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236頁

《一品代嫁》 第236頁

丫鬟忙答道:“奴婢都記著的,是沏的白茶。”

董夫人端莊的臉上就出了笑容:“你每日管著多事,還要記得我最白茶,也未免太費心了。”

沈夫人笑道:“別的事我也不記,你就這點好,我記一記又何妨你我的,難道我喝什麼茶,你不記得不”說著還四瞧,“怎麼沒帶三姑娘來上回我看喜歡那刻葫蘆,這回特地人從西北帶了幾個好的,還有些小玩藝兒,都是那邊的東西,倒也有些野趣,都等著給呢。”

董夫人臉上笑意就更深:“今兒是來給你家二爺賀喜的,你倒惦記著呢。”

“我不惦記惦記誰。”說到沈云安,沈夫人也是笑得眉花眼花,“倒是安兒,只是一個秀才,說來賀喜,我就不好意思了。”

董夫人搖頭道:“別說‘只是’個秀才,這卻是進之階呢,在這上頭把基礎夯得實了,下頭才好去應秋闈。這秋闈是最難的,自來都說鄉試難,會試易,殿試更易,必得秀才做得扎實了,才好晉。”

娘家夫家都是正經應試出來的,說的話自然是經驗之談,認真說了一番才道:“原說要給你家二爺薦個書院,不過聽說你家大爺請了梅家大儒在家里住著,這倒是極好。我娘家妹子就嫁在梅家族中,曉得這位梅大儒學問極是扎實,近水樓臺,讓二爺多多請教,必定獲益。”

Advertisement

沈夫人忙道:“可是我忘記了,你家跟梅家還有親的。只是這位梅老先生有些——也難怪的,他原本不想來我家住,是我家大郎請了來的,這些日子都有幾分不悅,只說要去營里給那些斥侯們教授倭語,并不肯久居。倒是他兩個兒子甚是客氣,與安兒倒還說得來。”

沈云殊請梅家父子的事兒都傳遍整個杭州了,甚至還有傳言說教授倭語也是他著梅大儒做的,梅大儒怕倭寇當真為患,只好答應了。

董夫人對這種無禮行徑是有些不悅的,但向來有話會在當面說,這會兒沈云殊不在,若是批評起來就了背后說壞話,這卻有悖的準則,便只得不談沈云殊,道:“泥人也有三分土脾氣呢。不過梅大儒是明理之人,只要二爺誠心求學,時日久了,他自然就會接。且梅家兩位公子也都是學問扎實之人,先請教他們亦是極好的。”

沈夫人連連點頭。心里掛念的卻是另一件事,見話說得差不多了就輕咳一聲:“說起來,安兒自己知曉上進,我也就放心了。如今我心的倒是他年紀也到了,這大事尚未定下來……”

這件事其實兩人已然有幾分心照不宣,董夫人對于沈云安一舉得中秀才心里也是滿意的,微微笑道:“二爺年有才,又自己上進,誰家得著這樣的婿不高興呢”

沈夫人便笑道:“若真如此,我可就要請人上門了。”又道,“原這些話該是我去貴府上提才是,只是我心急。若夫人覺得這樣失禮,明日我再登門拜訪。”

董夫人不由失笑道:“這又是何必。只消兒們過得好,我難道還要挑你這個禮不”其實今天的是不想來的。沈云安不過是中了秀才,送一份禮過來也就是了。正如沈夫人所說,這親事原是該男家先登門提起的。

只不過一聽說梅大儒進了沈家,董大人就力往沈家跑一趟,打聽打聽梅大儒在沈家究竟做什麼呢。董夫人這輩子學的就是以夫為天,縱然再不愿,也只能登了沈家的門。一個婦人家,也不好去見梅家父子,只得托沈夫人轉送一份禮。

“說起來都是親戚,只是梅大儒如今也不見外人,我家大人也只得我過來了。”董夫人很知曉自己丈夫的德,他是見了哪一邊都要討好的,梅皇后的家人自然更不能放過,更何況還有姻親,名正言順。

管不了丈夫,也不想管,由得他去吧。說起來膽子小倒是不會招來大禍,至于將來董家還能不能再上一步,其實與沒有多大關系。現在只想把最后一個兒嫁好,然后董家有什麼日子,就過什麼日子唄。

第77章 說親

送走董夫人, 沈夫人回房就開始折騰了。

董藏月明年二月及笄,董家或許還想多留一段日子。這倒也在理之中,畢竟沈云安今年也不過才十六歲, 若不是為了怕他對許氏那點兒心思, 晚兩年再親也未為不可。

沈夫人心里算了算, 要鄭重其事,沈云安這親事自然不能辦得跟沈云殊似的。六禮走下來說也要半年,才比較像個樣子。如此,這遣人上門就得快些, 最好是十月里就把納采這一禮辦好,否則后頭馬上就要過年, 還是錯開的好。

若是這樣,轉過年來就可問名納吉,一路下去, 早則明年七月, 晚則九月,喜事差不多就可以辦了。到時候有兒媳幫著管家理事,沈云安也就沒了那份妄念。

這麼著,親事還是該早些定沈夫人才一轉念, 就不拍了自己一下,怎麼忘記了, 明年正有秋闈呢!若是七月親,豈不讓沈云安分心還是九月的好。說不定到時候沈云安中了舉人,正好是雙喜臨門!

紅羅捧了沈夫人庫房的賬本進來, 見沈夫人坐在那里帶笑出神,曉得沈夫人在想什麼,便湊趣道:“夫人這是在想挑什麼好東西給未來的二做聘禮嗎”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