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門團寵小嬌娘 第二百一十章 兒女都是債

《農門團寵小嬌娘》 第二百一十章 兒女都是債

“我三哥高中了?”

方圓兒立刻追問出口,滿臉都是喜

這下可到葉遲驚訝了,“方姑娘怎麼猜的這麼準?

真是三爺高中了,雖然沒有進頭榜,但也是二榜第十八名。

最后進了吏部做書記員,正七品。”

方圓兒歡喜應道,“我就說三哥會高中,沒想到當真這麼順利。

我三哥底子差,幸好夠刻苦,如今也算是多年耕耘有了收獲。”

“恭喜小姐!咱們家里一定又開酒席了,可惜沒趕上熱鬧。”

朱紅蹦蹦跳跳,替家里高興,又惋惜沒湊上熱鬧。

山叔也是臉上帶笑,依舊沉默。

眾人有了盼頭兒,腳下更是加,路上實在累了,在山里又宿一晚上。

到底再第二日午后回到了葉家,葉家老聽到消息都迎到門前。

說不得,在山里鉆了這麼久,方圓兒三人都有些狼狽,但氣神還不錯。

眾人看的心疼,福嬸子一迭聲的嚷著。

“方姑娘可回來了,一定在外邊吃苦了。

這次走的時間太久了!”

“是啊,再不回來,我們都要進山去搜索了。”

方圓兒笑著道謝,“多謝大伙兒惦記,這次進山是時日長了一些,但也收獲不小。

馬上就要落雪了,歇息一冬,再進山就要等明年春日了。”

說著話兒,向滿眼期待的侯老大夫,又笑道。

“咱們進屋說吧,老爺子。”

“好,好,進屋。”

Advertisement

眾人一路到了后院兒,方圓兒推開室的門,遠遠看了葉公子一眼,瞧著他好像比原本的又黑了三分,倒是很高興。

這代表,他里的余毒越發接近表了,待得排除,也就離清醒不遠了。

這會兒功夫,桃紅和晴紅銀紅都得了消息,也是端了吃食趕了過來。

沒什麼好客氣的,方圓兒一邊吃一邊同眾人說起山上的消息。

“老爺子,我們這次深萬云山,幾乎到了大半位置。

在往里面就有些艱難,不過,萬云山中間位置,好似有熱泉流出。

因為山間流淌的小河,越往里走,越帶了溫熱的覺。

站在高,也能看到最中間有座山頭禿禿,而且上方霧氣繚繞。

若是有熱泉,有火蓮,我猜測一定在火山山腹的可能最大。

這次,算是探到了最里面的位置,等到明年春日,帶足人手,一次走到那座山下,就有答案了。”

“好,太好了!明年春日,小幺差不多就醒了,到時候我跟你們一起去!”

說罷,他掃了一眼方圓兒出的脖頸上,好似有些愈合的刮痕,猜測在山里沒吃苦。

想來也知道,一個姑娘家,沒有什麼武藝防,在山林里轉悠了一個月,平常男人都難以勝任…

“我最近琢磨了祛疤膏,很管用,晚上拿一瓶給你。

為了火蓮,讓你苦了。

就是最后發現萬云山腹地沒有火蓮,也不算你違背信義。”

“老爺子客氣了,我答應了您,就是難一些,也要試試。”

方圓兒吃的飽足,眼見山叔和朱紅還在吃,就尋了另外的話題。

“這一月,家里還好吧?”

“好,汗蒸房已經建好了,每晚都給公子用著呢,老爺子說效果極好。”

這次應聲的是葉叔,“另外,那兩樣傷藥也琢磨了,已經通過我們家的一些渠道售賣了。

你當初要的木人也做了三個,都送去東院兒了。”

說罷,他又苦了臉,“就是哪吒已經在山下一個月了,大伙兒想到厲害。

方姑娘歇一歇,趕把哪吒接回來吧。

正巧,方三爺高中,你們家里也正高興,早些回去看看…”

方圓兒好笑,趕應道。

“我也惦記回去看看,一會兒拾掇一下,就下山。

瞧這個時候,怕是要住一晚,明日再回來了。”

“好,回家好好歇歇,你家二爺也是隔一日就來一趟,都惦記你在山里吃苦。”

幾句話功夫,朱紅和山叔總算吃完了。

三人回了東院兒,洗漱換之后,就直奔山下的方家了。

方家已經得了消息,知道閨從山里出來了。

家里老,有一個算一個都站在門前張

方圓兒遠遠看見老娘背著兒子,翹腳抻頭張,鼻子一酸,差點兒掉了眼淚兒。

很多時候,覺得足夠堅強自立,不必父母家人跟著費心。

但只要是父母的孩子,就時刻掛在他們心尖兒上了,他們怎麼可能不惦記?

都是債,這筆債又尤其沉重…

“哎呀,是圓兒回來了!”

王氏眼尖,笑著高聲喊了起來。

眾人趕蜂蛹上前,哪吒更是急的拍著小手,喊著。

“娘,娘!”

方圓兒上前,一把抱過胖兒子,又摟著老娘。

“娘,你們出來做什麼?天都冷了,我又不是找不到家。”

“你個死丫頭,還有臉說。

進山一個月,連個消息都沒有!

你再不回來,你二哥都要帶人進山了!

明明說好當個廚娘,居然還替人家尋藥材去了。

你真是漲能耐了,不罵你就不錯了。

進屋!”

趙金蓮修理閨很有一手,幾句話數落的閨老老實實,麻利的跟在后邊進門了。

劉氏等人都是看的好笑,也趕跟著進屋。

九兒等丫鬟都是上前行禮,末了就散了下去,留給主子們說話兒。

終于茶水點心,早就準備好了。

方圓兒惦記三哥,沒說幾句就開始問詢。

“我三哥那邊到底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就考試了?

幸好我三哥到京都去了,否則怕是錯過了。”

方老二就道,“老三運氣好,在府城時候就沒落下,到京都去落腳,又趕上了這次大考。

聽說很多人都沒趕上,京都那邊很多舉子都在鬧呢。

這次參考的人,上榜容易,授也痛快。”

方玉就是趙金蓮的驕傲,這會兒也是笑的合不攏

“你三哥運氣好,也是平日辛苦讀書了,機會到了,這就爬上去了。

可惜咱們都不在京都,給他慶賀的人都沒有。”

方圓兒趕勸道,“娘不用惦記這個,我三哥很得辛先生的看重。

有辛先生在,我三哥怎麼會缺了人吃酒慶賀?

倒是,再給我三哥那邊送年禮,要加厚了。

我三哥如今也是有差事了,同僚和上,師長友人都需要打點。”

“對,對,老二記一下,到時候可不能忘了這事兒。”

查金蓮趕囑咐老二,“老三雖然開了個小面館兒,也賺不了什麼銀子。

他每月俸祿怕是更,咱們家里不幫,他肯定要犯愁。”

不必說,這話也是說給劉氏和王氏兩個兒媳聽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