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552頁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552頁

大夫人松了口氣:“很好,雖然我家夫人脾氣急躁了些,但還能一邊著急一邊思考,娘知道你從來不會沒道理的橫沖直撞。”

七姜這會兒可不是來挨夸的,正經道:“那要怎麼才能給懷逸討個公道?”

大夫人問:“倘若懷逸考了頭名,那壞小子考第三名,你還會這麼著急嗎?”

七姜一愣,略思量后搖頭道:“可能……也就罵幾句?”

大夫人說:“正是,你著急的究竟是這場考學的公正,還是懷逸的面子,你可要仔細想一想了。”

經母親的點撥,七姜才意識到,若闖去學堂討公道,不論結果如何,懷逸沒考好的事都會宣揚出去。

外人就會說,太師府容不得其他學子優秀,自家子弟考不好,就是別人舞弊。

懷逸本就因庶出卻能和那些嫡系子弟同窗,而遭眾人側目,這下名聲更不好,誰都能說他一

七姜冷靜了,應道:“娘,我不去學堂了,等懷逸下學,我和懷遷好好安他,大不了過陣子,咱們換個學堂。”

大夫人笑道:“快歇著去吧,聽說在宮門外等了半天才見上娘娘,累壞了吧。姜兒,娘說句不中聽的話,你自以為沒什麼,可萬一出了事,你會后悔傷心,別讓自己后悔,什麼事都不急這幾天。”

Advertisement

七姜不敢不從,趕答應道:“這就去躺著,您別擔心。”

因此,當展懷遷回到家中,七姜正躺在外屋的炕頭上,舉著一冊話本來看,他站著看了半天,七姜才察覺到,氣呼呼地問:“你幾時回來的,怎麼不出聲?”

展懷遷笑著慨:“春天還不識字的人,秋天就能看話本了,我家娘子實在聰明。”

七姜卻問:“你見過懷逸了嗎?”

展懷遷點了點頭,下外說:“才得到消息,霍行深去了學堂,說自家表弟不可能考第三,質問學堂是否徇私舞弊。”

七姜驚訝地坐起來:“還有這事兒?”

丫鬟送來熱水,展懷遷一面洗手,一面道:“我也聽著新奇,他父親中書令大人的面子往哪兒擱。”

第464章 我不想吃,聞著難

待丫鬟們退下,七姜問道:“這會子有結果了嗎?”

展懷遷坐到旁,應道:“還沒打聽,但我估著,也就不了了之,他爹豈能容他丟了自己的面。”

“我今天差點就去找學堂算賬,后來和母親一商量,怕被人反過來嗤笑懷逸,說我們太師府不容人,我就忍耐下了。”七姜氣呼呼地說,“可是,那小子怎麼能考第三名,太臟了,咱們懷逸能不能換一所學堂念書,那里頭的人老家伙都不干凈。”

展懷遷道:“此次出題是翰林院,閱卷判分也是翰林院,你覺著問題真是出在學堂里?”

七姜不服氣:“管他是誰,這事兒你得和太子殿下說說,這些人要是舞弊到科考去了,寒了天下學子的心,錯過了人才,將來可是太子殿下吃虧。”

“還是我們夫人看得遠,是,我明日就去稟告。”展懷遷隨手翻了翻七姜的話本,勸道,“夜里看書原就費眼睛,你還躺著看,可不許了。”

七姜往相公懷里一鉆,委屈地說:“可把我悶壞了,我自己覺著沒什麼,但張嬤嬤們大驚小怪,母親也說,若有萬一我會后悔,與其讓自己后悔,不如多些小心。雖然我也贊同,可這還沒定數就這樣了,若真是懷上了,往后一年我都不得自由。”

展懷遷問:“姜兒,若是虛驚一場,你會難過嗎?”

七姜搖頭,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什麼要難過,我們又不急著要孩子,太子妃娘娘才著急呢,我心疼。”

“太子妃著急?”

“娘娘說有傳承皇室香火的責任,不是普通的新娘。”

展懷遷嘆道:“只怕殿下舍不得,殿下更想讓娘娘先在宮里立足,如今份不同,接的人、見識的事也和從前不一樣,娘娘還有很多要學要索,十分辛苦。”

提起宮里的事,七姜生氣地講述了小公主的囂張霸道,不知那張昭儀是如何教養兒的,這樣小的年紀,竟滿口惡毒言語,想來張昭儀不至于教兒罵人,可平日里必定話不離口,才會孩子學了去。

七姜著肚皮說:“懷遷,我們的孩子會不會隨我,將來也是風風火火的,不過這也不是壞事對不對,至去了學堂,不會被人欺負。”

展懷遷笑道:“想欺負我們家孩子的,得先問問他娘親答不答應。”

“你討厭極了……”七姜輕輕捶了一拳,但忍不住問,“我是不是真的名聲在外了,京城里都知道我厲害嗎?”

展懷遷沒接話,憋著笑,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七姜無奈地一嘆,但又瀟灑地昂起頭:“管他呢,那些人怕我總比欺負我來得強。”

此時張嬤嬤在門外說:“三哥兒來了,正是用晚飯的時辰,不如一起吃了吧。”

七姜問:“大老爺回來了嗎?”

展懷遷先應道:“皇上今日去跑馬,耽誤了一些國事,因此父親還在宮里,皇上會賜膳,不必擔心,我們和懷逸先吃吧。”

七姜見相公起要走,不拉了他的袖,問:“懷遷,讓母親一個人用飯嗎?”

展懷遷早已習慣了母親不在這家中,方才那一瞬,真忘了娘已經回來,哪怕七姜先頭好幾次提到娘,他還能在轉的一瞬忘了,不滿心的愧疚,一時說不出話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