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同夫君琴瑟和鳴 第140頁

《我同夫君琴瑟和鳴》 第140頁

人們只看到顧長綺換了姿勢,左手在前,劍譜被遞出,右手在后,劍柄握在腰前。

而空明亦緩緩舉起右臂,蒼白枯瘦的掌自袖下探出,停滯在空中。

他們就這樣相對著站了很久。

久到一滴雨水終于穿云層,從高空墜落,砸到劍譜封面上那個“澈”字。

就在這一刻,空明掌風劃過,那枚雨水將將凝結,便被震碎于紙頁。

沒有人看清顧長綺如何作。

似乎只是將劍譜往后一撤,掌心將劍柄往前一頂——

那柄麗的,花紋布的劍,便刺進飄飛漫卷的鮮紅袈裟中。

也沒有人看清這一劍是否刺中,因為這招過后,他們便又相距在五尺之外。

他們甚至不知道空明是否傷,那袈裟本就是般的紅。

空明站在那里,一,顧長綺也是一樣。

良久,空明忽然問了三個字。

“挽長風?”

天邊乍然破出一道金線,日從中漫而出。

這場雨終究沒有落下。

之下,顧長綺也回了他三個字。

“挽長風。”

Advertisement

老僧的臉上,出了類似破碎的表

風又起,滿地碎金之中,他影搖晃了一瞬。

沒有流,沒有傷痕,但所有注視這一幕的人都知道了結局。

空明輸了。

因為他說出了敗者才會說的話。

“不可能,”他喃喃重復,幾近瘋癲,“不可能,不可能。”

顧長綺將劍譜收回袖中,淡淡地說:“我已說過,你最大的錯,便是打著柳長空的旗號來這里。”

“他是世上最不會恨明凈峰的人。”

空明顯然沒有聽進去。

他右臂一揚,雙目猩紅暴漲,聲嘶力竭:“殺這里,一個不留!”

“是!”同樣的猩紅,驟然顯現在臺下每個僧人眼中。

而山門傳來吶喊之聲,由遠及近,是圍堵在山腳的百名層云寺僧人攻了上來!

明凈峰還能站得起來的弟子紛紛拔劍應戰,亦有不旁觀者終于提起兵,同那雙目赤紅的詭異僧人戰在一

很快,便有人發覺,這些僧人不對勁。

他們的速度力量與忍耐,竟在短時間有了極大飛躍——

而高臺上,空明的袈裟在風中獵獵。

在他后多出一個人,一個持刀的人。

那個人說:“轉過來——你認不認得這把刀?”

第66章 肆

天下很有人不知道這把刀。

天下卻很有人識得這把刀。

原因很簡單, 刀通常只會展在兩類人面前,朋友與敵人。

李如海不是個十分樂于友的人,也不是個十分好殺人的人。所以這把絕世名刀并沒有太多機會為人們得見。

海刀法也是一樣。

人們知道它, 談論它, 說它如大海一般廣闊浩瀚、深不可測。他們津津樂道,口耳相傳。時間久了,那淡青的縹緲刀影好像真的被所有人親眼見證過一般。

泠瑯不止一次聽別人當面談起有關李如海的一切, 他的刀,他的刀法。

海刀法四個字同“搜刮”配在一起出現,還是頭一次。

這讓到很新鮮。

無所謂顧長綺那句話是否可信,真或假, 可以自己來問。

刀已經在手中,已經在這里。

大象臺之上的日亮得耀眼,是純粹的、無遮無攔的燦金。它映在刀上, 仿佛有融化一切的力量。

泠瑯又緩慢地問了一遍:“你認不認得這把刀?”

空明沒有回頭。

現在他并不適合回頭, 因為刀在背后, 劍在前。

顧長綺那把繁麗的劍, 隨時都有出手的打算, 雖然現在并沒有注視他。

在注視他后。

空明今天第一回 看見顧長綺眼中出類似意外的緒,好像看見了什麼很不得了的事,在反復確定,在訝異猶豫。

這讓他突然很想看看到底是誰出現在自己后面, 到底是誰, 能顧長綺劍對著一個人,眼睛卻著另一個人。

于是, 他回頭了一眼。

這一眼并不輕松, 他先將力注右臂, 使袈裟無風自,棉與麻驟然煥發出金屬般的質地,可以吞噬從任何一攻來的刀兵。

然后他揚手,借著飄飛彌漫的,腳步錯綜而踏,形如夜中幽鬼。這是從前在季室山學來的輕功,名喚“七步蹤”。

傳說中佛陀降世之時便能走七步,而空明如今從腹背收地的境遇里,也只用七步。

一個吐息的時間,他已經置七步之外。顧長綺那柄劍已經離他很遠。

而他自己,終于可以好好看看方才是誰在說話。

那是個年輕的人。

眼睛很亮,量不矮,持刀的姿勢也算漂亮,刀尖毫無疑問正對著他——

他的目凝滯了。

刀尖那點寒芒在燦金下,泛著約青幽。

像靜默無聲的海。

“你認不認得這把刀?”

李泠瑯第三次問出這句話,今天有的是問話的耐心。

但答案似乎已經明了。

白須白眉的僧人死死盯著刀尖,那對吊詭非常的猩紅雙目如野般危險。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