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323頁

《一品代嫁》 第323頁

梅夫人對陸氏其實頗有幾分微妙的嫉妒之心。雖嫁了個承恩侯,可丈夫才華平平,念了一輩子書也沒見念出什麼名堂來,與梅汝清更是無法相比。

再說子生了三一子,雖然長一為后一為妃,剩下的一對兒卻是平庸。而陸氏生了三子一,卻是個個有才。尤其最小的這一對龍胎,梅若婳雖比不得梅若婉,可梅若辰卻比的兒子要強太多了。

這麼著,雖招待了陸氏在承恩侯府住下,卻實在心里并不怎麼愉快。就連剛才兒與陸氏說話,也不想,只管在一邊坐著,這會兒才道:“既這麼著,咱們就不耽擱娘娘了。如今宮里事多,娘娘要心的地方也多著呢,只是別忘了,龍嗣才是最要的呢。”

梅皇后眼神就微微一。梅夫人這是聽說了袁昭儀要守孝,變著法兒地提醒,要幫著梅若婉固寵,早些懷孕呢。

第103章 請罪

朝廷上吵一團的時候, 沈家父子在寧波已經整頓好了軍營。

釣魚臺這一戰,死的都是袁家的親信部隊,看著人數并不很多, 不過是六千人, 但在江浙駐軍中卻引發了好一陣混

畢竟是盤踞此地十余年, 袁家父子縱然亡,也猶能掀起余波,頗有幾個守備、偏將在營中煽,暗中傳言說沈家父子與倭人勾結, 才有釣魚臺一敗,否則為什麼他們如此熱心, 要尋人來教授倭語云云。

Advertisement

不過這一指控并不太有力。沈家父子來江浙才有多久,要說懂倭語,軍中的幾個通譯可都是袁家人, 這話乍聽好像有道理, 可再細想想,反過來說還差不多呢。更不必說倭人是藏在釣魚臺,那地方沈家父子從未涉足,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因此, 在沈云殊捉了幾個散播謠言的軍士,并將其斬首之后, 流言也就消停了。尤其是,這掉腦袋的數人之中,就有當初帶兵在桂池村被沈云殊撞上的丁守備——哦, 從那事之后他被貶了一級,已經不是守備了。

不是守備的丁守備在暗中煽軍士,被沈云殊順藤瓜揪了出來,順便把他當初在桂池村的事兒也一并又提了出來:倭人顯然有備而來,袁大將軍一家戰死,必有!

是誰呢當然是這些在江浙日久,又為袁大將軍所信任的人最有嫌疑了呀!所謂沒有家賊,難引來外鬼,正是最信任的人做了才最易得手呢。就算沈家父子想要勾結倭人,那袁大將軍難道會上當嗎就是往浙閩邊境去這事兒,原是沈家先去的,袁大將軍明明說是要在浙江沿海再搜索海匪的,怎麼忽然也跟著去了閩地呢總不能是去跟沈家搶功勞的吧

這麼一來二去,便查得清楚了。沈家往浙閩邊境去了之后,正是丁守備那些日子不知里里外外跑了些什麼,袁大將軍就領兵也出去了,由此可見,丁守備這小子一定沒干好事!

當然,若僅僅是這樣,還無法定丁守備的罪,畢竟他是死不承認的,而袁大將軍父子又都戰死了,無法再出來指證他。但如果將這些與他這些日子散播謠言的行為對應起來,那就極其可疑了——這小子是覺得沒把沈家也一網打盡猶不甘心,還想著軍心,好再招倭人進來襲一次呢!

正好,這邊正在整頓,那邊沿海就有消息送過來,學了倭語的斥侯們發現了倭人的蹤跡,還抓到了兩個探子。雖則這兩個探子自盡了,但斥侯順著他們的行蹤追過去,卻掘出了兩,正是袁家二邊的心腹小廝長庚,與他的通房丫鬟。

袁二爺的通房怎會跟他的小廝死在一起哎喲這事可就有點那什麼了……

不過沈云殊從那通房上搜出了一封以倭語所寫的信件,一切便真相大白了:此通房本就是倭國的探子,潛伏于袁二邊數年了。此次以回鄉探親為名向外傳遞消息,與丁守備里應外合,才有釣魚臺設伏之事。

事發之后此通房殺死送回鄉的小廝長庚,意圖與兩個探子一起逃跑。可為袁家通房目標太過明顯,兩個探子怕暴自己,便索也殺了。正逃竄之時,卻被斥侯發現,只得自盡,卻忽略了那通房上的一封信。

其實這番說辭真是百出,反正市井之間就頗有些香艷的說法,再聰明一些的人則會想到——邊通房是倭國探子,那袁二爺究竟知不知道呢

但反正不管怎樣,這個說法得到了袁家幾位未亡人的證實,說那通房確實是打著探親的名號跑了,因家里出了大事竟沒人想起來,直到尸送到眼前,們才發現這竟是個吃里爬外的細!

既然承認了這個,那丁守備的事兒自然也就坐實了。你想啊,如果袁二爺不知道這通房是倭——袁二爺當然是不知道的——那僅憑這倭,向外傳遞消息是可以的,卻不能指使了袁家父子往浙閩邊境去,軍中之事,豈是子能的呢

但倭不能,丁守備卻能。若不然,他也是袁大將軍的親信,為何不曾與袁大將軍一同出戰呢死了那麼多人,他卻活蹦跳的,若不是被揪出真正份,恐怕因為上頭空缺太多,他還要升呢!

于是,有書信與袁家那邊的指證,再加上丁守備確系散播謠言,他這罪名就這麼定了,被拖出來在轅門梟首示眾!至于坊間那些傳言袁夫人都出來說話了,你還想說什麼難道你想說袁家那個通房不是倭國探子,而是跟袁二爺的小廝私奔了或者你是想說,袁家父子往浙閩邊境去并不是丁守備鼓的,而是他們自己要去那目的是什麼呢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