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農女為後 第114頁

《農女為後》 第114頁

榮桀大概用得差不多了,又開始念叨:“他夫人也很有些見地,你要是有空多同問問懷遠縣里的這些門門道道,打聽清楚我們也不吃虧。”

青畫取了雙筷子,給他往碗里挑塊,也就到了懷遠縣他們才吃得好一些,每日里飯菜都能見著些葷腥,兩個人瞧著面都比以前好了不

“嬸娘確實很有些見地,我覺得他們夫妻二人都不是等閑之輩,縣衙里有他同葉先生在,我也不用事事都心,可能輕松不。”

青畫嘆了口氣:“難怪人人都想要能臣,這些人在邊,多大的事都能管得好。”

說起這話題,青畫不由心思一

輕言細語道:“我以前在山上時就想著開個學堂,那時候咱們事多又忙,一路忙忙叨叨來到這里才漸漸得了閑。”

“如今國朝百姓大多都不識字,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知禮知德方能天下平定,百姓們大字不識一個,又上哪里去知德禮呢“

興許是當過兩年教書先生,對開學堂的事兒念念不忘,榮桀吃飯的手頓了頓,心里一陣的發慌。

“哎呀!我兵營里事那麼忙,學堂的事便由你一人來辦吧。”

Advertisement

“你就是不聽我的,多識幾個字能難為你什麼”

青畫嗔怪地看著他笑,眼睛彎一條月牙,臉蛋上紅紅潤潤的,顯得極有澤。

興許是吃了老大夫給開的藥,也可能縣衙這邊膳食比以前好了許多,這一個月養下來氣是越發好了。

榮桀這些日子就發現又長了些個子,瞧著沒以前那般單薄了。

“原來怕你累著,只是瞧你自己也閑不住,若是真想辦,就跟師爺和向北多多商量,我們可以從懷遠縣開始推行。”

青畫笑道:“我不過就想開個學堂,平日里教書罷了,你怎麼想的那般遠。”

榮桀把一桌子飯菜吃得干干凈凈,站起來在屋里溜達消食:“自然是要想的遠一些,教書育民是好事,只是目前百姓尚且不能足食,到底也沒什麼心思來讀書吧。”

青畫道:“我們如今實行的農耕政策很大程度上鼓勵了開荒,今年梧桐縣的糧食就收了,縣衙里的存糧堆了不,比往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多許多。”

減農稅又如何能救一時卻救不了一世,總得要給百姓未來遠景,他們才愿意幫著咱們,跟著咱們一起斗呢。”

他們如今府庫里確實存了不糧食,手里的銀錢也不,卻到底還不算太富足。他們已經通過新的稅令帶了百姓的積極他們秋耕的盡頭足起來,只要今年不是大旱大災,春日里又能有一批新的收。

日日年年這樣努力下來,才是真的讓百姓食富足。

等到百姓們口袋里多些銀子,一家子都能吃飽喝足,自然就想往上面走一走。

青畫笑著說道:“我原來也就想單獨開個學堂的,你這麼一說,先開個書局豈不是更好”

榮桀依舊在屋子里溜達消食,他挑眉了一眼滿面紅的自家媳婦,心里不由有些好笑。

說起書的事來,沒有人比再認真了。

“你又有想法了說出來我們一起商議商議。”

青畫一雙秋水眸子亮晶晶的,被晚霞照出了難得的神采飛揚。

輕快說:“我們可以開一家書局,一半賣書租書,一半開設學堂,若是學子不齊束脩,可在書局里抄書,自給自足。”

等到讀書識字的人多起來,書局的書就更好賣了。別看如今國朝式微,儒生被罵得狗淋頭,到底還有很大一批讀書人的。

榮桀見事事都打點好了,不由笑道:“你想好了就去辦,我是一向支持你的,你給書局想好了名字嗎”

青畫笑道:“鳴春江縱橫溪嶺,有一條分支途經瑯琊府,名曰晉江。”

“不如我們便晉江書局吧。”

榮桀一聽這名字就笑了,這名字若是瑯琊府布政使知道了,恐怕要張的睡不著覺呢。

第62章 李氏

青畫一旦想做什麼事兒, 無論多難都要做

為了晉江書局的事兒, 幾乎把縣衙庫房里的存書都翻了一遍, 分門別類大致歸攏了一下。

李氏陪著日日在庫房里蹲著,爬上爬下的找書,倒不嫌臟累,干得也是十分起勁。

榮桀和青畫這夫妻兩人都是心里十分有算的主, 可能旁人還沒看清楚,但他們二人多能明白一些。

老話里講愚民百姓, 可老百姓真的愚蠢嗎并不是的。

許多人一輩子沒讀過書, 不識字, 卻有自己的世道理,莊稼漢不懂書本上那些農經,可地里的莊稼一樣侍弄得極好。

他們心里清楚國朝已經日落西山,不能再給百姓安穩盛世, 因此榮桀一路從雁山到梧桐鎮, 又從梧桐鎮來到懷遠縣, 百姓們都是坦坦的接了。

因為眼中看見了他們對百姓的好, 耳中聽到了他們一項項的惠民政令, 碗里的飯變稠了,一家老小都不用再肚子, 這就已經足夠了。

朝廷里眼中的愚民百姓就是這樣簡單,吃飽飯比什麼都強。

他們不用被朝廷拉壯丁去前線, 不用忍至親分離, 不用再擔驚怕, 沒日沒夜的恐慌如狼狗一般的軍吏。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