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167頁

《一品代嫁》 第167頁

兩名侍衛向許碧等人看過來,卻有點猶豫。這一行人只有九煉一個男子,還是個年輕小廝,余者皆是眷,要說是來游園的倒是更有可能,說有不軌之意……哪有這般大喇喇來行不軌之事的

其中一名侍衛心思更靈些,向同伴使了個眼,便板著臉道:“此今日有郡主尊駕,爾等不可沖撞,快退出去罷。”

這倒是個息事寧人的態度。許碧也不多事,便點了點頭。誰知那丫鬟卻道:“這幾人悄悄園來,定是有不軌之心,怎能就放他們走了兩位大哥還是先把人拘起來,待郡主回府再放了不遲。若不然,萬一出了什麼事,誰來擔這責任”

兩名侍衛一想也是。佑王對這兒寵有加,小郡主難免脾氣大些。偏這丫鬟洗月又是郡主邊得用的人,若是在郡主面前添油加醋幾句,最后怪到他們頭上來,可是吃罪不起。

一名侍衛便道:“幾位還是跟我們往那邊去罷。若你們是良家百姓,也無須害怕,只要等郡主移駕,便可回去了。”

知晴早憋了一肚子氣,這會兒見兩名侍衛真要上前,立刻豎起眉:“瞎了你們的狗眼!我們是鎮邊大將軍府的人,由得你們想拘就拘”

Advertisement

本朝的大將軍有好幾位,但說到鎮邊大將軍,說的就是沈家了。兩名侍衛一聽暗暗苦,不約而同都停了腳步——鎮邊大將軍家的眷自然比不得郡主,卻也不是他們這些小小侍衛得罪得起的。這會兒郡主又不在,他們何必自己作主得罪人呢

洗月也怔了一下。今日借著小郡主在湖上飲宴的空閑溜出來與寶山私會,不想卻撞上了人,心慌意之中也沒細看,只見這一行人穿著不起眼,便以為不過是平頭百姓,侍衛將他們先捉起來,待郡主走了再放人,便可將自己之事掩過去。橫豎就這幾個人,諒他們也不敢到佑王府上去喊冤。

誰知這會兒聽見抬出什麼大將軍的名號來,再仔細一瞧,才發現那□□上雖戴的是銀簪子,上的裳卻是上好料子,雖然素面無織花,卻極潤澤。尤其腰上掛著一塊玉步,用的是上好白玉,雕出彎月里一只搗藥玉兔,玉潤澤如羊脂,寶瑩瑩。

洗月暗恨自己方才怎麼沒仔細看看。可這會兒人都已經得罪了,再后悔也晚了。不由得沒了主意,下意識地轉頭去看那管事寶山。

寶山也傻了眼,心里大罵洗月眼瞎,也不看清楚了就喊起來,如今倒了他們沒法下臺。不過他到底是在外頭跑慣的,比洗月“能屈能”些,當即干咳一聲,堆起笑臉道:“這,這真是誤會了……”

知晴忿然道:“什麼誤會,分明是你們——”

許碧卻不想再糾纏下去了,擺手止住知晴:“既然是誤會,咱們走罷。”沈家這會兒正在風口浪尖上,即使暗地里有皇帝支持,也殊為不易,無謂為了爭一口閑氣,再得罪上佑王府。畢竟那是皇帝的親兄長,真鬧出什麼來,皇帝也為難。

知晴如今總算是有了長進,雖然還是悻悻的,但見許碧無意爭執,也把到了邊的話又吞了回去,只狠狠拿眼刀子剜了洗月一下,才搶過去要扶許碧。

誰知就在雙方都要偃旗息鼓的時候,卻偏偏又有人在喊了:“什麼人在那邊”這回傳過來的靜可比剛才更大,一聽就來了不人。

許碧不由得長嘆了一聲,暗想今日出門沒看黃歷,這莫名其妙的麻煩惹上還甩不了——聽那邊的靜,只怕就是小郡主游湖回來了。

但這會兒可不能像剛才似的一走了之,許碧只得吩咐九煉:“去說一聲兒,就說咱們不知道小郡主在此,只是有些不適進來歇歇腳,這會兒就離開。打擾了郡主,還請海涵。”

一邊說,一邊瞥了洗月一眼。這丫鬟要是個聰明的,就在郡主跟前幫著把事兒抹平,大家各走各路的好。

洗月能在小郡主邊做大丫鬟,自然不是個笨蛋。剛才一時心慌,又以為許碧等人只是普通百姓,才錯做了決定。這會兒聽許碧的話,分明也是不鬧出什麼事的,不由得心中暗喜,連忙搶著過去向小郡主道:“是鎮邊大將軍沈家的眷,中了暑氣,往這園子里來討口茶喝的。聽說郡主在這里,正著要退出去呢。”

小郡主今日玩得盡興,心正好,聞言便擺擺手道:“既是中了暑氣,就們坐著罷,橫豎我們也要回去了。”這園子也來過,如今沒了牡丹花,也不過就是個普通園子罷了,還不如佑王府的花園。既然已經在湖上宴飲過了,這園子也不想多呆。

洗月心中一松,正要轉回去打發了許碧等人,忽聽旁邊一個問道:“鎮邊大將軍沈家不就是近來拿著倭寇之事大肆宣揚,要向皇上請功的那個沈家嗎”

小郡主卻對朝堂之事并不關心。整個佑王府里就沒幾個人會談論朝堂之事,小郡主自然更不會去打聽了,當下有些疑地反問:“倭寇”

洗月認得這是小郡主要好的手帕之一,右僉都史家的姑娘司秀文。

司秀文之父司儼是朝中有名的“強項史”。先帝在位時,他曾彈劾端王的舅父,一月之連上六次奏章。端王私下使人去說甚至威脅,統統無用,甚至連端王都被他以妨礙朝廷公務為由彈劾了一次。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