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搶我姻緣?轉身嫁暴君奪后位 第316章 不給四妃之首的原因(6萬打賞值加更)

《搶我姻緣?轉身嫁暴君奪后位》 第316章 不給四妃之首的原因(6萬打賞值加更)

“在今天之前,嬪妾也和大家一樣,以為德妃娘娘生下了三皇子,陛下會將冊為四妃之首呢。沒想到,只得到了一個末尾的位分。”

孫常在低了聲音,好奇地問道:“嬪姐姐,您說陛下究竟是怎麼想的啊?”

陛下子嗣單薄,按照對子嗣的重視程度,不是應該大大抬舉德妃嗎?

原因其實很簡單。

帝王喜歡的,一直都是單純善良的子。

德妃知道自己有孕后,就裝瘋賣傻淡出眾人的視線。雖說此舉是為了保全自,以及腹中的孩子,但在南宮玄羽看來,心思未免太深沉了些。

站在帝王的角度,他記得德妃開枝散葉的功勞,卻又不喜表里不一的子。

從前的德妃還算得寵,但經此一事,再也沒有走進南宮玄羽心的可能,反而還會被他忌憚。

誰又能說出,德妃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呢?

聽完沈知念的解釋,孫常在眼里閃過了一抹了然:“原來如此……”

“這麼說,德妃娘娘其實可憐的……”

話音剛落下,孫常在就覺得有點可笑。

四妃末位,那也是堂堂的四妃啊!!!自己一個常在,竟同起比高了整整四級的德妃娘娘來了。

這個曲過后,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孫常在就告辭了。

Advertisement

嘿嘿嘿……還要趕回去練習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呢。

轉眼到了晚膳時分。

沈知念剛用完膳,準備出去消消食,小明子就大步從外面走了進來:“娘娘,三皇子從一個時辰前,就一直哭鬧不止。承乾宮宣了太醫,最后竟查出,是有人對三皇子下了不好的東西!”

“陛下已經到了承乾宮,各宮的娘娘也都趕了過去。”

三皇子如今可是后宮的金疙瘩,竟有人敢對他下手?!

沈知念作為協理六宮的妃嬪之一,發生了這種事,自然不可能裝不知道。

在菡萏和芙蕖的攙扶下起,往外面走去:“傳暖轎,本宮也去承乾宮。”

“是!”

孫常在坐在窗邊練琵琶,看到這一幕,立刻放下手中的琵琶,大步走了出來:“嬪姐姐,這是怎麼了?”

小明子把剛剛說的話,重復了一遍。

孫常在上前接替了菡萏的位置:“嬪姐姐,嬪妾陪您過去。”

如今后宮誰不知道,德妃娘娘心機深沉。嬪姐姐還懷著孕呢,怕對方在承乾宮出什麼事。

一方面是因為,嬪姐姐對這麼好,孫常在自然希對方萬事順遂。

另一方面則是,如今得到的一切,都是因為嬪姐姐的庇護。嬪姐姐好了,才能更好。

不多時,兩人就抵達了承乾宮。

帝王和柳貴妃都已經到了。

柳貴妃本來懶得管這樣的糟心事,但掌六宮大權,三皇子出了事,若是坐視不理,明天史們參的折子,就該堆滿陛下的案頭了。

姜婉歌聽說消息,第一時間趕過來看熱鬧了。

三皇子都那樣了,完全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竟還有人費盡心思對他下毒?

哦,也對,這些沒見識的古人,又不知道三皇子的異常。

同樣跟著過來的,還有許多打著關心三皇子名義的低位宮嬪。

眾人陸續行完禮,都或焦急,或好奇地室。

“三皇子怎麼樣了?”

“天!三皇子才滿月,究竟是誰的心思如此歹毒,居然對他下毒?”

“這麼小的孩子就要遭此劫難,真是可憐啊!”

“……”

帝王眼底同樣縈繞著一層霾,周帶著肅殺之氣!

太醫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德妃立刻迎了上去,紅著眼眶問道:“太醫,怎麼樣?三皇子可有大礙?”

太醫恭敬道:“德妃娘娘不必憂心,三皇子不打。”

聽到這話,德妃才重重松了一口氣,眼底蓄了一層淚水:“那就好……那就好……”

“三皇子是臣妾歷經千辛萬苦才生下來的,若他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臣妾真是活不下去了……”

南宮玄羽雖不喜心機深沉的子,但德妃對三皇子的慈母之心,確實令人容。

他看德妃的眼神溫和了不,轉而問道:“讓三皇子不適的東西,究竟為何?”

另一名太醫,從室拿了一個致的鑲金鼗鼓出來:“回陛下,問題出在這上面。”

“鼗鼓兩邊的鼓面,被人涂抹了一層脂。兩側的手柄搖時,敲擊到鼓面,脂便會飄散開。”

“這對大人來說不礙事,但嬰孩質弱,一旦接到,便會引起不適。嚴重些的,可能還會危及命……”

姜婉歌好奇地看了一眼,鼗鼓不就是現代俗稱的撥浪鼓。

母嚇得跪在了地上,連連求饒:“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是奴婢見今日的賀禮中,有一個鼗鼓,便拿出來逗三皇子了。奴婢真的不知道,鼗鼓上有脂。引起三皇子不適,奴婢罪該萬死!求陛下饒命!”

南宮玄羽冷冷地問道:“這個鼗鼓是何人送的?!”

看到鼗鼓的那一刻,孫常在臉上的就褪得干干凈凈了!

到帝王周散發出的涼意,更是嚇得魂飛魄散,“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陛下,這個鼗鼓是嬪妾送給三皇子的賀禮,但嬪妾真的不知道,上面為什麼有脂啊!”

沈知念的眼眸微微瞇起。

本以為今天不會出什麼差錯,沒想到是高興早了。

不過……好在早就做了萬全的準備,孫常在即便被牽扯進去了,最終也不會有事。

沈知念正好趁此機會看看,此事究竟是意外,還是有人故意算計?

德妃上前一步,溫聲道:“陛下,子日日都要上妝,孫常在送的鼗鼓上沾染了脂也正常,想必也不是有心的。”

“臣妾和三皇子,只想在后宮安靜度日。既然三皇子沒有大礙,此事便算了吧。”

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德妃娘娘,三皇子的份何其貴重!怎能因為沒有鑄大錯,就輕飄飄地把這件事揭過去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