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486頁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486頁

七姜無奈:“您可真是……”

四夫人興沖沖地說:“玉嫁的那天,我要親自去甄家送請帖,這輩子就指那天揚眉吐氣了。”

七姜勸道:“一輩子長著呢,您不如指將來每一天都揚眉吐氣,嬸嬸,只要您好好的,我和懷遷會孝敬您的。”

四夫人卻搖頭:“我有兒有,做什麼要你們來孝敬,我還等著抱孫子呢。你們若真心對我好,就勸勸展懷逍,他不能這麼沒良心,我養了他二十多年,韓子淑才與他多年,這就只要媳婦不要娘了?”

說著,不紅了眼睛,七姜也不知如何安,彼此不冷不熱的幾句后,四夫人便回去了。

好在剛回秀景苑,賬房就送來白花花的五十兩銀子,四夫人見了錢,立時高興起來,一個人關著門在房里裝箱,剛給柜子上鎖,就聽得丫鬟在門外求見。

“什麼事?”

“夫人,是定安侯府送來的信。”

“甄家送的哪門子信?”

“奴婢不知道,前門遞進來,說是甄家送來的,要送到您手里。”

四夫人皺起眉頭,迅速給柜子上了鎖,再來開門接了信,滿腹狐疑地展開。

Advertisement

第404章 夫人最英明果斷

丫鬟眼中,看信的人陡然變了臉,但不等問候一聲,夫人就將房門關了。

而這信從前門遞進來,玉自然會知曉,本打算空去問什麼事,但忙著郡主收拾東西,和派送各府的回禮,生生將這件事忘了。

日落時和七姜們一同用晚飯,還嘀咕了一句:“我今天有件事怎麼也想不起來。”

原本七姜若提起四夫人和甄家在伽藍寺相遇的事,能幫著回憶,但深知甄家是玉心中不堪回首的過去,能不提就不提,于是過了這天,誰都忘了。

且說晉王被俘后,京中詭異不安的氣氛漸漸消失,皇帝毫不手地抓捕侄兒的同黨和往來切之人,看似紛紛擾擾,實則不相干的百姓與宦家眷們,終于能過上幾天安生的日子。

只苦了展懷遷忙個不停,這晚審案子半夜歸來,隔日一早天未亮,又趕來外藩驛館,送走一批使臣。

與各國使臣打道那麼久,彼此都有了解,在城門外離別時,被卷投毒風波的使臣,一臉沉重地對他說:“若是打仗,我朝必敗,那時候國土遭蠶食,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展大人,你宅心仁厚,若能在皇帝陛下跟前言幾句,哪怕無開城,也是最后的慈悲。”

一國使臣,在外代表著君主,說出這樣喪氣的話,若傳回故國,只怕此人命難保,展懷遷嚴肅地看著他,說道:“大人,您該上路了。”

“展大人,哎……”使臣長長一嘆,周正地作揖后,唯有踏上歸國之路。

展懷遷翻上馬,目送隊伍遠去,腦海中反反復復想起方才那幾句話,眼前仿佛能看見金戈鐵馬、戰火連天,能聽見無辜百姓的凄慘呼救。

他是從沙場歸來的人,親歷戰爭的殘酷,眼下皇帝卻一心一意挑起外藩的矛盾,以達到固守邦國乃至拓寬疆土的目的。

來犯者雖遠必誅,是展懷遷絕不會搖的信念,可他從沒想過,要有一天無故闖他人的國土,那樣的仗怎麼打,該不該打,贏了如何,輸了又如何,他從沒想過。

策馬返回皇城復命,遇見太子從大殿出來,他這麼一個大活人站著,太子視而不見,步履匆匆地就往東宮方向去。

“殿下!”展懷遷不得不出聲,項景淵這才回眸瞧見他。

“送走了?”

“是,使臣們已踏上歸途,隨行將士待送他們出關后,會即刻飛鴿傳書。”

太子輕嘆:“他們回到故土,也過不上幾天安生日子,邊境已然有了。”

展懷遷問道:“殿下行匆匆,可是朝廷出了事?”

太子干咳一聲,濃眉輕輕挑起,帶了幾分笑意道:“這幾日還能忙什麼,我……我是回東宮陪太子妃用膳。”

“這個時辰?”展懷遷抬眸一眼日頭,未近正午,但也早早過了早膳時辰,這會子用的什麼膳。

太子沒好氣地說:“管這麼多,趕退下,莫要耽誤我的時辰。”

展懷遷忍著笑,趕退到一旁去,項景淵嫌棄地白他一眼,轉就走了。

這話若回家去告訴七姜,必定高興極了,可惜他這會兒沒福氣回家去和心的人用膳,還有好些事等著他去做,此刻傳話的太監也已找過來,恭恭敬敬地說:“大人,萬歲爺宣。”

轉眼,太子大婚已有五日,待第九日,太子妃將回門,而那一天,也是懷逸學堂分齋考學的日子。

弟弟的事,七姜多是從玉頌口中聽說,這些日子他已經不去文儀軒溫書,每日下學歸來就在自己的屋里埋頭苦讀,反倒是當姐姐的常去探他,送些他吃的點心。

七姜膝蓋上已長出了新皮,終于被允許下地出門,這日傍晚,便親手做了幾道菜,和玉頌約了一起,來看一看念書辛苦的弟弟。

懷逸平日吃東西不挑,但過去被蕭姨娘養得太細,分明好吃好喝的供著,卻一直干干瘦瘦,如今蕭姨娘不在邊,下人們雖也盡心伺候,但懷逸的胃口越來越不好,只是為了應付吃飯長些力氣,常常胡塞幾口就撂筷子。

這話玉頌提過好幾次,七姜心里放不下,便親自做了菜,來和弟弟一起用晚飯。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