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504頁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504頁

展懷遷干咳了一聲,七姜立時閉

此時攤主端上熱氣騰騰的餛飩,皇帝便道:“還有多餛飩,我們都買下,要帶回給家里人嘗嘗,你接著擺攤,一會兒我們走的時候再算。”

攤主喜出外,高興地說:“我今晚可是遇見貴人了,您慢慢吃,我這就去準備,剩下的倒也不多,但時辰晚了,接著也賣不了多,多謝您了。”

的確,夜市縱然燈火長明,可百姓們也是要睡覺的,各家各戶都有門,正經人家誰大半夜在外頭晃悠,看得出來,這會兒街上的人,已經比七姜剛來時多了。

皇帝正要吃餛飩,被展懷遷攔下,他另取了碗筷要先試一試,這卻七姜看得心驚膽戰,萬一餛飩里有毒,豈不是展懷遷斃命。

好在什麼都沒發生,皇帝順利吃上了餛飩,七姜頭一次這麼近地看當今天子吃東西,說實在的,還真是優雅高貴,這餛飩在他碗里,都仿佛鍍了一層金。

“甚是鮮,還是老百姓的飯好吃。”皇帝吃了幾只餛飩后,放下勺子說,“你們呢,太師府的飯菜不好吃,大晚上來逛夜市?”

Advertisement

展懷遷應道:“臣與子辦事經過此地,難得閑暇,便想帶逛一逛。”

皇帝嘆氣:“與你說話沒意思,云娘子,我們說說話,對了,你們村里當真吃不起糖,那麼鹽呢?”

七姜看了眼展懷遷,見相公點頭,便定下心來,說道:“您方才說,商貿繁盛,為何百姓卻吃不起糖,您知道的,糖和鹽都是朝廷管著,價錢自然也是朝廷定的。妾來了京城才知道,我們那窮地方的鹽價,竟然和京城一樣,可我們每年的營生,尚不及京城百姓一個月的花銷,更比不得當做王侯的了。”

皇帝皺眉:“鹽價一樣?”

七姜看了看懷遷,點頭道:“就是一樣的,妾沒撒謊,您若不信……”

“朕信你。”皇帝舒展眉頭,溫和地說,“你沒道理來騙朕,何況這本就是先帝留下的問題,朕登基十七年來,早已推行鹽價因地制宜,奈何……”

展懷遷聽皇帝的口氣,已然又恢復帝王之姿,顯然是被這件事氣到了。

這樣的時候,瞞遮掩最最要不得,他大方地對七姜說:“還有什麼,你想說什麼便說。”

皇帝亦是好脾氣地說:“是啊,你接著說。”

七姜道:“皇上,鹽價太貴,我們就自己制鹽,我們村里的人都會曬鹽,但要才行,被抓到可了不得,販賣私鹽是要殺頭的。”

皇帝苦笑:“這里頭就復雜了,幾句話無法與你解釋,即便在京城,鹽也十分珍貴,朝廷若不干涉,只會讓更多的窮苦百姓吃不上鹽。”

七姜怯怯地問:“那……您會派人去抓我們村里的人嗎?”

皇帝笑道:“今日的話,只我們幾個知道,但說無妨。”

七姜說:“你方才問,為何邊境商貿繁盛,我們卻那麼窮苦,皇上您也不記得了嗎,邊境的普通百姓不可經商,這樣擺個餛飩攤都是不的。我娘做的刺繡手工,都是拿到集市上托人賣了換錢,哪怕每天來往無數商隊,我們當地的百姓,一個銅板也撈不著,在我們那兒的大商戶,大多都不是本地人。”

皇帝皺眉:“不是本地人?”

七姜點頭道:“都是家里有人當的,或是別來的大商戶,橫豎都是和衙門有關聯,他們才能有資格經商,把控著我們邊境的價,相反當地百姓,除了種地打獵、當兵看守關門,就很難有別的營生了。”

皇帝看向展懷遷,展懷遷道:“不僅如此,子嫁來京城后,臣才聽說,許多地方百姓,竟然連天災瘟疫皆因水源污染這樣的道理都不知道。子所在之地,臨近村莊曾因疫病全村覆滅,也曾因荒,死了無數人。十七八歲年紀,就已經歷數次荒,岳父岳母持家有道,才勉強養活一家人渡過難關,而這一切,卻不影響邊境商貿,可見商貿與當地百姓沒有太大關聯。”

皇帝的臉,越來越難看:“這就是,朕的太平盛世?”

展懷遷說:“是臣子們的疏忽與罪過,請皇上不要自責。”

皇帝眼眸一沉,問道:“對了懷遷,他死之前,對你說了什麼?”

展懷遷微微蹙眉,但很快意識到“他”是誰,便道:“無非是大放厥詞、辱罵圣上,還有悼念他故去的父親,不過……”

“不過?”

“臣對他撒了個謊,臣說有人劫獄被捕殺,臣私心想在他臨終前,給予一分安。”

皇帝呵呵一笑,問:“他安到了?”

展懷遷頷首:“是,他很欣,最后不再掙扎,自行飲鴆而亡。”

第420章 我們和圣上,彼此彼此

皇帝原是看著展懷遷,目卻又被一旁的七姜吸引,他眼里還是個孩子的小娘子,滿眼的悲憫與心疼,自然這一切的緒,只是為了的丈夫,與晉王毫不相干。

如此戾氣深重的話題下,皇帝的心仿佛得以療愈,心里想起了貴妃,想起了這個已陪伴自己大半人生的人。

而這一大半的人生里,他如同展懷遷此刻一樣,著來自貴妃無微不至的呵護關懷,但心里面,卻對另一個求而不得的人念念不忘。

他不知道多年來糾纏在心里的結,究竟是對皇兄的不甘心,還是對皇后的癡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