞的將目向上移:“幹嘛。”

高悅行:“……”

李弗襄:“我被關起來了,哪兒也去不了,別看我。”

高悅行覺得實在是難搞。

李弗襄肯定一百個願意借此機會跑出去,但是李弗襄此人得寸進尺的本事似乎是天生的,從小就會,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修煉的爐火純青。

對于他這樣的子,絕不能縱容。

高悅行回他一句:“你想到哪兒去了,就算你願意,我也不願意,有我看著呢,你別想踏出這個房門一步。”

李弗襄:“……”

高悅行當真是開始靜靜地想別的辦法。

藥奴彎起角,笑著看他們鬧。

高悅行現在上的靈和活泛,是在藥谷時從來沒有見過的。高悅行在藥谷的那些人,除了日家看書,便是在山野裏漫無目的地閑坐。

萱草堂背靠後山。

那座山爬上去很容易,費不了多力氣,但卻是藥谷中最貧瘠的一塊土地,山上草木稀疏,但是視野很好。

高悅行喜歡在下晌無事幹的時候,爬上那座山頂,坐南觀北。

直到落日在徹底沉沒在天際,月初東升,夜幕上的星星散發出瑩潤的才肯披著夜回去。

藥奴曾經問:“你小小年紀,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麽呢?”

高悅行從沒有一次真正回答過。

高悅行的心裏始終有一道坎,在二十歲那年的冬天,一支毒箭會結束的生命。

回到這個世界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變那個既定的結局。

所以,從頭開始,走的每一步路都不敢大意。

重來一次,很多事真的可以被改變,只要能承擔的起後果。

在這件事上,沒有人可以安

李弗襄也不行。

藥奴想了想,說:“不難,回頭同陛下提一,想要借閱一下醫庫裏的書籍,自然有辦法能見得到。”

高悅行眼睛一亮。

可行。

有名正言順的借口,堂堂正正的進到醫庫裏。

高悅行將茶水雙手奉到藥奴的手心裏,乖巧道:“師姐請用茶。”

耳畔聽到李弗襄氣呼呼地哼了一聲。

高悅行轉頭,見他已經鑽進了帷幔裏,想是又躺下了。

藥奴垂下眼睛,頓了頓,說道:“他知道,你喜歡他這樣的子。”

見到他滿不在乎的鬧騰,高悅行真的會笑,會從心底裏得到

那是他的年啊。

藥奴喝完了高悅行奉的茶,起再次求見皇帝,是獨自去的,皇帝派了信任的人引去醫庫裏翻閱書籍。

院判恭敬地將人迎了進去,藥奴命人取了李弗襄這幾年在宮裏留下的醫案,在窗前的桌子上坐下,靜靜地翻閱。

院判陪了一會兒,見始終沒有離去的意思,架不住太醫院的雜務多,等著他理,只好先告罪失陪。

藥奴在醫庫裏耗了整個下午。

高悅行在乾清宮裏,陪著李弗襄打發時間。

李弗襄忽然從自己的帷帳裏鑽出來,道:“我前些日子裏打聽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兒,你想不想聽?”

正在臨摹帖子的高悅行擱下筆,問道:“是什麽?”

李弗襄招了招手,示意靠近。

高悅行一頭霧水的走近,李弗襄放下紗帳遮住,在他耳邊悄悄道:“是孟昭儀。”

信王的生母。

高悅行立刻追問:“孟昭儀怎麽了?”

李弗襄道:“孟昭儀是最早給皇帝生下兒子的人,想當年一定很皇上的喜歡,但是現在皇上為什麽不搭理了,你知道麽?”

高悅行:“我上哪知道去,你別賣關子,快說。”

李弗襄道:“因為啊……當年孟昭儀親近先太後,先太後擺了一道,天天跟在皇上的屁後面,勸他選妃、立後,皇帝訓斥了幾次,見仍執迷不悟,漸漸就不玩了。”

高悅行終于知道了點新鮮事兒,心裏驚嘆,宮裏還有這等好戲呢。

張了張,正說點什麽。

李弗襄圍得實實的帷帳,猛地人拉開。

刷的一下進來。

皇帝一明黃的龍袍,就站在外面,虎著臉看李弗襄。

壞了。

皇帝不知什麽時候來的,但是顯然已經聽到了些不合適的話。

李弗襄瞧著皇帝,到了邊的話,氣勢先弱了三分:“……孟昭儀,嗯,太不懂得人了,怎麽能這樣呢。”

皇帝簡直要被氣笑了,擡手狠狠的崩了一下他的腦門:“縱得你無法無天不像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