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539頁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539頁

瑜初很滿意,說道:“我一路進來,瞧見這送聘禮的隊伍,今晚滿京城府上,茶余飯后都要談這件事了,司空府好大的誠意,不行不行,得找個人特地去說給甄家的毒婆娘聽,氣死才好。”

七姜這個最喊打喊殺的,此刻反而勸郡主:“司空府這麼大的陣仗,是稀罕我們姑娘,可不是為了氣死甄家人,郡主,我們不提。”

瑜初立時會意,再不提甄家,跟著七姜回到觀瀾閣,趁著日頭好,氣候又涼爽,二人在院子里石桌邊坐下。

七姜跟著母親做了一上午的規矩,也著實繃得慌,郡主這一來,可給機會松快松快。

二人喝過茶,瑜初道:“其實我也有事找你商量。”

七姜玩笑:“您吩咐就是了,還商量什麼。”

瑜初白一眼,沒好氣地說:“誰和你貧,是這樣,晉王那幾個孩子,貴妃娘娘做主要送到宗親各府養大,但其實誰家都不樂意要,上頭就打算挑香火單薄的,這不就挑上我們家了。”

七姜嘆氣:“可憐那些孩子,被送來送去的,側妃們都要判罪嗎,不能跟著們回娘家。”

郡主無奈地說:“側妃們往后都不算皇家的人了,可孩子們都是皇室脈,自然皇上可以將他們貶為庶人,這不是沒有貶,就談不上了。總之這幾個孩子,沒了爹也不能跟著娘,就等著送去各家。”

Advertisement

“那您的意思事……”

“我不想要,這算什麼呢,帶回去養了,讓他繼承王位嗎?”

七姜問:“您找我商量什麼?”

瑜初很是煩惱:“怕我躲不過,我若親自進宮求太惹眼,就想托你去求太子妃,宗室里那麼多人家,不至于分不過來,我們家是橫豎不要的。”

七姜答應了:“剛好我明日要進宮,見了太子妃一定記得提這件事。”

瑜初說:“你別怪我心狠,眼下我都不知道自己什麼前程,不知王府香火如何繼續,平白養個孩子回來,又能給他們什麼呢。”

七姜忙道:“怎麼會怪您心狠,晉王府查抄時,那滔天的架勢,鬧得人心惶惶,可一轉,就跟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怕是都快忘了曾經有這號人。我算是看明白了,這京城里的事,來得快去得也快,剛開始覺著心寒,如今連心寒都跟不上趟了。”

瑜初坐正了欠道:“就勞煩夫人為我跑一趟東宮,求太子妃娘娘周全。”

七姜忙四下看了眼,松了口氣說:“今天家里都是貴客,瞧見您這樣,只當我沒規矩,郡主可不能給我添麻煩。”

說著話,果然有大夫人旁的丫鬟過來了,畢恭畢敬地說:“郡主萬安,大夫人請您賞留下用午宴,再過半個時辰,在前廳開席。”

打發了丫鬟,瑜初好奇地問:“夫人和太師大人,這就算和好了嗎?”

七姜搖頭:“不提這事兒,郡主,今日午宴菜品是我定的,我心里很沒有底,您一會兒見了,好或是不好,都請如實告訴我嗎?”

第452章 晚輩記下了

且說那一日,玉來找七姜,要定提親這日午宴的菜品,當時捧著厚厚一摞菜單,腦袋里一片空白,好在如今識字了,菜單上七八都能看明白。

事先說好,是不幫的,全由自己裁奪,七姜想過私下里問母親,可又不好意思,覺著自己看起來很沒用。

最終連展懷遷都沒干預,七姜自己去大廚房找廚子商量,折騰半天后,菜品是定下了,但廚房管事懇請夫人,下回商量事兒,一定派人召見他們去就好。

七姜知道,還沒有那些當主子的“病”,可必須擁有當主子的能耐,再過幾個月,玉就要嫁了,哪怕能拉著玉頌和自己一起打理這個家,要學的要做的事,實在太多。

眼下母親和父親能否重歸于好,誰也不知道,興許之后一段日子,還要為此煩惱。

而母親即便留下,也不會像大舅母或四嬸嬸那樣當家管事,當初霸道地公爹從四夫人手里要來的當家大權,如今想不接都不了。

另一方面,貴妃盼著能早日配得上溫言夫人的封號,時不時會提醒母親要教導自己,念書學規矩迫在眉睫,九月里若能隨展懷遷北面走一趟,可能會是之后幾年里,七姜最自在的一段時

還記得研究菜譜的那天,偶爾還是會遇見不認得的字,還有那些牲畜的別名,京城人就是矯得很,非要自創幾個名頭來,顯得他們多高貴了不起。

那一陣煩躁時,抱怨過后,就會很茫然,千里迢迢來到這里,真就這麼過下去嗎,眼前的一切,真是想要的嗎?

但這份迷茫,很快又會被展懷遷治愈,他的溫理解,他纏纏綿綿的意,會讓七姜沉溺進一份心甘愿的意識,便是愿意為展懷遷付出,愿意追隨他,只要和他在一起,做什麼都行。

這些日子,七姜時常在這份沉溺和自我懷疑間跳來跳去,肚子里好些話,不知該對誰說。

自然,眼下最要的,是今日午宴的賓主盡歡。

開席后不久,七姜隨展懷遷到男賓席上問候,十幾雙眼睛看過來,無不是朝中有權有勢的王公大臣。

七姜認得一些,也有陌生的面容,就聽他們向父親夸贊自己,可意外的,不是些翻來覆去的客套話,也許幾位皆是與父親好的長輩,說的話十分懇切和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