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372頁

《一品代嫁》 第372頁

梅皇后笑道:“多半是了。”

雖說袁勝蘭娘家父兄皆亡,但到底宮里還有位太后姑母,且又是皇帝手書“忠武”頒下去的人家,除了梅若婉,還真沒人輕易敢去,便都隨著蘇阮,大贊梅大儒的家教。更有人機靈,拍梅皇后和梅若婉的馬屁道:“怪道皇后娘娘和昭容娘娘都是好文采呢,只恨臣妾家里沒有這樣會做學問的叔叔……”

這話引來一片附和之聲,梅皇后也只笑了笑。便有人湊著趣,說園子里花開得好,不妨做詩作畫的雅趣。梅皇后早就人準備好了,一時紙筆鋪開,梅若婉卻坐著沒

如今后宮這些妃嬪們,論詩才自然是梅若婉第一。梅皇后雖也有才學,素來不參與這些的,眼下梅若婉不,其余人自然都不敢,便有人笑道:“昭容娘娘不提筆,咱們哪個敢先呢”

梅若婉卻懶懶笑了笑道:“今兒覺得不大自在,就不費這心思了。”

梅皇后關心地問道:“怎麼了”

梅若婉便道:“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這些日子總覺得懶懶的,也沒什麼胃口,大約是春困罷。”

Advertisement

顧充媛忙道:“可傳過太醫了”

梅若婉一擺手道:“些許小事驚太醫也沒意思。橫豎半個月就請一次平安脈,這眼瞧著也該到日子了,何必又他們多跑一趟。”

要說梅若婉,可真不是那等會替太醫們著想的人,顧充媛眼珠一轉,便道:“昭容這話就不是了,若是子不適,哪有不傳太醫的。橫豎太醫院總有人當值,傳個人來可值什麼呢。”

梅皇后眼皮微微一垂,道:“充媛這話不錯。捧月,著人傳太醫來。”

于是眾人都安靜了,都擺出一副忙著尋思詩句或是醞釀畫意的架勢,其實都心不在焉,只等著太醫來呢。

不一時當值的太醫來了,行過禮就給梅若婉請脈,診了左手診右手,末了滿面笑容向梅皇后道:“下給娘娘道喜,昭容娘娘這是喜脈。”

這一下眾人都轟了,一時間那百人百態,真是難畫難描。還是顧充媛第一個笑道:“真的這可是大喜了。”

宮里的太醫,再診不出喜脈來就不必當差了,道:“雖說月份淺了些,但脈象的是喜脈。”

顧充媛拍手笑道:“娘娘,這可是雙喜臨門了。”

此刻其余妃嬪才都反應過來,紛紛道喜。梅皇后也笑向梅若婉道:“瞧瞧,還說是春困。你也是糊涂,自己子都不清楚,邊伺候的人也不知道留心若前幾日就傳太醫,怕是這喜訊兒還早來幾日呢。”

梅若婉嫣然一笑,手小腹道:“也是沒想到呢,只以為是上發懶……姐姐知道的,我自來小日子不大準的,還以為——誰想到就是有了呢”

第118章

一場花會, 最后以梅若婉診出喜脈結束,實算得上圓滿了,只是與會的一眾妃嬪們各自散去, 卻是說什麼的都有。

梅皇后著人把梅若婉送回長春宮, 自己才回了泰殿。把那些小宮們打發下去, 梅皇后臉上的笑容就沒了,倚著迎枕出神半晌,才輕輕冷笑了一聲:“晚上皇上該去長春宮了。”

捧雪低聲道:“依奴婢看,昭容早就知道了……”什麼不曉得自己有了子, 太醫診出喜脈時,梅若婉臉上雖有喜氣, 卻不是那等驚喜模樣,定然是早就知道了。真當別人都是瞎的嗎

“雙喜臨門啊。”梅皇后不無譏諷。梅若婉診出了喜脈卻不說破,就等著今日的花會呢。若是別人, 或許覺得會被梅若堅得中傳臚之事分薄了喜氣, 可雙喜臨門,其實比一樁喜事更讓人歡喜,也更能讓人牢記。更何況,這兩樁喜事都是梅家的, 梅若堅中進士,更能加重梅若婉有孕在皇帝心中的份量。梅若婉, 這是早就算計好了的。

捧雪抿了抿,還是沒忍住道:“奴婢看,昭容所生的孩子, 恐怕是萬不肯讓娘娘抱養的。倒是許人那里——”皇長子已經七個月了,看著十分健康,夭折的可能也大為減,已是可以抱過來養了。就是從許人那里講,能讓養兒子這麼久,也是極大的恩典了。

梅皇后微微搖了搖頭:“皎哥兒倒也可,只是許氏——聽說許家年前往杭州送了節禮。”

捧雪略有些不解:“杭州娘娘是說沈家許人不是有個妹妹嫁到了沈家,年下走,也是理之中吧”

梅皇后冷笑道:“你可是糊涂了。許人是如何宮的,你難道忘記了當初攀著袁氏,如今袁家一倒,就又要與沈家論姻親了。我可聽皇上說過,許沈兩家的親事頗有些緣由……”

捧雪還真不知道許家有代嫁之事。實在是這婚約兩家從未宣揚,若不是沈云殊與皇帝說過,就是皇帝怕也不怎麼清楚的。梅皇后也只是聽皇帝大略說過幾句,但只代嫁一事是實,也就足夠驚得捧雪雙目圓瞪了:“娘娘,如此說來,許人——許家這不是欺君嗎”

梅皇后不屑地笑了一下:“可見許家刁。若說欺君,畢竟當初只是口頭定了親事,亦未指明究竟許家要嫁哪個兒;若說背信,許家明知是沖喜卻又嫁了一,也不好就扣這個罪名。就是沈家,也只得忍了這口氣。”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