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圓還沒有修習心經,上的氣竅還沒打開,丹田裏能儲存的靈氣很,基本煉一爐丹就耗沒了。
蘇明畫就把補氣丹當糖豆給磕。
丹丸的原材料都是靈泉澆灌出來的藥草,煉好的丹經過丹爐淬煉,更是祛除了雜質,沒有半點副作用。
清心丹,補氣丹,止丹,輕丹……
把幾個常見的丹丸煉制方法,全都教給了阿圓。阿圓每回煉丹,仿佛都有無形的好運加持,幾乎都是一次功,如今在基礎丹藥裏,就只剩下一味明竅丹還沒有教了。
“明竅丹,顧名思義可以明目利竅,在修煉心經時服用,能輔助你們更快地打開氣竅。”
“不過明竅丹的煉制方法有些難,在加玄明子這味藥材時,需要將爐溫降低,等玄明子的水氣蒸發,藥效融合後,再適量提高溫度……”
話音方落,蘇明畫就看到阿圓手快地揭開丹爐,一縷黑煙飄了出來,空氣中漾著淡淡的焦糊味。
火候過了。
看著阿圓手忙腳的樣子,蘇明畫不由得安:“明竅丹的爐溫最難控制,失敗是正常的事,我給你們多準備了好幾份藥材,再煉一次便是。”
第一次煉制明竅丹,可是煉毀了七爐丹才算煉。
“好。”阿圓輕快地應聲。
等爐溫散去了些,小手進丹爐裏,本想清理爐灰,卻意外掏出來兩粒棕紅、形狀完整的丹丸。
阿圓驚喜地遞給蘇明畫看,道:“三師叔,爐子糊了,丸子好像沒壞~”
蘇明畫震驚地瞪大眼。
這是怎麽做到的?
簡直反邏輯!
就好比鍋底都糊了,鍋裏的飯卻是完好無損。
看著手心裏那兩粒雖沾染了焦糊氣,但品質依舊上乘的明竅丹,心下沉思。
是不是應該跟師父說一說,把阿圓送去丹霞宗進修一番,說不定以後丹霞宗都是他們的了。
阿圓連門最難的明竅丹都掌握了,蘇明畫就發現好像沒得可教了,其他的中高階的丹丸需要的靈氣太多,煉制時間更長,必須要得等學會引氣,突破煉氣期後才能教授。
“三師叔,那我們明天還來嗎?”倆崽崽問。
蘇明畫肅聲點頭:“當然來,明日開始我們把學過丹藥都從頭鞏固一遍,”看著倆崽崽乖巧聽話的樣子,也不忍太苛刻,于是話鋒一轉,笑道,“如果你們明日複盤得好,後日我就帶你們下山去逛街。”
“好耶!”倆崽崽好久沒下山了,欣喜之溢于言表。
煉丹這東西很吃天賦,但也需要勤學多練,而且一人會煉,全家不。
妹妹會煉丹,以後還能了哥哥的靈丹吃麽?
學陣法也是一樣的,等哥哥學會了畫陣符,妹妹也不愁沒陣符用。
阿正學陣法肯鑽研,阿圓雖然能跟上進度,但對需要用筆來寫寫畫畫的東西,天生興趣不大。
因此,景郁也更注重教阿正多一些,對妹妹在課上的懶開小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阿圓惦記著一會兒下課就能三師叔下山逛街,有些心不在焉,只有阿正依舊埋頭學得認真。
“師叔,我有一個問題……”阿正畫完兩張陣符後,朝景郁舉起小手。
“說吧。”
景郁教起陣法來,比教他們認字用心多了,將陣法的結構給他們拆解得明明白白。
今日學得是兩個最基礎的陣法,聚氣陣和散氣陣。因為這倆陣法有很多相似,所以他就一塊兒教了。
阿正把剛剛臨摹出來的兩張陣符疊了起來,陣符紙薄,對著都能看到過紙背的陣紋。
“這倆張陣符的陣眼和走勢都相同,一個是聚氣,一個卻是散氣,區別只在于這多出來的陣骨,”
他借著,指著相疊陣符上唯一一沒有重疊的地方,稚氣未的音吐字清晰,停頓有錯,讓人下意識便收起輕視之心:“所以這陣骨是關鍵,聚氣陣的左翼有一陣骨,散氣陣的左翼卻有兩,這便是那多出來的一。”
阿正喜歡找規律,凡事一旦找到正確的規律,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就像學識字,用“犭”做偏旁的字,都與有關,用“钅”做偏旁的字,都與金石礦有關。
這陣法自然也有規律可循。
這聚氣陣和散氣陣走勢和陣眼相同,功效相反,相當于一個陣法的逆用,就像拔河,兩方的人數相等才是一場公平的比賽。
“所以,為什麽散氣陣會比聚氣陣,多用了一陣骨呢?”阿正問出了真正想問的問題。
“……”
景郁一時被問懵了。
他覺得阿正的話,不無道理。
可是自古陣法書上聚散氣的陣法,都是這麽畫的,當年他研習這兩個相逆陣法的時候,從來都沒想過,散氣陣為何比聚氣陣的陣骨多一。
比上課被師長點名更可怕的是,為師長不知道怎麽回答學生的問題。
景郁目移:“快到放課時辰了,這個問題……下次上課我再回答你。”
阿正歪了歪頭,眼中若有所思的表,有些似曾相識,仿佛看了他:“小師叔,你該不會是……?”
“不會?我怎麽可能不會,”景郁心虛之下,話都聽岔了,強裝淡定,“我只是要想想怎麽同你解釋,你才能理解得更徹。”
“唔。”阿正眨了眨眼。
其實他剛才想問的是,小師叔該不會是有什麽急事,才著急下課想走,他多等倆天也沒關系的。
景郁回去之後,翻來覆去、苦思冥想了一晚上也沒想出來個結果,第二天又起了個大早,跑去藏經閣查閱。
他幾乎把宗裏有關陣法的藏書都翻了個遍,查了一整天,竟然沒有一本書講解為何散氣陣比聚氣陣多一陣骨。
景郁無奈之下,只好頂著黑眼圈,跑去求助掌門師父虞丘。
……
【作者有話說】
景郁(瀑布汗):師父救我!
她是首輔的孫女,家族卷入奪嫡風波獲罪。 與新婚丈夫雙雙死在發配途中。 她帶著記憶轉世投胎,成為江南望族林家的家生丫鬟陳香蘭。 這一生,香蘭有四朵桃花。 一朵不能要, 一朵她不要, 一朵還沒開好就謝了 還有一朵......唉,不省心啊...... 這是一個小丫鬟想脫離宅門而不得的故事
什麼?被搶婚?從棺材裡爬出來也要奪回來!讓她和公雞拜堂?宰了,燉湯!要賜貴妾?湖裡的水什麼滋味瞭解一下。彪悍王妃,不是在虐渣,就是在虐渣的路上。某被搶來的王爺喜滋滋:她愛我敬我崇拜我……王妃:嗬,男人!
江南第一才女,士族第一家毗陵陸氏女風禾,還未及笄求娶之人已是絡繹不絕。 最終陸氏女嫁與本朝唯一異姓王之子,戰功赫赫也惡名在外殺人如麻的沈南珣。 不少大家士族痛罵陸家失了士族風骨,丟了大家體面,居然與勛貴做親,又說二人婚姻必不會美滿。 上一世,陸風禾憋著一口氣,沒一天快活日子過,把自己熬成了名滿京城的全福夫人。 這一世,生完女兒的陸風禾第一想做的就是和離,不管世人怎麼說,自己快過才重要。 只是,明明要和離的兩個人,怎麼聽說又喜得麟兒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