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見殿下少年時 第92章

《我見殿下少年時》 第92章

第92章

皇帝只是隨口一帶曾經的往事, 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徒留高悅行自己一個人在心裏翻江倒海。

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李弗襄的上,擡手他的臉, 似乎是想說什麽,張了張,卻又什麽也說不出口。

當然一切的源頭都在于他。

他差點毒殺了自己本應最疼的兒子。

其實,若論起悔之不及的事, 皇帝才是最能的那位。

皇帝在寂靜的夜裏, 邊失去了前呼後擁的宮人, 對著自己的兒子說道:“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 朕會過了,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李弗襄的上總有這種本事。

明明清晨還氣得肝痛, 晚上又對著他心疼的不得了。

皇上道:“……朕記得, 你膽子小, 是最怕死的了, 怎麽能狠得下心服那種藥呢?”

李弗襄不願意對過往有所解釋,只說道:“以後不會了。”

藥奴拜見皇帝在書房,除了許修德,誰也不知道,在藥奴告退後,皇上拿出那副他珍藏的畫像, 對著畫上那看不清面容的子, 慟哭不已。

人是老了。

漸漸的經不起摧殘了。

皇帝坐擁天下, 終究也有自己留不住的東西。

高悅行不地退出了乾清宮。

他們父子之間, 是至親, 也是至疏。

高悅行不好摻和, 也不知到底該如何調停, 退出乾清宮,侯在外面的傅蕓立刻給披上了一層裳。

高悅行走了幾步,又停下,擡頭了一眼天上的月。

傅蕓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但卻能知到高悅行心中的不快,溫聲道:“高小姐今兒晚膳也不曾用,奴婢回宮給您準備點吃的吧。”

高悅行肚子裏不是很,心口難發堵,不想說話,只搖了搖頭。

Advertisement

傅蕓一手扶著,一手提著一盞羊角風燈,在兩位軍的護衛下,朝春和宮走去。

高悅行明顯覺到這幾天夜裏,宮裏的人們熱鬧了些許。

晚上走在宮道上,偶爾都能遇到些出門散步的嬪妃了。

那些人高悅行大都不認識,即使上次在宮宴上見過,腦子裏記得也是很艱難。

皇上年輕時房中的侍寢們,各個都是頂好的,但是也個個經不起歲月的流逝,臉上已經顯出了老態了。

高悅行覺得們長相都差不多,穿著也都極為相似。

只有一個孟昭儀,能讓高悅行的印象深刻一些。

一是因為的相貌確實比其他人出挑,二是因為是信王李弗遷的生母。

有皇子傍,孟昭儀的穿著打扮也比其他人更招搖一些。

在路過一假山石的時候,高悅行在石上撿到了一只紅燈籠,很小,只有掌大,不是很起眼,但是已經殘敗不堪地落在了那裏,像是不小心被風刮來的。

傅蕓見高悅行饒有興致地盯著那個燈籠看,說道:“大約是孟昭儀宮裏吹出來的吧。”

高悅行好奇地問道:“孟昭儀還喜歡這些小玩意兒呢?”

傅蕓:“并不是喜歡,昨日裏,禮部將信王殿下的婚期定下了,臘月初十,在年前。”

高悅行算算日子:“還有兩個多月,好早啊!”

傅蕓解釋道:“禮部說,若等到來年春,前後日子都不大好,不如早些定下,選個吉日。”

高悅行道:“那宮裏可有的忙了。”

傅蕓想起了什麽,悠悠嘆了口氣,道:“可不是麽,只是……”

高悅行見猶猶豫豫,道:“你有話便說吧,在我面前有什麽可顧忌的。”

傅蕓便直說道:“皇上昨日裏見了禮部的折子,便召信王殿下今日進宮,爺倆同用晚膳,順便商議信王殿下的婚事,可誰料皇上今日不僅忙著,緒還不佳,信王殿下在宮裏足足等了兩個時辰,連陛下的面都沒見著,就被打發出去了。”

皇上在忙什麽?

當然是李弗襄的病!

晾著一個兒子,卻牽腸掛肚的疼著另一個兒子……

高悅行皺眉嘆了口氣。

宮裏這一攤麻,單是看著就有些煩了,但是又由不得高悅行不想,仿佛天生就是心這些的命。走出了幾步,高悅行開口道:“信王殿下的那位妻子,無論是賢德,才貌,還是家世,都是比著太子妃的標準選的吧。”

傅蕓正扶著高月行的手一僵,隨即埋下頭,不肯答話。

一個奴才,可不敢在宮裏議論這些。

好在高悅行沒在這個問題上深究,似乎只是想到這裏隨口一提罷了。

回了春和宮,高悅行一夜淺眠,睡著時意識總也沉不下去。本就是容易鑽牛角尖的格,進了宮,堪稱殺機四伏,邊又沒個信任的人能說說話。

次日清晨,幾乎是天剛亮,高悅行就不顧一切的往乾清宮去。

李弗襄睡懶覺的病還在呢。

皇帝上朝前,去暖閣瞧了一眼,沒醒。

下朝後,再去瞧一眼,他依舊睡得昏昏沉沉。

藥奴一行人住在宮裏終究不方便,皇帝將他們安置在了鄭家。

畢竟有鄭家軍和藥谷的在,此等安排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高悅行愁了一夜,在披著霜鑽進乾清宮暖閣的時候,正好宮們撥開了帷幔,今日又是個豔天,日頭斜斜的灑進屋裏,正好到李弗襄的榻前、枕邊。

李弗襄的一半臉落在了日頭裏,乍一看,幾乎有種半明的錯覺,日頭照著他睡得不舒服,他在睡夢中皺起了眉,然後從棉被中出了一只手,捂住眼睛。

人有時候心門的敞開就在一瞬間。

高悅行糾結了一夜的心,在見到此時景的那一剎那,瞬間便釋懷了。

只是一個人而已。

天底下的大江大河數不勝數,的存在,就如同那水裏的一頁輕舟。

人的眼睛能看得了多遠呢?

人的腳又能走得了多遠呢?

總是懷念曾經,念過去的時候,從來未曾意識到,那些已經不複存的好,其實從一開始就沒珍惜過。

高悅行站在暖閣中央,怔怔的立了一會兒,忽然捂住了自己的臉,原地跪坐了下來,晴山的團花緞子鋪在了膝下,高悅行咬住自己的下,不想讓狼狽的模樣驚到李弗襄。

待李弗襄終于睜開眼睛時,高悅行眼圈通紅的靠在榻上,著他。

李弗襄一驚,撐著床榻,爬了起來,迷迷蒙蒙地靠過去問:“你怎麽了?”

高悅行張了張,話都已經到了邊,又叼了回去。

不想在他面前說些難聽的話。

人如果能活著,誰不想好好活著呢。

高悅行輕輕抱了抱李弗襄的肩,道:“我們……不要說了,不提了,不再難過了好不好?”

李弗襄從嚨裏發出一聲“唔”,半天,才反映過來,只說了一個字:“好。”

們疑過來,無法理解他們前言不搭後語,到底說了些什麽。

可他們誰也沒有理會。

只要他們懂得就好。

正當十幾歲的好年紀,李弗襄醒了便停不住折騰,帶著高悅行一起喝完了湯羹後,問:“昨晚上我派人打聽過了,周太醫已經回自己宮外的府中安養,我們要不要去瞧瞧?”

高悅行正了神,道:“那周小虎呢?衙門有沒有查清他的份?”

李弗襄意味不明地挑眉:“衙門辦事哪有那麽快,且得等著呢,還不如我們自己去。”

高悅行用帕子甩了他一臉:“皇上才不會放你出宮玩去呢,快省省吧。”

今日藥奴還要來給李弗襄施針,他眼下正在服用的藥忌多,需要靜養,按照藥奴的囑咐,恨不得把他綁在床上才算完。

高悅行道:“皇上也知道這件事了,此時自有錦衛暗中盯著,你養病吧,我們不急在一時。”

惠太妃的事不急在一時。

的馬腳還未全出來,爪牙也都藏在暗

如果不能斬草除,將會是後患無求。

溫親王的謀逆案上,皇帝已經嘗到了教訓,他再也不會輕易沖了。

高悅行說:“周太醫的事先放一放,我今天想去靡菲宮拜會一下溫昭容。”

李弗襄由宮們伺候著起,因不怎麽見外客,于是上只披了一件外袍,松松散散地掛著。

記得當年溫昭容進宮是李弗襄帶回來的,于是高悅行找了借口,將暖閣裏伺候的人遣了出去,用啞語與他談,問道:“你或許與匪淺?”

李弗襄矢口否認:“你不要說話哦,我都沒見過幾次。”

高悅行:“是?”

比劃了一下從腰間刀的作。

繡春刀。

即是錦衛。

李弗襄點了頭。

高悅行的眼睛裏瞬間充滿了驚嘆。

李弗襄:“你很羨慕?”

高悅行心底裏確實羨慕,若是當年奚衡將帶進錦衛,想必將來也是錦衛裏的一把刀。

從不介意自己為刀。

刀俎和魚,任選其一的話,誰都知道該作何選擇。

李弗襄目複雜了看了一會兒,兩手叉,惡狠狠地比劃了一下,那意思是:“我不允許。”

高悅行倒是沒考慮到這一點。

父親母親都不可能允進錦衛吃苦,更何況自己的夫君呢。

李弗襄:“你聽說過平侯一家伏法的事吧。”

高悅行點頭。

溫昭容就是借著平侯獨份進京的。

李弗襄比劃道:“平侯狡猾,皇上想辦他,苦于證據不足,最後能扳倒他,是溫昭容的手筆。溫昭容當時以表小姐的份,借住在平侯府,半個月的時限,平侯全家獄。”

他只是簡短的帶過了當時的經過,但是高悅行莫名從其中聽出了腥風雨的味道。

這麽一說,高悅行心裏不由得生怯。

李弗襄對極為認真地說:“你不需要那樣的人,你有我,我會護著你。”

高悅行心裏暖暖的,眼裏卻傷著他,無聲道:“可是我護不住你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