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妃一通勸說,三王子本就有點心,不由更加搖起來。
偏巧此時,繼二王子戰死之后,蘇兀傷的消息也傳到了王庭,大王子送了信過來,讓三王子蘇谷盡快籌措糧草運過去,告誡他盡心辦事不要總盯著蠅頭小利不放。
大王子心中焦急,寫信的語氣就不太客氣。
三王子看了心中不太高興,三王妃也生氣,更覺得以后日子難過。
手里要是沒錢,以后就得靠奉承大嫂來得點賞賜,自己也是部落頭領的兒,難道就比人差了嗎?父親說過,如今大王傷,大王子遠在雁門關那邊,三王子手里要是有錢,就能養些人馬,以后要做事也有本錢啊。
三王妃娘家也是有志向的,如今二王子戰死,大王傷,三王子可是監國的王子,豈不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手里有人馬,打下其他部落,不就有奴隸有更多財產了嗎?
這兩天三王妃的兄弟和顧明吃過幾次飯,聽說做一次生意就是幾十萬兩銀子,一顆心蠢蠢。草原可是匈奴人的天下啊,怎麼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夏國人賺錢?
連番勸說下,三王子也有些心了。他了顧明過來,提起這意思,顧明大喜過,又出了個主意,“若是從王庭運糧食到雁門關,這一來一去又要許久。不如這樣,我從雁山那邊調糧食,您派一隊人馬過來接糧食,直接送到大王子那邊,又快又省力。您這邊出個手令,王庭這邊的糧草,派人往西邊送,到半路我讓人來接應。”
這法子聽起來不錯,從王庭調集糧草運到雁門關,如今天已冷了,運過去還真要費工夫。要是從雁山那邊運糧,的確近了很多。
而王庭運出去的糧食,直接往西走的話,好像也不費事。
只是,這事風險極大。三王子就怕顧明直接拐了王庭的糧食跑了。到時什麼西羌的戰馬,王庭的糧食,不都沒了嗎?
顧明哈哈一笑,“你這可就看不起我了,我來去王庭都幾年了,何時不講信用過?”
“這事非同小可啊。”三王子不掩擔憂。
“既然這樣,不如您先派人來接收糧食,先給大王子那邊將糧食送過去,您看如何?”顧明豪爽地說道,“不過要是先送糧食,我這頭風險就大了,我先安排送去五千石糧食,待那些糧食到了軍營,您再從王庭安排,此事您看如何?”
五千石糧食說多不多,說也不了,三王子覺得,要是顧明將五千石糧食送到了軍營,自己就算賴賬,他不也得認了?
只要他的糧食運到軍營,自己就可與他談談馬匹之事啊,三王子眉開眼笑起來,“明先生真是直爽之人,那就這麼說定了。”
“那您何時派人出發?我隨運糧隊一起去。”
運糧這差事,三王子不放心給別人,直接給了自己的小舅子阿爾勒部落的主阿格。
阿格與顧明一起喝酒、騎馬過,對這位馬過人的明先生,還是很佩服的,加上這次送糧食,一半路不用運糧,可是省力差事,高興地與顧明約好時間,第二日就出發。
對外的說法,三王子只說是直接買了一批糧食送到雁門關去,不用從王庭這邊征調。王庭這邊的貴族都高興。匈奴王庭沒夏國那麼嚴明的稅收規矩,部落之間攻伐搶奪的事不斷,大部落吞并小部落的事也時有發生,像三王妃娘家阿爾勒部落,要不是有三王妃的面子,也許那普部落就直接吃下來了。
因為匈奴人沒有稅收,自然也沒什麼積累。大王要打仗的時候,就直接向各個部落攤派。打贏了,也會據各個部落的軍功封賞,還有打仗時搶到的戰利品都是誰搶到算誰的。
所以,大王子催糧食,要是按照規矩,王庭這邊不夠了,就向各個部落攤派。現在三王子說買到了足夠的糧食,這就不用各家攤派糧食了啊。當然,買糧食的錢還是要出的。
這錢,三王子自然又可以取一部分獲利。
顧明又跟阿格保證,這次運糧回來,會到阿爾勒部落去買馬。阿格高興地一路上眉開眼笑,就差與顧明稱兄道弟了。
走了三分之二路程,果然有一隊運糧車隊等在路上,五千石糧食包得嚴嚴實實。
唐嫃偷吃了恭親王的酒,酒壯慫人膽,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恭親王也給……京城貴女們一邊同情唐嫃,一邊暗戳戳等著看,色膽包天她的下場會有多淒慘。後來她們卻恨不得自戳雙目!傳聞中權勢滔天鐵石心腸的恭親王,居然一時想不開就……把人給寵上了天!說好的不近女色呢!能不能按照套路來!京城貴女芳心碎了一地,巡防營自此忙成了狗,四處拯救失足少女。唐嫃酒醒之後逃得比狗還快,喝醉酒發生的事兒豈能當真?她怎麼能跟恭王叔叔扯上關係?亂輩分了呀!求老爹心理陰影麵積,小夥伴一朝變成了大侄子或準女婿,那不是他們父女倆合起夥來欺負人嗎!「皇叔……求給個痛快吧!」「這輩子做過最痛快的事情,就是與你成親!」那是你痛快,不是我!!
上京城裡流言四起,江二姑娘使手段高攀有潘安之貌的孟三公子。重生後的江意惜暗罵,腦袋壞掉了才想去高攀。那一世被人設計與大伯子“私通”,最後慘死在庵堂。滿庭芳菲,花開如錦。這輩子要好好享受人生,爭取活到壽終正寢。不過,該報的仇要報,該報的恩嘛……更要報囉。終於大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