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240頁

《一品代嫁》 第240頁

“什麼娘家不得意——”董知府惱火地道,“豈有你這樣咒自己夫君的”

“未雨綢繆罷了。”董夫人面無表地道,“這也是從夫君上學到的。”

董知府張了張,無話可說。董夫人又追問了一句:“既然如此,這門親事就定下來了”

董知府待說不允,卻也知道董夫人在此事上是不會聽他的了。剛才那幾句話,也說得他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只得咬著牙道:“你自己做的主,日后不要后悔。”便有些狼狽地從正房走了出去。

董夫人沖著他的背影笑了一笑。讓以夫為天可以,可兒卻不能由著董知府作主,若不然,說不定哪天他就聽了蘇氏的慫恿,把兒換了什麼好兒,一定要結一門好親事,快快活活地過一輩子……

第78章 私贈

沈董兩家議親之事, 在沈家遣人登門之后就傳遍了杭州城。

“董景懷這老東西,這是終于打算倒向沈家了”袁勝青坐在書房之中,眼底含著戾氣, 神也有幾分焦躁。

這些日子, 沈家大張旗鼓, 讓梅汝清在軍營之中給那些斥侯們教授倭語,簡直搞得人心惶惶。不人聽說過梅汝清的大儒之名,慕名而來想見識一下他的風采;也有不人知曉他是梅皇后的族叔,想著結一二;當然也有人是真的想學習倭語……總之不管因為什麼原因, 梅汝清在軍營中的住都是十分熱鬧,每日的授課更是人滿為患。

Advertisement

袁勝青倒是想阻攔, 可實在找不到理由。之前沈家提出請通譯來教授倭語,袁翦就以并無人手為由拒絕了,現在沈家自己找到了教授的人, 還是這般一位有名的大儒, 袁翦又有什麼理由不允呢他所能做的,無非就是盡力加以限制,以軍中綱紀為由,盡量減去聽梅汝清授課的軍士人數。可是這麼做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至于軍士們心中在想些什麼,卻是他們不可能一一管到的。

袁勝玄也同樣有些煩躁:“董景懷不留手, 本來也不是什麼可靠之人。不過此人應該也不會真心幫助沈家,不過是想著給自己多留條后路罷了。”這種人他又不是沒見過,總想著哪邊都不得罪, 哪邊都能扯上點關系,這樣無論誰最后得勝,他都能靠上來沾點好

“不信就瞧著吧,今年母親生辰,董家一定會送重禮。”十一月初是袁夫人四十九歲的生辰,雖不是整數,卻也逢九,董景懷一定會以此借口,重重地送一份禮來示好。

“這種人,不必在意他。想來結這門親事,多半還是他家眷的意思。孟氏與王氏素來好,看上沈云安怕也不是一日兩日,只怕兩人早就議定了,只等著沈云安有功名在,就把親事定下來。”

“董家倒確實不足畏——”袁勝青也同意這一點,只不過在目前這等形之下,聽見任何向沈家示好的消息,他都不免有些煩躁,“這小子也不是沒從海運里分好,諒他也不敢做什麼!只是那梅汝清實在麻煩,你這里怎樣了”

袁勝玄眼下已有淺淺的青黑,顯然也是幾日不曾休息好:“司儼實在難纏,做事一板一眼,恨不得真能自己把這沿海一帶村鎮全都行遍似的,逮住一個人就要問倭寇之患,攔都攔不住。”

“那就由他去。”袁勝青這幾天真是聽見一個倭字都要煩躁,“頂天也不過問出倭患屬實罷了。但倭患屬實,未必就能證明沈家不是意在爭功。” 畢竟沈家至今端掉的也不過是海匪,并沒抓到什麼大倭人。

對袁家來說,最要的倒是丁守備那事兒:“司儼可有發現”

“目前來看,似乎是沒有。”袁勝玄皺著眉頭,“司儼倒是去了桂池村,但問的也大都是倭寇之事,對丁守備,也只是上了一封中規中矩的彈章。”彈劾的是丁守備誤聽消息,險些殺害平民。言辭雖一如既往地尖銳,并未因丁守備是袁翦屬下而放得緩和些,反而順手還把袁翦也捎帶了進去,說他有失察之嫌。

這倒也是司儼的一貫作風。尤其京城中都傳司袁兩家好之事,依著司儼的脾氣,那是斷不會對袁翦有什麼手的,反而要格外嚴苛些。

“那你皺著眉頭做什麼”袁勝青看了一眼弟弟。司儼這般舉,應該是未曾疑心到桂池村之事另有所圖。也虧得他們收手得快,把殺良冒功的謠言又給了下去,至于府文檔中所記載杜氏匪幫人數不符一事,就只好由當地那個倒楣縣令背鍋了。好在他被袁家轄制得死死的,并不敢翻什麼風浪。

“父親已經許了他,最多是貶到偏遠下縣去,過幾年便設法讓他回來。”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先往偏遠之地去躲幾年,再提拔起來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或者還會比從前的更好,這縣令自然沒有不肯的。

袁勝玄的眉頭還是解不開:“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不放心。沈云殊明似鬼,丁守備的事兒,他怎肯輕輕放過”

“他也在軍營之中散布了消息,說是丁守備是想殺良冒功,只是并無證據。”袁勝青以為弟弟這些日子在杭州城,對軍中消息知曉得并不完全,便道,“這事兒,他也往司儼面前去遞話了。”只是看來司儼并未隨意相信,他素來是個嚴謹人,便彈劾也都是有有據,似沈云殊這般無憑無證的消息,按他的習慣是不會相信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