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鐘良阿爹能痊愈,代表藥是有效的,道士真心實意地替三善真人高興:“恭喜真人。”
三善真人擺擺手。
他道:“明天下山一趟。”
道士知道三善真人想下山做什麼,他想親自下山到紅葉村確認鐘良阿爹是否真的病愈了,畢竟病患臨死前會有回返照之兆。
只有確認鐘良阿爹是真的病愈了,才能確認藥是有效的,三善真人以后就可以用這個藥去醫治其他患病之人,造福百姓。
十年也是如此。
三善真人在紅葉村村民上試藥,試出了治瘟疫的藥。
青州百姓因此得救。
有些事,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三善真人發現這樣可以研究出好藥,方便治病,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只需要犧牲青州紅葉村的一小部分人,就可以救天下得類似的病的百姓了,難道這不是一件好事?三善真人堅信自己做的沒錯。
玄妙觀的道士跟隨三善真人多年,見他救過無數人。
他們也堅信三善真人沒錯。
道士還很敬佩三善真人,大半輩子都在研究藥,不是為了自己,僅僅是為了救其他百姓。
若三善真人只是為了名利,早在皇帝召他進京時進京,侍奉皇帝左右了,可他沒那麼做,只留在玄妙觀,花時間研究藥。
如此不是圣人,是什麼?
玄妙觀的道士很慶幸自己能遇到三善真人,能與這樣的圣人一起研究藥,救無數條命。
三善真人須,問道士,山上的那一部分紅葉村村民病如何了,若無意外,他們得的那個病應該要好了,可以試下一個藥了。
道士忙述說他們的病。
他們的病是好轉了,在這兩天可以試新藥。
這對三善真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他由衷地笑了聲,今天得知的兩個消息都是好消息。
丹爐的藥煉了。
三善真人和道士慎之又慎將丹爐里的藥取出來。
待明天確認鐘良阿爹是真的病愈,三善真人便可以把醫治鐘良阿爹的藥方用到患這種病的青州百姓,乃至大周所有患這種病的百姓上了。
今晚陪三善真人待在丹房的是一個跟了他有幾年的道士,今天也隨他下山送過段二夫妻。
道士言又止。
三善真人心細,一眼看出來了:“有話便說。”
“可要弟子去同段二夫人解釋一下,為您的兒不諒解您的苦心也就罷了,還對您冷言冷語,弟子實在看不下去。”
段二夫人是三善真人未出家前生下的兒,這件事鮮人知曉,道士是無意間撞見三善真人跟段二夫人發生爭執,偶然得知的。
當時三善真人也發現他了。
三善真人只讓道士不要說出去,沒做其他的事。
道士替三善真人不平。
他造福了那麼多百姓,他自己的兒卻對他惡言相向。
道士以前也聽說過擁有青州第一人稱號的段二夫人,對印象尚可,因為在他人口中的段二夫人為人好相,還救濟過難民。
可一個連孝道都不盡的人怎麼可能是良善之輩。
定是偽善之人。
道士在心里下了定論。
提到段二夫人,三善真人略無奈,從來都是反對他用這種辦法來研制藥的,從十年前開始,他們就沒怎麼來往了。
段二夫人與段二公子婚時,段老爺倒是邀過他去參加。
三善真人第一次答應邀約。
段老爺喜不自勝。
不過三善真人并不怪段二夫人,還對懷有愧疚之心。
段二公子以前上玄妙觀,誤打誤撞知道了玄妙觀的,認為他們是錯誤的,揚言要說出去。
三善真人不可能殺自己兒的郎君,想給段二公子用些迷藥,等他冷靜一下,說服他。
但段二公子掙扎太劇烈。
他……從道觀臺階滾了下去,一醒來便瘋癲了。
三善真人知道段二夫人恨他,本來厭惡他以他人試藥,如今恨他將自己的夫君弄瘋癲了。
可能還念及一點生養過的分,或者覺得說出去也不會有人信,段二夫人這些年只選擇了遠離他,并未將此事說出去。
“此事,你莫要再管了。”三善真人對道士道。
道士也知自己逾矩了。
他低下頭。
“是弟子多了,弟子以后會謹言慎行的。”說罷,道士安靜整理藥,怕再說下去會惹得三善真人傷心,他不該為這種事煩心。
安置好丹爐里新出的藥,三善真人溫言讓道士回房休息即可,他還要留在丹房里看醫書。
三善真人的家中世代從醫。
他也是真心醫的。
以前沒什麼條件研制藥,如今他是玄妙觀的三善真人,上有皇帝庇佑,下有百姓支持,他可以全心投研制藥之中。
就這樣,三善真人獨自在丹房看了一夜的醫書,直到天蒙蒙亮,燭火燃盡,燭淚落滿燭臺。
咚、咚、咚。
玄妙觀鐘聲響,是要弟子起來到殿前做早課的鐘聲。
三善真人換了一套新道袍,離開丹房,隨眾弟子做完早課、用完早膳,帶幾個弟子漫步出玄妙觀,直往山下的紅葉村去。
紅葉村村民得知三善真人要到紅葉村,紛紛到村口去迎接他,只有鐘良面略有點怪異。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