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雪中悍刀行 第一百五十九章就在那里!

《雪中悍刀行》 第一百五十九章就在那里!

子投胎做你兒子!”

聽著校武場的滔天罵聲,鸞鶴城主將楊驃耳朵,對邊兩位副將苦笑道:“可以放心了,咱們走吧。”

不過離開前,楊驃扯開嗓子大聲回了一句,“姓荀的,記住啊!要是以后幾天殺人沒我們多,記得給楊驃當乖兒子!”

他娘的,校武場都傳出整齊一致的拔刀聲響了,楊驃趕帶人一溜煙離開。

此時,洪敬巖的然鐵騎一如之前,即將先行到達幽州城外,卻注定不參與攻城。

這當然也意味著武備更勝臥弓城的鸞鶴城,馬上就要迎來一場死戰。

————

整整屯兵五十萬的北莽中線,在那頂帥帳中,一個胖子繞著北涼沙盤繞著走了一圈又一圈。

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位南院大王到底在自言自語個什麼。

董胖子走到了沙盤上西域附近,停了一下,繞到薊州那邊,又停了一下。

在看到北涼西蜀之間的地帶,也停了一下。

他最后走到桌子中央,雙手扶住桌面,輕聲道:“葫蘆口臥弓城一日被破,現在整個中原肯定都在罵你們北涼是坨狗屎,罵你們徐家鐵騎是吹出來的雄甲天下……”

董卓習慣上下牙齒敲了敲,“我知道你肯定沒有躲在清涼山,你有三個選擇,打通了流州以西,去跟西域爛陀山上那些和尚打道,或者去西蜀邊境,低聲下氣跟陳芝豹約來一場面對面的易,替北涼做筆割的買賣,再要麼就是去薊北的橫水銀鷂,幫幽州收拾離新君送給你的爛攤子。”

這個胖子自顧自低聲音在那兒叨叨不休,“去西蜀,我可管不著,去薊州的話,那兩萬因為衛敬塘沒討著半點便宜的末流騎軍,肯定不夠看嘛……萬一是去了西域,就真讓人頭疼了,難道我還能專門為你安排一位持節令或者是大將軍,親自帶著幾萬大軍在那邊守株待兔?我樂意,別人也不樂意啊……”

Advertisement

董卓又開始繞著桌子轉悠。

“要不然拋一枚銅錢,猜有字沒字?”

“這哪行啊,軍國大事豈能兒戲!”

“就是就是,董卓啊,你今兒可是南院大王了,做事,得慎重吶。”

“嗯!有道理!咦?你們還傻愣著干啥,趕的,給老子拿枚銅錢過來!”

————

當離王朝西北第一雄鎮虎頭城在一千余座投石車的集轟砸下,距離虎頭城并不算遙遠的北涼都護府上下,還是有條不紊地快速運轉。都護大人甚至還有“閑逸致”跟人在一座囊括幽河薊三州地形的沙盤前,空關心鸞鶴城馬上就要全面展開的戰況。如果說對于鸞鶴城的風吹草,幽州軍還不當一回事,只當作地方武將不顧全局的意氣用事,但是有資格站在都護府大堂的家伙,都清楚褚都護是起了濃重殺心的,如果不是還沒有離開此地的徐渭熊說了一句,褚祿山真的已經懶得管燕文鸞會不會面掃地,都已經派人前往鸞鶴城接邊防了。為此在涼州防線的步軍副帥顧大祖就已經跟褚祿山紅過臉了,周康在許多大將也迫不得已當過了和事老。

褚祿山站在沙盤前,雙手十指叉在腹前,輕輕拍打手背。

不僅僅是軍事才華厚薄的關系,所站位置不同,也會影響沙場將領的思考方式。

將才和帥才,一字之差,看似咫尺之遙,但實則云泥之別。

徐渭熊坐在椅子上,膝蓋上蓋了一條厚重毯子,袁左宗在場,齊當國也在。

很有意思,雖然各不同姓,但都是“一家人”。

徐渭熊著沙盤輕聲道:“按照臥弓城的雙方戰損來看,就算楊元贊的攻城方式很‘中原’,葫蘆口一樣還是能以四萬多人,拼掉十五六萬甚至更多北莽大軍。畢竟這葫蘆口是越打越難的,只不過雙方頂層武將都心知肚明,霞城會是一個轉折點。打下霞后,一旦幽州門戶大開,北莽就備更多的戰選擇,是騎戰是步戰,是圍點打援,還是專門針對幽州有限騎軍,或是干脆舍棄幽州城池,一門心思策應他們的中線主力大軍,都可以。”

齊當國低聲道:“要是北莽一開始就咬鉤,全力攻打流州就好了,他們的糧草補給線就會出現很多。”

徐渭熊搖頭道:“真要打流州,那就不是補給線的問題了。董卓和那位太平令有足夠本事把他們的補給線變魚餌,反過來引我們上鉤。”

袁左宗點頭道:“百萬大軍全線境,可以說北莽半座南朝都在為前線補給順暢而在割,事實上不是南朝故塞龍腰兩個邊州大出,出了不下百萬頭牛羊,橘子河西兩州也早就開始了。隨著北院大王拓拔菩薩解決了后院風波,開始帶兵南下流州,北莽已經等于用舉國之力來打這一場惡仗,我們就算有心奇襲,也已經不可以稱為‘襲’了。”

視線一直在沙盤上“胡”逛的褚祿山,突然盯著葫蘆口某地不,自言自語道:“要不然?”

齊當國是本聽不懂。袁左宗是在沉思,快速權衡利弊。

只有徐渭熊直截了當否決道:“不行,太冒險了。這跟我們北涼最初的策略是嚴重相悖的!”

一頭霧水的齊當國轉過頭向同為大將軍義子的袁左宗,后者輕笑道:“葫蘆口真正的存在意義,除了表面上的損耗北莽兵力,還有更深層次的特殊含義,葫蘆口得天獨厚的地域縱深,不是帶給幽州的,也是帶給整個北涼的。當時義父和李先生做了最壞打算,設想涼州被破,那麼有三條退路,一條是率軍退西蜀,坐蜀地而靠南詔,這是上策,現在……第二條是經如今的流州進西域,但這是下策,在西域我們畢竟沒有穩固的基。第三條中策的退路,就是死守幽州西和北邊的葫蘆口,有必要的話,把河州薊州都握在手里,不管那離朝廷的,我們北涼強行再度把橫向戰線拉出一條來!這條策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葫蘆口當中原的襄樊城。”

袁左宗指著葫蘆口,緩緩道:“都護大人是想在葫蘆口來一場出其不意的大戰,讓我或者是周將軍領銳騎軍冒險奔赴葫蘆口,先把楊元贊的西線大軍一口吃掉。如此一來,本就兵力不足的涼州和流州就會愈發勢如累卵。但是如果能夠僥幸功,風險大,好當然也很大……”

徐渭熊沉聲道:“世上沒有僥幸一說!我們賭不起,北涼也沒有到非賭不可的地步!”

齊當國出個你好自為之的表,袁左宗淡然一笑。

褚祿山想了想,說道:“我們北涼最壞的打算,說到底就是拼了老底子,也要北莽出六十萬以上的兵力,這不難。”

恐怕換別人來說這種話,哪怕是北涼騎軍副帥周康,都要惹人腹誹一句這牛皮不怕吹破天啊,可是褚祿山來說,還真就能讓人愿意真心相信。

始終十指叉的褚祿山微微彎曲了其中一手指,點了點薊北方向,“衛敬塘總算良心發現,沒丟棄橫水城,正因為橫水城還在,才能讓郁鸞刀沒有淪落到拿那一萬幽州騎,去攻打那座差一點點就被薊州雙手奉送給北莽兩萬人的銀鷂城。現在局勢其實還算好了,顧劍棠好歹沒明著跟北莽最西邊的邊軍嚷嚷‘哥們,你們趕快去打幽州吧,別總跟我大眼瞪小眼天含脈脈了,你們走了,我顧劍棠保管啥都沒看見’。還有,離那位趙家天子還沒有讓戶部下令準許北涼百姓更換戶籍,沒有讓河州等地像個花魁似的開門接客,不收咱們北涼的銀子,還倒……”

袁左宗輕輕咳嗽一聲。

也意識到在徐渭熊面前說這個不太妥當,褚祿山嘿嘿一笑,天不怕地不怕的都護大人也是趕轉移話題,“我是不怎麼會下棋,嗯,要是跟義父下一百盤,那還是能下贏一百盤的。”

齊當國,會心一笑。

玩笑過后,褚祿山繼續說道:“衛敬塘和橫秋城是變數,咱們跟北莽都一樣是措手不及,就看誰能抓住機會了。何況王爺也去了那里……”

徐渭熊這一次竟是當場然大怒,直呼其名怒斥道:“褚祿山!你吃了熊心豹子膽?!”

齊當國被嚇了一跳,更加如墜云霧。

袁左宗輕聲道:“太冒險了,就算王爺帶著郁鸞刀的騎軍,大破那兩萬長途跋涉又無依托的北莽輕騎,也許原先也就止步于此,最多向西而去,打幾場小型戰役,可一旦我們額外出兵,就等于是著王爺和那一萬幽州騎軍要在葫蘆口外打一場大仗了。而此時洪敬巖的然鐵騎一直沒有,幽州大軍隔著犬牙錯的半座葫蘆口,就算我們的騎軍跟王爺匯合,還是太冒險了,這個風險比起我率軍奔赴葫蘆口吃掉楊元贊,還來得鋌而走險,不行!”

褚祿山松開錯十指,抬起手臂用兩食指著眉梢,死死看著葫蘆口,“你們以為這是我著王爺嗎?不是的,是王爺在我們!”

褚祿山拿起一竹竿,狠狠在沙盤上的葫蘆口外,面容猙獰道:“王爺是想要告訴幽州,告訴整個北涼,大戰之時,他北涼王,他徐年就在這里!”

徐渭熊似乎想要站起,掙扎了一下,安靜坐定,閉上眼睛,咬沉默不語。

袁左宗開心笑了,細細瞇起那雙丹眼眸,渾散發出異樣的風采,這是他為北涼騎軍統帥后第一次如此不掩飾沉寂已久的鋒芒,“那就這麼辦!”

徐渭熊睜眼后,神平靜,視線極其尖銳地向北涼都護,“虎頭城能堅守四十天?”

徐渭熊看著三人,沉聲道:“如果做不到,一兵一卒都別想離開涼州邊線!”

褚祿山冷哼道:“最!”

不等徐渭熊向自己,“白熊”袁左宗只留給一個已經遠去的背影。

過門檻后,一向極其注重儀表的袁左宗破天荒了個大懶腰,搖了搖脖子。

做完這一切,袁左宗快步走出北涼都護府。

當天,一支萬人騎軍,悄然離開駐地。

北涼三十萬鐵騎,雄甲天下。

而這支騎軍,雄甲北涼軍。

大雪龍騎!

————

一支長途奔襲的六千騎軍,悍然出現在了葫蘆口外。

為首一騎,披甲提槍,腰佩涼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