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334頁

《一品代嫁》 第334頁

那次他可沒有這麼滿臉笑容,而是很不耐煩,只覺得這種種程序繁瑣得要死!等到進了房要揭蓋頭的時候,這種不耐煩已經達到了頂點,于是他還沒等喜娘說話呢,就搶過喜秤隨手那麼一——然后就看見了蓋頭下面的那張臉。

沈云安也不是沒見過別家姑娘。西北民風疏闊些,孩兒們也不那麼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武將們尤其如此。可那些孩兒,卻沒哪個能似許碧這般,重重撞進他心里,莫名其妙地就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

“二爺——”邊的喜娘看沈云安一直發呆,由不得推了他一下,“新娘子下轎了……”

沈云安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接過喜娘遞來的大紅綢緞,邁步往大門里走。只是才過門檻,他就看見不遠幾個在一,嘻嘻哈哈地往這邊看。

十幾個人里,沈云安一眼就看見了那個穿茜紅衫子的年輕子,自頭頂樹蔭里下的幾點日落在上,那黑如翅的頭發仿佛鍍了一層金輝似的,愈發襯得一張臉白里紅,艷如三月間盛開的桃花。

桃花就站在那里,一手還執了把月白紈扇,遮了小半邊臉,跟邊的人不知說著什麼,說沒兩句就笑了起來。

Advertisement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沈云安心里驀然閃過兩句詩,腳底下一個磕絆,險些歪倒。耳聽那幾個子哄地笑起來,自己妹妹扯著嗓子在說:“二哥都高興糊涂了!”

高興糊涂了……沈云安不無苦地想,高興在哪兒呢

已經是走過一回的流程,沈云安只覺得索然無味,直到進了房,喜娘捧過喜秤來,他拿在手里,看著端坐在床上的新娘,只覺得這小小一把秤似有千斤重,好半天才在喜娘的催促之下出去,起了那繡著五鴛鴦的蓋頭。

蓋頭底下是一張端端正正的臉。董藏月也是他見過的,十八無丑,董藏月相貌也頗為清秀,便是今日濃妝艷飾,亦擔得住,并不覺庸俗。蓋頭雖然掀起來,卻仍低垂著眼睫,耳微微起了一片紅,神態卻仍是端莊的。

沈夫人在旁邊坐著,只覺得心里滿意得不行。在這一點上,跟董夫人的意見是一樣的,當家主母,端莊大方是最要的。董藏月這副氣派,才是正經的大家出來的姑娘呢。

這一輩子,最看重的當然就是兒子了。以前兒子一直被沈云殊著,半點好都顯不出來,現在兒子上有了秀才的功名,又娶了一個這麼好的妻子,總算是有一樣能比得過沈云殊了,如何不欣

只是秀才的功名還是不夠——沈夫人想到這個,又略有點泄氣。五月里,董夫人托了人,把沈云安送進了白鹿書院,里頭的先生看過了他的文章,說還欠些火候,今年可以下場,不過不要做什麼指,只當去手,見識見識便好。

當初梅家兄弟說沈云安不行的時候,沈夫人心里只是不信。在看來,別看梅汝清是什麼大儒,可做學問跟應舉還是不大一樣的,若不然,梅汝清自己怎麼不去考進士呢

老子如此,兒子想來也差不許多,能考中舉人,卻未必就能再進一步。故而梅若堅那般說法,沈夫人甚是不悅,且不以為然。可是如今書院里的先生也這麼說,沈夫人才算信了。白鹿書院那不知教導出了多舉人進士,若說里頭的先生眼還不行,那就沒人行了。

今年不行,那就還得三年。沈夫人愁了一愁,隨即又打起了神。怕什麼呢沈云安才十七呢,就算再等三年,二十歲的舉人也夠年輕了呢。

兒子的事兒辦完,就剩下兒了。沈夫人不邊的沈云看了一眼,只等也給兒找一門這樣的好親事,一輩子的大事就算都圓滿了。

沈云卻沒注意母親的心事,反而拉了沈夫人一下,嘻嘻笑道:“娘,你看二哥,看見月姐姐,這眼睛都移不開了。”

沈夫人笑斥道:“別胡說。該二嫂了。”

雖是斥責,沈夫人心里卻是高興不已,覷著眼也去看兒子的神。誰知這一瞧,卻見兒子臉上的神并不似是看董藏月看呆了,倒似是不知在想什麼,滿臉懷念之

沈夫人頓時心里咯噔就是一下,本能地轉頭去瞧許碧,卻見那許氏立在燈燭之下笑的。正所謂燈下看人,被這燭火一映,許氏那張臉更是艷如桃李,就是沈夫人也不能不承認,論容貌,董藏月遜遠矣。

房里眷不,沈云這一嗓子,不得有人附和說笑。董藏月一句句聽得都清楚,到底是年輕,忍不住抬起眼睛,瞟了沈云安一眼。

董藏月是一雙水杏眼,端正大方,若是從眼角瞟人,就有點不大合適。沈云安看著的模樣,忽然就想起上次他掀開一方大紅蓋頭的時候,那個人飛過來的一眼。那微微上翹的眼角,眼波一,就令他想到那句“水是眼波橫”。就是那麼輕輕一瞥,就教他墜進了那瀲滟波之中,再爬不出來……

沈董兩家的親事,并沒哪個不長眼的會真來鬧房或是死拉著新郎灌酒,大家熱熱鬧鬧到天晚也就散了。許碧才到院門,就聽后頭腳步聲響,一只手過來拉住了的手。許碧也不回頭,故意把手了一下:“也沒個靜,嚇人一跳。”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