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周令:開局抄詩就名揚天下 第2卷 第422章 再論浩然正氣

《大周令:開局抄詩就名揚天下》 第2卷 第422章 再論浩然正氣

裴元松與居石先生相視一眼,老臉難得的出一尷尬。

一個院長,一個副院長。

兩人都是有名的大儒,卻玩這種小孩子把戲。

這里的大儒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學問或儒道某一領域造詣深厚,名高的讀書人。

另外一種是儒道修行境界達到大儒境,也就是三境。

儒家大儒有很多,但大儒修行境的讀書人并不多。

裴元松與居石先生就屬于前者。

裴元松嘆了口氣,帶著鄉音,無奈道:“我們也是沒得辦法,百年前大戰過后,儒道一蹶不振,大周在七國中更是墊底的存在,為云麓書院的院長,力很大啊!”

居石先生點頭,緩緩道:“史書記載,五百年前,七國戰,我大周三千白袍出,一口浩然氣,化萬劍意,斬數十萬敵軍于千里之外,殺的各大系的修行者抬不起頭,一舉奠基了七國霸主的地位。”

居石先生向往道:“那是何等威風,何等的驚艷。”

“但現在,哎……沒有浩然正氣,儒家神通就是擺設。”

“以前是誰也打不過,現在是誰也打不過!”

居石先生幽幽嘆了口氣,回神看向李牧,“輕舟小友天資絕頂,不但詩才無雙,便是連失傳百年的浩然正氣都能領悟,這是何等的天人之資。”

Advertisement

“不錯,大周儒道,不,天下的儒道能否重現昔日輝煌,皆系于輕舟一人之。”裴元松須接話。

二人為了大周儒林,老臉都豁出去了,連吹帶捧。

李牧聽的頭都有些大了,連連擺手,直白道:“您二位有什麼話就直接問,大家都是讀書人,就別搞這一套了。”

“我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語氣肯定的又加一句。

本來他也沒打算藏私,再說這一次來還有求于人。

“如此,那為兄就藏著掖著了。”裴元松拱手,“為兄前些日子詢問了輕舟在荒原上帶的學子,也拜讀了你寫下的正氣歌,用了同樣的方法教導了書院學子,但為何竟沒有一人能孕養出浩然正氣?”

“不但如此,就連我們書院的先生們,也未有一人功。”居石先生了一句,很是不解。

兩人說完后,李牧大概能知道怎麼回事,想了想,開口道:“這應該與自有關。”

“輕舟細細說來。”裴元松神一振。

居石先生直了直子,凝神屏息。

李牧組織了一下語言,沉道:“君子持,自養浩然正氣……”

“何解?”裴元松詢問。

為大儒,他理解正氣歌中意思,但這也恰恰是他不能孕養浩然正氣的原因。

李牧搖頭沒有解答,而是問道:“為何而讀書?”

“裴兄,居石先生又為何急于悟浩然氣?”

“是不是因為大周儒家積弱太久,你二位急于證明些什麼?”

“這與浩然正氣有何關系?”

李牧一連三問,令二人皺起了眉頭。

良久后,居石先生,先開口答道:“讀書當然是為了明……”

他本想說,讀書是為了明事理,知廉恥,但見李牧似笑非笑的眼神,后面的話又咽了回去。

本想開口的裴元松,見狀,也閉口不言。

李牧笑了笑,直白道:“讀書不過是為了出人頭地罷了。”

“出人頭地,為一方又是為何?”

李牧自問自答道:“都說是為了造福一方百姓,但又有幾人真能做到?”

“我在荒原上帶的那些個書院學子,他們雖然都是紈绔子弟,缺點很多,但卻有一點,他們很純粹。”

說完,李牧看著二人,不再開口。

短短幾句話,讓裴元松和居石先生陷了沉思,臉上表變換,慌悟,似乎是抓住了點什麼。

但隨即又眉頭鎖,什麼都沒有。

石亭中陷短暫安靜。

等了半晌,見二人遲遲沒有明悟,李牧想了想,出言打破寧靜。

“我給裴兄,居石先生說說我的外祖父吧。”

兩人疑的看向他,李牧沒解釋,自顧自的說。

“外祖父是個舉人,我從小就跟在他邊求學……”

李牧將外祖父的事簡潔說了一遍。

“我明白了。”

李牧剛說完,裴元松眉頭舒展,恍然大悟。

“書院那幾名學子,正因為他們庶出,知道無繼承家業,從小便養了率而為的子,所以心境很純粹,只需要稍稍點撥,便功孕養浩然正氣。”

“不爭名,不奪利。”

居石先生聽完后,也瞬間心通,“這也是輕舟小友外祖父能一朝頓悟的原因。”

李牧點頭,“孕養浩然正氣,需誠心正意。”

“天下讀書人不是沒有孕養出浩然正氣,而是文心已經被名利所蒙蔽,百出。”

“功利心太重,有浩然氣,也存續不住。”

……

山風吹過,時間流逝。

一個時辰過去,裴元松和居石先生心中疑盡去。

裴元松與居石先生偶爾問一句。

大多都是李牧在說。

在一旁雖然不懂,但依舊聽的津津有味。

二人激的起朝著李牧抱手揖禮。

“最后一個事。”裴元松看著李牧,“想請輕舟到書院給學子們授課。”

“這件事,我曾答應過張相。”李牧還禮,微微沉默了一下,道:“但可能要等上一段時間。”

“不急,不急,只要輕舟能來就好。”裴元松連連笑道。

居石先生也點頭,稱“是”,都默契的沒問其原因。

京都城最近發生的事,瞞不過他們,也知道這背后的不同尋常。

“對了,還未曾問輕舟這次來是為何?”裴元松此時才想起問道。

“聽張相說,記載儒家神通的典籍存放在云麓書院。”李牧也不可客氣,直白的問道:“不知可否借閱?”

“當然可以。”裴元松哈哈一笑,極為爽快,“別人不行,但你李輕舟絕對行。”

“裴老狗說的不錯,書院藏書樓隨時為你敞開。”居石先生也笑著附和。

“大周儒道重新崛起,輕舟小友功不可沒。”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