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詩一句“愚臣也”,引得全殿的文武怒目而視。
譙周罵道:“朝堂滾滾諸公皆是愚臣,就你一個明臣麼?”
許靖對著關羽的方向拱手:“費公舉,漢壽鄉侯也是愚臣麼?”
關羽冷哼:“吾未曾勸進。”
“呃……”許靖聞言一噎,趕忙閉了,心道:“關羽怎麼不參與勸進,不應該啊!”
黃忠沒想太多,自懷中取出一沓奏表,道:
“此乃駐守雍涼之馬超、魏延、蘇則等諸將所上之表,皆請大王進皇帝位,費公舉之言,是說雍涼諸將皆是愚臣乎?”
費詩角一勾:“不識大,不明局勢,枉顧勸進,愚不可及!”
“你!”黃忠大怒,急氣攻心,向后倒去。
眾人見了急忙去扶,
趙云、諸葛亮等大驚,趕圍過來查看,只見黃忠呼吸困難,臉蒼白,似乎命不久矣。
這時,黃忠對他們眨了眨眼,隨即繼續呼吸困難。
趙云見了角一,一臉無奈。
劉備驚道:“速請太醫。”
話罷奔下高臺,趕到黃忠側,悲呼:“大殿論事怎還鬧出人命?都散了吧,先給漢升醫治才是!”
黃忠聞言頓時睜大眼睛,死死抓住劉備胳膊,大聲疾呼:
“老臣死不足惜,大王承續大統才是正事,待大王采納眾臣勸進之策,老臣再去醫治!”
劉備慌道:“不可,不可!”
此時,太醫飛奔而來,俯為黃忠把脈,剛要說話,就見諸葛亮給自己使眼,他心里一驚,隨即明白過來,聲道:
“大王,黃將軍恐怕命不久矣!”
阿斗不知真假,疾走幾步過來,見黃忠臉慘白,呼吸似乎隨時會中斷,以為他壽元已盡,這就要一命嗚呼了,趕忙給他加了10個技能點續命。
可黃忠依舊呼吸困難。
阿斗大急,心道:“怎麼沒有用?系統,再加10點!”
20個點加上后,黃忠非但沒有好轉,呼吸反而更加急促,時不時還停滯幾息,連都微微抖起來,眼白都翻了上來。
“咦,怎麼還是沒有用?”
阿斗皺眉,看向劉備、諸葛亮等人,只見劉備急得滿頭冒汗,諸葛亮卻面無憂,趙云則一臉無奈,心里頓時明白過來,不暴怒:
“榻麻的,本王被這個老登給玩了!白白浪費了20個技能點!榻麻的!榻麻的!”
他幾步上前,一把提起黃忠扛在自己肩頭,喝道:“都讓開,本王去救治黃老將軍!”
話罷,先是給劉等人使了個眼,然后大步離去。
眾人都聽聞過建業王救治關平,更見過他救治法正,皆放下心來,重新各歸各位。
劉備亦回到高臺端坐,見臺下眾人 “虎視眈眈”,對著費詩破口大罵:
“公舉,你若把黃老將軍氣出個好歹,我等饒不了你!”
“費公舉,看你干的好事!”
“費公舉,高祖擒拿子嬰和今日之事毫無相關,不可同日而語!”
**************
另一邊,阿斗扛著‘裝死’的黃忠一路疾馳,行到一偏殿,將黃忠放下,道:“行啦,黃老將軍,別裝了。”
黃忠聞言一驚,但依舊閉目。
阿斗無奈道:“黃老將軍,以本王的醫,你騙不了我的!”
黃忠微微睜開眼,見阿斗似乎沒有責備之,這才長舒一口氣:“末將也是見漢中王久不同意稱帝,才出此下策。”
阿斗見他“活”了過來,臉一變,厲聲呵斥:“你快還債!”
黃忠一頭霧水:“啊?末將什麼時候欠大王錢了?”
阿斗怒道:“就在剛才!你坑我技能點!”
“什麼意思?末將愚鈍,實在不知何故啊!”
“本王才不管你知不知,明日我就選二十個子,送到你府上,你務必給我生20個兒子參軍為將,補上我損失!”
黃忠更懵了:“末將……年老……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阿斗瞪眼:“放心,如今的你,肯定能行!”
**************
大殿。
劉備看著臺下的混,頗有些心累,正考慮趁結束朝會,就見劉出列,高聲道:
“天子健在,大王若此時登基,會被天下人認為懷不廣、心不正,會失去仁義之名,故臣認為,應該暫緩稱帝!”
關興聞言,突然出列,朗聲道:“末將贊劉尚書的建議。”
關興出言支持劉,關羽沒有阻止,勸進的眾臣皆皺起眉頭,心道:“漢中王登基,獲益最大的必然是關家和張家,關興此時出列支持劉是何意?”
眾文武一時間想不通,便默不作聲,靜觀局勢。
這時,張苞出列,高聲問道:“敢問劉尚書令,若是暫緩稱帝,大王如何能舉起匡扶漢室的大旗,以討伐曹氏篡國逆賊?”
劉笑道:
“大漢神已失,天子被囚于山,舉國慌,一盤散沙,漢中王作為皇室宗親不能無于衷,臣認為,漢中王應該代天子攝政,統領天下義士討賊!”
“攝政?”眾人聞言,陷深思。
關興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高聲道:
“昔日周公攝政,踐祚而治,是為千古談,今,天子東狩,不能臨朝,漢中王代天子理國政,討伐逆賊,甚是妥當!”
張苞道:“原來如此,末將贊劉尚書的提議。”
關家、張家一致同意劉的提議,顯然是經過前期商議的,眾人這才明白劉備的心意。
高臺上的劉備也恍然大悟,心道:“原來公嗣是這個意思!”
就在這時,阿斗回到大殿,朗聲道:“本王建議漢中王行王爵儀仗,遙奉天子之尊,行攝政之策!”
眾人聞言,知道進取帝位之事再無可能,心道:“攝政就攝政吧,反正,攝著攝著就正了!”
“臣附議!”
“臣附議!”
劉備見臺下眾人終于統一意見,長舒一口氣,高聲道:“準奏!”
阿斗一聽“準奏”二字,腹誹道:“劉大耳是真會啊,剛剛攝政,就用上高級詞匯了!”
他掃視諸臣,將目鎖定費詩,給了他一個眼神。
費詩心領神會,出列高聲道:“大王既已攝政,請大王代天子封賞群臣!”
殿上文武聞言,心里一喜,看向費詩的眼神立刻和起來,心道:“原來,這也是個友軍啊!剛剛差點將他厚葬了!”
諸葛亮出列朗聲道:“大漢朝廷已覆滅,請大王重設朝堂三公九卿和各級文武員!”
這一聲奏請如同炸雷,在大殿上響,所有人都目,齊聲道:“臣附議!”
劉備笑道:“準奏!著,建業王,草擬諸職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