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清穿之庶妃很忙 第321頁

《清穿之庶妃很忙》 第321頁

到底康熙有那麼多的兒子,除去夭折的六兒子,他還有十二個兒子呢。

目前長子已經去海外占了一塊不錯的地盤,還能運送鐵等資回大清來反哺,至于其他的兒子長大了的話,一樣可以做到。

而且隔的遠,還不用擔心兒子們打其他的主意,一舉多得。

目前來說,康熙只是派常泰先去占個地盤,建個城市什麼的,這可都是跟老外學的,他們不也是這樣嘛。

這也不過是康熙還年輕,充滿了野心,但凡讓他經歷幾次現實的捶打,他也不可能有現在的魄力。

事實上從他掌權后,一直以來的決定,雖說有大臣的反對,八旗的拖后,總來說,還算是比較順利的。

特別是他兒子打撈上來的沉船價值,更是給了康熙底氣,同時他對本國的百姓也是越發的寬容,很多的賦稅都是一減再減。

換了以前資訊不發達的時候,康熙下達的減賦稅或許本不會傳達下去,可現在不同了。

在三阿哥胤祉的努力下,周報時不時的會將康熙的命令刊登上去,每次都是在第一時間,宮里頭還沒傳出來,他已經在讓人排版了,爭取在第一時間,同步發行,傳達第一手的消息。

Advertisement

而且大阿哥他們花大價錢,從海外帶回來的印刷機,也讓這邊的工匠都吃了,更在這上面開始創新。

這才是大清工匠最拿手的,更別說這里集中的,還是全國上下最優秀的工匠。

每一次他們都能完最艱巨的任務,可以說印刷機的改進,讓報社的力驟減,至本和速度上,都減緩了不

對此三阿哥胤祉獲得了康熙的稱贊,雖然他知道這有一大部分是工匠的功勞。

但是怎麼說,三阿哥胤祉也是實際新聞部的管理者。

不過這些阿哥們在朝中大臣這里,絕對是頑劣不堪的代表,畢竟這些個皇子,全部都參與過追討國債的活

對此一眾阿哥并不在乎,開什麼玩笑,你們欠錢不還還有理了?!

原本還有點某某阿哥黨的,自從這一折騰,全沒了,現在大臣的目標,或許要轉移到幾個小的,還不怎麼會折騰的上。

估計也是怕被這些皇子們提前給氣死,畢竟誰也不了,天天有人在門口大字報,主要是丟不起那個人。

本來這事是臣子和皇帝之間的事,皇子們一摻和,這不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那場面就比較難看了。

這一切,康熙倒是看的很開心,沒錯,他不在宮里看,他還帶著人,去宮外看現場版。

開玩笑這個熱鬧,怎麼可能在宮里頭聽轉播?

康熙不自己看戲,還領著他表妹一起看戲,順帶還帶上了妃,畢竟兒子也參與了,雖說沒啥用,好歹可以搖旗吶喊。

惠妃和榮妃拒絕了出宮,們一點也不想以這樣的狀態出宮,主要怕會高。

夏蕓萱就這樣有幸的觀看了一次,皇子追債的畫面,兒子喊的別提多認真了。

對于這種能讓惠妃榮妃升高的事,夏蕓萱則覺得有意思的,并且誤打誤撞的,讓好些阿哥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各個黨派,對大清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人又不是真心的為皇子們好,無非就是借著皇子的名頭,落實他們口袋里的好罷了。

一開始皇子們或許會被蠱,走上那條不該走的路,到后來,就怕是不由己了。

家小七是不會有這種煩惱,可其他的皇子呢?

每一個孩子都是看著長大的,真要斗起來,不覺得有誰能躲的開。

更別提,夏蕓萱覺得太子胤礽,無論是學識還是氣度,作為一個儲君都是合格的存在。

就算不這麼說,康熙對這個太子也是滿意的。

小小年紀已經出國游歷過,眼界什麼的,都不是一般皇子能比較的。

這樣其實也好的,常泰出去占地盤,跟著的是康熙他哥福全,怎麼可能出去只讓大舅子一個人走,怎麼說,常泰也只是個臣子。

直親王回來了!!!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的京城的員家里,沒辦法,誰都還記得大半年前的災難。

大阿哥,哦不是,是直親王就不是人!

如今還了債的和沒還債的,看到直親王都哆嗦,還完的哆嗦是因為經歷了一切,而沒還債的哆嗦就更好解釋了,畢竟誰也不想再經歷那些。

經過這次的教訓,國庫到底是收回了一些外債,并且不再像之前那那般的隨意讓大臣取用,真當中和是你家錢袋了?

夏蕓萱也給康熙出主意,借錢可以,先把前頭欠的還清了再借,俗話說的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把國庫當自家私庫,不好意思,或許可以借你項上人頭一用?

這些大臣哪里還會不明白,自己這是及了皇帝的底線了。

哪里是直親王要折騰他們,那是皇上在后頭看著呢!

兒子回來了,康熙直接就下旨,給兒子賜婚,長子都十六了,再不定親就晚了。

他看了一圈,最后給兒子定了伊爾覺羅家的閨,這孩子看著就是個有福的,直親王接旨,倒是想不起伊爾覺羅氏長什麼模樣。

“你這傻孩子,當初還夸人家笑起來好看呢。”惠妃知道兒子的困,當即說道。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