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見殿下少年時 第77章

《我見殿下少年時》 第77章

第77章

纏綿了片刻, 高悅行告訴自己不可沉溺其中,將自己□□,側了側頭, 問:“你那時見到了李弗逑,他是什麽景呢?”

李弗襄說:“他就被關在東宮下的那個地牢裏,曾經關過你的地方。”

高悅行:“原來如此……”

李弗襄:“倒是沒有用刑,皇上每日只給他一口水和三口飯, 那裏暗無天日, 但是不許點燈……每日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 錦衛會帶著燈和紙筆進去讓他寫。他若是能寫出些有用的東西, 錦衛才會有另外的獎勵給他。”

高悅行嚴肅地聽著。

那可還不如上刑好呢。

一天兩天尚可,他足足幾個月, 是如何熬過來的。

李弗襄說:“他很想見皇上, 他說, 只要皇上肯去, 他願意將所知道的一切和盤托出。”

可是皇上不願再見他了。

即使話說到那份上,皇上也始終沒有搖過。

皇上是心狠。

皇上更怕自己的心不夠狠。

畢竟皇上疼了他那麽多年。

李弗襄道:“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幾乎已經不人形了,他認出了我,他還問我,恨不恨他。”

高悅行皺眉:“他沒瘋?”

李弗襄:“他很平靜……他說, 他還很想見見你, 但他知道是不可能了。”

那種程度的折磨對于他的過往來說, 也許本算不上什麽。

誰都不知道, 他在得知自己的世, 邊又了狐胡細作的眼睛之後, 過的是怎樣的日子。

他在宮城之中游走的時候, 心裏又在想些什麽。

聽李弗襄繼續說道:“我去的那一日,他在紙上寫下了惠太妃的名字。”

高悅行愕然:“什麽?!”

李弗襄一雙清亮的眼睛盯著,點了點頭,說:“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沒聽錯,是惠太妃。”

Advertisement

高悅行控制不住地微微搖頭。

李弗襄:“皇上將那張紙當場燒了,怒斥其一派胡言,咬。”

高悅行也覺得不靠譜。

先帝駕崩後,他的妃嬪們,育有皇子的,隨子嗣前往封地,而無子無的,通通送到寺裏帶發修行去了,而這位惠太妃膝下并無子,卻能留在宮中頤養,皇帝不僅對其敬重有加,而且還賜了單獨的景門宮,獨一無二的恩寵,自然了京城中的焦點。

高悅行也了解個大致。

惠太妃膝下雖然沒有子,但與先太後的誼非同尋常,在閨閣時便是手帕宮後又互相扶持。先帝駕崩之後,先太後做主,皇帝首肯,才特許惠太妃留下。皇帝年時,和這位惠娘娘極為親近,所以,後來他經過再三斟酌,才選擇將李弗逑養著。

高悅行說:“惠太妃待他不薄,他為什麽要那樣做?”

李弗襄一聳肩,不置可否,道:“或許吧。”

高悅行:“你有別的看法?”

李弗襄不肯說話了。

他這樣的態度,是心裏有懷疑,但是手上沒證據,所以不願空口白牙的說。

高悅行便順著他的思路去想。

心定一個人的罪很簡單,單憑想象即可。

高悅行不知道他為何會懷疑到惠太妃的上。

李弗襄道:“他那時候還對我說,雖然我在小南閣裏困,但他很羨慕我邊有個啞姑那樣的人,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

尋常人羨慕的,一般都是自己沒有的。

李弗逑是說他自己邊沒有像啞姑那樣的人。

他意有所指。

高悅行心想,他難道說的就是惠太妃?

李弗襄瞧著眉頭鎖的模樣,忍不住手,平了的眉心。

高悅行覺到額間像是落了一點霜雪似的,說不出的寒峭。

李弗襄的手還沒來得及收回,便被高悅行握住了。

高悅行解開他手腕上纏著的手帕,燙傷的痕跡已然退去。

李弗襄上還帶著傷,在窗前站久了,半靠不靠的,面上也多了幾分疲憊,高悅行見夜半三更,囑咐他一句好好休息,便要離去。

李弗襄勾住的手不放,道:“我今夜盼著你來,還有件事一定要和你講。”

高悅行無不依從:“你說。”

李弗襄緩緩靠上了的肩膀,耳邊道:“文淵書庫裏,我藏的書,只有兩本。”

高悅行倏地轉頭。

李弗襄按著的肩膀,示意不要:“我藏的書,不過是兩本放不到臺面上的話本,但是今日柳太傅帶來的那一筐裏,是窺視皇權野心無窮的反書。”

高悅行背後汗林立,此時真正會到站在風口浪尖上被刀鋒舐後頸的覺了。

張了張:“你這麽多年,在宮裏獨自面對的,淨是這些麽?”

李弗襄卻笑著搖頭:“以前我像個傻子一樣,哪配的上這樣的厚待,是我忍不住冒尖了,所以才有人坐不住了。”

難怪皇帝篤定那書必然是別人給他的。

意圖挑唆、陷害。

是信任到了極致才有的這般下意識的反應。

高悅行:“那柳太傅……”

柳太傅何等智計,焉能讓自己當別人的槍,他翻到了這些書,第一時間收拾了所有,呈到皇帝面前,卻只字不提反書,只揪著那兩冊話本,給了他一個狠狠的教訓。

至于那些危險至極可以要他命的反書,已被皇帝親手燒掉。

證人永遠不會張

證據已經永遠銷毀。

在乾清殿上,皇帝和柳太傅甚至不必事先商量,在見到那些書的一瞬間,隨的對策便在彼此的心裏不謀而合。

——沒錯,他們就是要裝聾作瞎把此事不的揭過去!

高悅行既驚嘆于他們君臣的默契,心裏又止不住地後怕,道:“所以……是誰幹的?”

李弗襄搖頭:“不知。”

高悅行:“我去給你查。”

李弗襄:“不必,已經有錦手了,我只是想告訴你,在宮裏,務必萬事小心。”

高悅行咬著,點一點頭:“你放心。”

李弗襄這才放開他。

高悅行在衛的護送下,直到走下了玉階,乾清宮裏的燈才依次熄了。

在高悅行離開之後,李弗襄撐著窗欞,長長地呼了口氣,暖閣裏啞姑匆匆走出來,扶住他的手。

李弗襄見了自己信任的人,將心的脆弱都托了出去,整個人都快靠在了啞姑上。

啞姑支撐他的并不很費力,甚至還游刃有餘的騰出一只手,他的腰,比劃了一句:“你是不是又瘦了些?”

李弗襄有氣無力地掀了掀眼皮:“是嗎……”

啞姑作輕的讓他趴伏在枕上,將棒傷藥在傷厚厚的敷了一層。

李弗襄半合上眼睛。

啞姑拍了拍他,讓他側頭看著自己,道:“你糊弄皇上和高小姐容易,別想糊弄我,那些反書我知道你是冤枉的,但那兩冊話本是怎麽回事?你從哪弄到手的?”

李弗襄徹底閉上眼睛裝睡,把臉埋進了枕頭裏,耳卻清晰地一寸寸紅了起來。

啞姑氣得揚起手想他,在半空中懸了半天,始終舍不得下手,氣悶在心裏,一時得不到紓解,用力地了他的頭發。

從小圍著問這問那的小年,終于還是長大了。

不再問,也不肯再說。

高悅行回到春和宮之後,一宿翻來覆去,徹底睡不著,本就好尋思,一會琢磨著惠太妃,一會琢磨著溫昭容,一會又對文淵書庫百思不得其解。

高悅行心知好奇心過于旺盛不是好事。

但往往稀裏糊塗的人死得更慘。

直到天將亮未亮之時,才湊合瞇了一會兒,一的乏勁兒還未完全睡消,李蘭瑤又神急切的跑來找

高悅行從淺眠中驚醒,迷蒙著眼睛,問:“什麽時辰了?”

傅蕓回道:“還早,不到卯時,姑娘們還能再歇會兒。”

李蘭瑤揮了揮帕子:“歇什麽歇,歇不住了……”推了推高悅行:“快起來,宮裏又有熱鬧了。”

高悅行聽到“熱鬧”二字,總算打起了神,道:“又發生了什麽?”

李蘭瑤擰著手帕,道:“昨夜,父皇留宿在了靡菲宮。”

高悅行點點頭:“是啊。”

這事兒不是昨晚就知道了麽?

李蘭瑤:“昨兒夜半,父皇離了靡菲宮,想要回乾清宮去歇息,可是,父皇他人都已經回去了,不足兩刻鐘,又自己溜達回了靡菲宮,誰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阿行,事越發不對勁了!”

高悅行“啊”了一聲,靠在枕上迷迷糊糊思索了半天。

皇上昨日回了乾清宮,不足兩刻鐘之後,又再次駕臨靡菲宮。

高悅行:“是為什麽呢?”

李蘭瑤道:“我母妃猜測,是父皇實在心,舍不下靡菲宮的溫鄉,所以才……”

高悅行一眼瞟過去,問:“賢妃娘娘現在還好嗎?”

李蘭瑤點點頭:“尚可,我母妃自己很能看得開。”

賢妃是個所求不多的人,只要皇上心裏別忘了,對來說,就不算大事。

高悅行愣愣地想了半天,皇帝的行為確實反常,既然已經回了乾清宮……

想著想著,忽然打了個激靈。

不會是撞見他們在乾清宮私會了吧!

困意一掃而空,高悅行拉住李蘭瑤的袖子,道:“外面有說,皇上是何時回的乾清宮麽?”

李蘭瑤仔細思索了一下,道:“外面倒是沒有,是靡菲宮裏的侍們說,皇上是亥時二刻離的靡菲宮,但很快便又回去了。”

亥時二刻……

那是還在乾清宮和李弗襄難舍難分呢,而且就站在窗前。

還真是被撞見了。

高悅行擰了帕子蓋住了自己的臉,頹然地倒回枕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