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295頁

《一品代嫁》 第295頁

只是一診出有孕,梅皇后就免了泰殿請安,讓只管養胎。有幾回泰殿人來賞東西,偏又逢著袁勝蘭在,也不好遞話……許瑤垂下眼睛,今天晚上倒是個機會呢。

除夕這日,皇帝是先要在前頭賜宴于眾員的,等前邊的宴席散了,他才會到后頭來。

皇帝一來,殿頓時更熱鬧了。自皇后往下,一眾妃嬪們都絞盡腦地想跟皇帝說幾句話,敬一杯酒,只要讓皇帝多看們兩眼就好。

皇帝坐下,卻是先與太后和皇后說了幾句話,就將目移到了許瑤上,溫聲道:“子可好座位可還舒適”又宮人,“把酒撤了,給許人上些果。”

這一下子,滿座的目都落到了許瑤上。許瑤既是高興,又覺得如芒在背,忙要起回話,又被皇帝示意坐著別:“你有子了,不必這般多禮。”

梅若婉便掩了笑:“皇上真是心細。”

皇帝笑了一笑,又指了一下坐在許瑤下手的人:“蘇才人離得近,也該多照顧些。那酒就不該擺上來。”

蘇阮連忙起謝罪。許瑤心中甜滋滋的,忙道:“皇上誤會蘇妹妹了。酒雖擺著,可蘇妹妹方才就與臣妾說不要飲酒,這會兒臣妾喝的是杏仁茶呢。”

Advertisement

“原來如此。”皇帝便大方地笑道,“那倒是朕誤會蘇才人了。既這麼著,平安去取兩匹料子一對金釵,賞了蘇才人,算是朕賠禮罷。”

蘇阮剛請完罪,又得趕謝恩,口稱不敢。座中眾人頓時心里更不自在了。許氏說這麼一句話,皇上對蘇氏的態度就轉變如此,也真是——果然皇上對許氏肚子里這一胎看得是極重呢。

好在皇帝賞完了蘇阮,又叮囑宮人仔細伺候許瑤,也就把目轉開了。饒是這般,許瑤都覺得上挨了好幾下眼刀,為遮掩便轉頭對蘇阮小聲笑道:“都是我連累妹妹了。”

蘇阮連忙道:“許姐姐怎這般說。原是我疏忽了,這酒既不喝就該人撤下去才是,免得酒氣熏著不自在。再說,到底我還得了東西,反是托了姐姐的福呢。”

許瑤被捧得很是舒服,面上不顯,心中卻有幾分自得,抬眼掃了一下蘇阮的發髻,笑道:“皇上賞的必是好東西,妹妹正好上元節戴。”

這到了年節,宴會頗多,宮中妃嬪也都要備出新裳新首飾來,總不能就那麼幾件兒東西反復地穿戴罷。可于一些低位嬪妃來說,若是不得皇帝寵,又沒有家中補,實在是支撐不起來。

就如蘇阮,人皆知父親不過是個閑職,家境平平,自是沒得補。這從進了臘月到如今,頭上戴的就都是份例里的那些首飾,即如這枝如意頭的簪子,許瑤就是第三回見了呢,只不過旁邊搭配的換蠟與綠松石串的珠花,不似上回用的是堆紗花兒。

許瑤家里補的也不算太多,可自有孕,東西就像流水般地往下賞,哪里用得著一件首飾三番四次用個沒完呢

蘇阮下意識地抬手頭發,低頭道:“姐姐說的是。”到了上元節免不了又有燈宴,到時候這些首飾裳能拿得出來的也都搭配完了,皇帝這會兒賞下料金釵來,簡直就是雪中送炭一般了。

許瑤又坐了一會兒,便出點疲倦的模樣來。果然皇帝抬眼又看見了,便道:“著人送許人回去,不必守歲了。”

滿殿妃嬪又投來點嫉妒的眼神,唯皇后微微一笑,吩咐邊的宮人:“捧雪送許人。到永和宮瞧著一切妥當了再回來。”

許瑤起謝恩,才慢慢出了殿外。也就是這個時候了,袁勝蘭不得跟皇帝多說幾句話,斷然不會舍得跟一起回永和宮的。

捧雪走在肩輿旁邊,許瑤便有一句沒一句與說話:“這些日子勞煩皇后娘娘惦記,今日還要勞捧雪姑娘走這一趟,真是我心下不安。”

捧雪能在皇后邊做心腹宮人,不說八面玲瓏,也是很會說話的,抿笑道:“這是滿宮里頭一件喜事呢,奴婢不過跟著走幾步路,哪里當得起勞二字呢。”

“又何止是今日。”許瑤不得連說皇后的好話,“平日里還不都是勞娘娘惦記,每回賞下的東西都是正用得著的,不是我說句逾越的話,便是自己家里親姐妹,也沒有娘娘這般了。”

捧雪便笑道:“說到姐妹,許人娘家的妹妹,不就是嫁了沈大將軍家長子的那位麼聽說前幾日才得了誥命。娘娘還說呢,許人家里的姊妹都是有福氣的。”

許瑤并不想聽見許碧的“福氣”,但話到這份上,倒是讓靈機一:“蒙娘娘夸獎。我那妹妹雖是庶出,卻也是一生下來就記到我母親名下,由我母親親自養的。不是我夸贊自己母親,這兒能養在嫡母膝下,才是真正的福氣呢。”

這話雖是正理,卻說得著實有些太過夸耀了。捧雪聽了都覺得有幾分張狂,暗想這許人肚子里揣著龍種都不曾這般自得過,怎麼說到自己娘家就這樣輕狂了

不過也不出來,將許瑤送回永和宮,又將偏殿外都看過,見妥當了,這才回去覆命。

除夕原是要守歲的,故而宮宴直到子時才散。皇帝與皇后第二日一早又要拜謁太廟,自不會再宣召什麼妃嬪,便各歸各宮。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