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女帝師 第155章 身體無恙

《女帝師》 第155章 身體無恙

顧清韻相信真的是脈牽連,要不然,為何顧昀一見到自己,就自己姐姐?若是看容貌的話,現在的自己和前世的自己并不算相似。阿昀忘了叔,忘了白伯伯,卻一眼就認出了自己。

“伯父,我聽叔說起過姑姑,他說小叔和姑姑的最好,從小就喜歡纏著姑姑帶他玩。白伯伯說有些人是了刺激,忘掉了過去的事,只要想起來就好了。為了讓小叔快些好,我是不是學姑姑一樣比較好?”

楊長治點頭,“這說法我以前請的大夫也說過,那時候苦于找不到和他相的人,如今他覺得你是你姑姑,自然按白神醫說的做。”

“就是了輩分……”顧清韻有些遲疑地說道。

“這點你可不如你祖父,也沒你父親和你伯父灑。當年你祖父與我平輩,你伯父和你父親不愿吃虧矮我一個輩分,直接就說各論各的。”楊長治想起當年顧家父子三人,說起了舊事。

顧清韻點頭,“我明白了。”其實楊長治不知道,當年二哥不肯楊長治一聲叔,覺得太虧了,為這稱呼,父親和二哥沒較勁。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哥其實也不愿憑白矮一輩,當著父親的面,大哥二哥稱呼楊大人,背后就變平輩了。

如今是侄份,稱呼楊長治為伯父理所應當,總不能稱呼小叔為阿昀吧?之前一時急,只能先以白神醫做遮掩了。現在有了這個話,再稱呼起來就理所當然了。

為了快些給顧昀看診,楊長治帶著顧清韻回到花園,楊夫人和楊悅帶著顧昀到了花園邊的一座小花廳。

Advertisement

三月的青州,太照不到的地方,還有些寒意。

顧昀坐在楊悅邊上,有些坐立不安,一會兒就探頭往門口張,看到楊長治帶著顧清韻回來了,高興地站了起來,“姐姐,我在這兒。”說著就跑過去拉著顧清韻到自己邊上,“姐姐和我和悅兒坐一起。”

顧清韻笑著手將他按坐在椅子上,“阿昀,白伯伯看病很厲害,我很擔心你,我們讓白伯伯把個脈可好?”

顧昀一聽把脈苦了臉,“不要,藥很苦。”

白神醫按捺住激,樂呵呵哄道,“三公子放心,我開的藥肯定不苦。”

顧昀覺得不信,看顧清韻不幫自己,扭頭求助地看向楊悅。

楊悅聲說道,“昀哥哥,我們讓大夫看一下吧,要是藥很苦,就不喝了。”

“阿昀,男子漢大丈夫,怎麼能怕藥苦?”顧清韻訓了一句,“好好坐著。”

顧昀一看板了臉,馬上老實地將手放到藥枕上,小聲嘟囔,“姐姐一見我就兇我。”

這語氣,赫然是當年顧晴從軍營回來,看到他淘氣訓斥時,他的小聲嘀咕。

顧清韻著他的肩頭,看向白神醫。

白神醫仔細把脈之后,臉有些沉重,“三公子之前可能傷了底子,現在養回來了一些,我再開幾帖藥調理一下。”

只說調理子,沒提顧昀有病。顧清韻看著笑得天真燦爛的顧昀,小時候聰慧可弟,怎麼會變這樣?是因為雁門關城破,他親眼看到了母親們的慘死,只愿活在時嗎?

楊夫人開口道,“老爺,都快午膳時候了,清韻,在家里吃飯吧。”

“叨擾伯母了。”顧清韻沒有拒絕,留在知府府衙吃了一頓午膳。

楊長治膝下兩子一,兩個兒子都大了,各自親,如今留在兗州忙著舉業。最小的兒楊悅,比顧昀小了三歲,今年十四了。

楊夫人許氏,聽說是楊長治的表妹,兩人自一起長大,也算青梅竹馬,甚篤。楊長治先是一心求學,后來是忙于政務,沒有妾室通房的心思。所以楊家的三個孩子都是嫡出。

吃飯的時候,顧昀自然而然坐在楊悅邊上,拉了顧清韻坐自己邊上。他雖然像孩子一樣,吃飯的時候教養很好,湯飯沒撒,端坐著吃飯喝湯不說話的時候,依然是大家公子氣度。

吃完之后,顧清韻跟楊長治說道:“伯父,我想將阿昀接到我那兒住,您看是不是合適?”一看顧昀的樣子,就知道在楊家過得好。但是好不容易見到弟弟,恨不得將人帶到自己眼前,一天十二個時辰不錯眼地守護著。

楊長治顯然早就想過會提出這要求,“清韻……”

“姐姐顧晴!”

“好好,我知道了。”楊長治拿顧昀沒法子,只好哄了一句,“阿昀這樣子,邊離不開人,我聽說你如今每日都要忙軍營的事,沒時間陪他吧?”

“伯父,我想讓叔帶著阿昀習武。”白神醫診斷只好,知道顧昀腦子沒事,也好,顧清韻就想,阿昀既然待在小時候不肯長大,那自己,可以像小時候一樣,陪他長大,“小時候,我……姑姑,一直陪著他習武練字。他是顧家唯一的男丁,也許我能讓他重學武藝,學著學著,哪一天他就好了,長大了呢。”

楊長治看向顧昀,“他如今也能看些書,就是比一般人忘得快,若是習武……”習武不比讀書,刀劍無眼,萬一傷到了怎麼辦?

“我和叔一起看著,伯父,不如讓我帶回去試試吧?”

“姐姐,還有悅兒。”顧昀能聽明白姐姐要帶自己回去,急忙提醒道。

“父親,我要不跟著昀哥哥一起住過去?”楊悅一聽顧清韻要將顧昀帶走,看父親又要答應的樣子,有些不放心,咬了咬,大著膽子道。

“悅兒!”楊夫人不贊同地了一聲。看向楊長治,心中有些矛盾。

從老爺讓帶著顧昀回到兗州老家,就知道顧昀這個顧家后人的份有些麻煩。

后來老爺又寫信回來,讓楊悅陪著顧昀一起玩耍學習,楊夫人就明白了自家老爺的意思。這是打算將兒許配給顧昀啊。

顧家對老爺有救命之恩,顧家是為國盡忠的忠臣良將。顧昀是忠臣孤。可是,他變得癡傻了,雖然不瘋,說話也清晰,可只要跟他說過話就都知道這孩子變傻子了。看過的大夫都說顧昀一輩子只怕都會是這樣了。

顧昀這孩子長得好,心地良善,雖然傻了可是很發脾氣,是個好孩子。

老爺吩咐了,心疼兒,也不敢違背老爺的意思。只好寬自己,顧昀雖然有些傻,到底不是真的完全傻了,知道對兒好。兒嫁給他,還能留在自己眼前。

可現在,顧昀冒出了親人,老爺說顧清韻是顧家二公子顧昂的腹子,聰慧能干,有顧家風。

顧家是怎麼沒的,老爺沒細說過,可那時候在雁城,聽過很多傳言,都知道顧家父子之死,和林家不了干系。而后來圣上登基后就下了問罪的圣旨,說明顧家惹了圣上的忌諱啊。

子三從四德,可以聽從夫君的話,將兒嫁給顧昀。但這是顧昀已傻,對外顧昀不是顧昀,是秦昀。

現在,顧清韻找上門來,要是有心為顧家報仇,老爺肯定是要幫的,但是,顧家可是惹了圣上。要是圣上降罪,楊家豈不是也要被問罪?兒若是嫁給顧昀,就也要同罪了。

顧昀有侄照顧,不想讓兒蹚顧家的渾水了。

楊長治看夫人板著臉喝止兒,心中一轉,已經明白了夫人的心思。夫人肯忍痛讓兒嫁給顧昀,但是不肯讓兒嫁給要復仇的顧昀了。

從決定將兒嫁給顧昀那天起,他對夫人對兒就一直存著一份愧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