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318頁

《一品代嫁》 第318頁

袁夫人聽見兒和未出世的孫子,終于冷靜了些:“可,難道就容沈家得意嗎”

“夫人可以將此事報與太后娘娘,太后一定會有辦法的。”心腹松了口氣,只要袁夫人別現在就嚷出來就行。不管了,他反正還沒家。并無拖累,只是在軍中有個職罷了。今兒回去他就想辦法自傷,然后離開軍中,走得遠遠的,反正不會去給袁夫人做什麼人證!如今大將軍等人都已經死了,連心腹之人都死了大半,靠著幾個流,找不到他的。

袁夫人呆呆坐著。一會兒覺得此人說得也對,一會兒又覺得實在忍不下去,只想去殺了沈家全家。良久,想到宮里的兒,到底是咬牙關忍了下來。有太后在,兒前程大有希,這時候不能壞了的前程。只要將來兒能做了太后,那時候想把沈家怎麼殺就怎麼殺!

現在殺沈家,不過只是那麼幾個人而已,等將來他們生兒育養出一大串來,再全部殺掉,豈不可以殺得更多

袁夫人用這個念頭安了自己,生生把涌到嚨口的一子腥甜咽了下去,沙著嚨道:“可也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難道他們還有功了不

那心腹忙道:“自然不能。不管怎麼說,沈家救援來遲,致大將軍全軍覆沒,總逃不了有錯,朝中史定會彈劾他們的。”只不過這錯誤實在沒有多大罷了。不過拿來哄哄袁夫人也夠了。

Advertisement

果然袁夫人被安了一下,緒又平穩了些。這一平穩,就想起了更多事:“老爺和大郎二郎的喪事……”想到自己尚未安排這些事,不由得又想哭,正要得用的丫鬟進來吩咐,就聽外頭有些喧鬧之事:“誰在喧嘩!”不管是誰,先拿來打幾板子出出氣再說。

守在外頭的丫鬟忙進來回話:“是,是族里的人來了,正跟親家太太鬧呢。”

鬧什麼呢當然是鬧管事的權力啊!

袁家大族,可最出息的就是袁翦這一支,富貴權勢俱足,多人眼紅吶。

如今可好,一家父子三人全死了,袁家的權勢灰飛煙滅,只剩下了富貴,就更讓人眼紅、且躍躍試了。

再說了,咱們也不是不懷好意,還不是為了袁府的香火嗎雖說袁大有孕,可肚子里那個還不知是男是呢。眼瞅著袁家父子的尸就要送回來,到了出殯下葬的時候,難道能沒個頂盆摔瓦的人

好吧,退一萬步,就算袁大懷了個男胎,那袁二爺呢他可沒娶妻,沒留下半點香火呢。不給他過繼嗣子,難道讓他在地下做個無祀之鬼

故而袁家族中真來了不人。這些人里有的倒還是真心來吊唁,順便看看能不能討點好;有的卻就是沖著過繼的事兒來的了。結果進門一瞧,竟是個柳家婦在管事兒,這不反了嗎袁家的地方,什麼時候著外人來指手畫腳了

柳大太太可不這麼想呢。袁家這些族人究竟想做什麼,難道看不出來過繼真是笑話!只要兒生下了兒子,整個袁家都是兒的!至于說袁勝青的香火,將來外孫娶妻生子,多生幾個兒子,過繼給袁勝青一個不就行了又何必再從袁家族里過繼,好外人來占便宜呢

袁翦等人的尸首還沒運回來,袁家就鬧了個天翻地覆。與之相反,沈家卻是歡天喜地——啊不,只是慶幸,慶幸罷了。畢竟這一戰如此艱難,沈家父子無恙,豈不是讓人慶幸麼至于袁家,到底是相識的人家兒,沈家自然也是覺得極惋惜的。

這麼大的事一出,整個杭州城——不,整個江浙都看得清楚,袁家倒了,沈家卻是立了功了!

這個時候,去袁家吊唁當然是應該做的,但往沈家去討個好兒更應該啊。雖說沈家似乎一直都為皇上所不喜,但就眼下的形勢看,袁家一倒,江浙的水軍怕是都要落進沈家手里了。

沒聽說如今朝廷上的爭吵麼有些人說沈家救援不力,可是立刻就有人跳出來為沈家辯解了:海上形復雜,連守江浙十余年的袁大將軍都不曾發現那些倭人,沈家才到江浙兩年,如何能比袁家更了解況呢

再說了,沈家總把倭人幾乎全殲了吧就算這里頭有一半功勞算在袁家之前的力戰上,那沈家至也有一半功勞的。

并且,倭寇如此兇殘,為何之前沈家提起倭患之事,袁家卻全然不理,還要指責沈家夸大其詞呢若是當初袁家聽了沈家的勸告,多多注意倭人,又豈會有如此慘敗結果呢,教授軍中斥侯倭語的事兒,還是沈家張羅的。若不是正好上梅家的大儒,恐怕這事兒還辦不

還有呢!戰后計損,倭寇的兵力并不如袁家兵力,怎麼袁家會打這個慘樣袁家不是一直號稱水戰稱雄的麼

還有還有,沈家到了江浙這兩年,江浙剿滅的海匪和倭人數目驚人,比從前袁家的戰報要輝煌多了。那這究竟是因為袁家水戰不如沈家呢,還是因為袁家從前沒有人比著,就不肯下大力氣呢

當然,這個話就不能拿到朝堂上去說了,因為如果再說下去,就要涉及某些極微妙的、不可言說的容了。倘若不想太得罪太后,不想掀起什麼大風浪,還是不要提的好。

可是朝堂上不提,不等于市井之間不能流傳啊。反正沈夫人就聽見了。

董夫人是來與沈夫人商定最后婚期的。原本定了四月,結果袁家這一死就是父子仨人,朝野震驚,這時候辦親事未免有些不適合,所以董夫人只好再來跟沈夫人談一談,改一改婚期。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