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正在思索什麼的張行口而出。“梁郡的曹汪明顯是投了東都,徐州那里明顯聽皇帝多一些,里也會有爭執……徐州那些人可以去譙郡,卻不敢去梁郡,真要是擅自上門,怕是曹汪要搞趁勢吞并也說不定。”
眾人聽得迷迷糊糊,但也只能點頭。
但很快,立即又有其他人小心提醒:“魏首席,皇后順著渙水大道而下,沿途城池集,每隔幾十里便有一大城,若是碭山那里,似乎還有下邑的隙可以直接過去,可我們要想過去,必須得穿過虞城、楚丘等地,這些地方之前便說了,梁郡的郡卒早早駐扎了進來。”
“那就先取這兩城為立足之地。”魏道士認真探討起了方案。“正好,取不下來,此事做罷;取下來,就勢以這兩城為基,大舉出擊。”
“可若是打草驚蛇怎麼辦?”牛達略顯不耐,再度起反對。“取下了,但皇后直接轉向往西走了,怎麼說?徒勞為了兩個縣與曹汪大舉開戰嗎?早不打晚不打,一堆中樞高手路過梁郡的時候打?”
“那就趁著積雪穿過城去?”
“被發現了,后路為城中所斷,前方大軍境?咱們難道還要扛著一個月的糧食過去打劫?”
“其實,不是沒可能速下兩城。”又有人猛地加到了討論。“孟山公之前不是說,有心回來舉事嗎?說是若我們助他們取下楚丘,愿意將周橋土地奉上,甚至愿意讓他族弟孟啖鬼加我們黜龍幫……孟氏在梁郡東部一帶很有勢力,讓他的族中早早布置好人手,突然里應外合,直接取下這兩城也是沒問題的吧?”
“但是孟山公這廝委實惡心,居然還想在我們面前拿姿態……”
“我們本就不想梁郡,扶著他去跟曹汪打擂臺不好嗎?也算是求個邊境安穩。”
“若是這般,也算是各取所需……但還是沒說怎麼對付他們的高手……”
眾人爭論不停,似乎一直沒有真正的合適方案,但似乎也一直沒有關掉那種可能的大門。
只能說,報匯總也好,方案討論也罷,全程都是稀里糊涂外加摻雜了一些主觀的,甚至有些明顯的意氣之爭和派系分歧。
至于張行,別看他全程沒有掉架子,一直坐在那里,似乎有竹一般。但實際上,這也是他第一次籌謀一種主出擊的軍事計劃,心里也沒譜,基本上就是在隨波逐流,乃是聽這個有道理,聽那個也好像對路,總上也跟這里的地方土豪與大魏低階吏們一樣,屬于棄了可惜,但真要做起來反而麻爪的心態。
不過,隨著這個草臺班子的深討論,張行心漸漸彈起來,卻似乎約抓到了一點什麼,而且漸漸勾連了起來。
“我有一個計劃。”
隔了不知道多久,張行忽然開口,引得滿堂正在爭論的頭領紛紛愕然,繼而幾乎所有人都沉默著坐了下來。“方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勉強按照大家意思拼湊出來的,大家聽一聽,看看如何……首先,如果做此事,不能去譙郡,要在梁郡解決。”
眾人紛紛頷首,譙郡的思維陷阱剛剛已經說了。
“其次,如果在梁郡解決,也應該在過了宋城之后的梁郡后半段解決,這樣是為了方便碭山的兵馬出來,形兵力上的優勢。”
這點也沒有問題。
“其三,雄天王親自走一趟,請孟山公回來,答應他的條件,黜龍幫扶持孟氏在梁郡起兵,我們也按照許諾,出兵助他,卻不侵染梁郡地盤……所謂他趁勢起兵,我們借機南下,各取所需……但我們不助他取當面的楚丘,而是助他取比較便東南一點的虞城,取完虞城后,還要替他取空虛的谷和下邑。”
這第三條,前半段依然跟大家議論的大略相通,但后半段,卻讓很多人不著頭腦了。
“妙!”停了片刻魏道士猛地站起來,以拳擊柱。“妙!讓他們來攻我們!把難扔給他們!讓他們進退兩難,自潰于雪中!”
徐大郎也瞬間展,接著,周行范、牛達、關許等數頭領,也似乎有所恍然,但大部分人依然不解。
“這里面的關鍵點在于要快,要準。”張行從容說到了關鍵。“要確保中宮的隊伍走到谷和下邑中間時,一前一后同時取下兩座城。”
眾人紛紛恍然。
原來,谷和下邑,正在渙水通道上,張行的意思是,既然直接雪地攻擊隊伍有麻煩,不如直接攻擊注定空虛的沿途城鎮,然后屯起優勢兵力,借助城鎮困住皇后的隊伍。
“若是時機拿不住,沒及時取下這兩座城呢?”有人問了句廢話。
“就退回來!”魏道士搶在張行回復之前嗤笑道。“就此算了嘛……為什麼要孟山公來,為什麼先打虞城?就是保住退路!”
“若是對方集中修行高手,力攻城呢?我們能擋嗎?”有人進一步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似乎也是最后一個必須要解答的問題了。
“那我們就也集中修行高手,勒馬于中宮隊伍一側,他們敢去攻城,我們就直取中宮!”一直反對的牛達忽然口而對,重復了之前魏道士的一個說法……倒是拿來主義了。“畢竟,若是城在我手,便是他們拖不得了……三哥這一招,做反客為主!”
眾人齊齊來看張龍頭,而本沒想到最后一條補充的張行心中恍然,卻不耽誤他面如常,緩緩頷首,儼然智珠在握。
“那就這麼定了吧!”片刻后,看到無人再反對,張行緩緩下令。“雄天王去找孟山公,回來請魏公與他涉細節;閻慶與賈越嘗試提前調度一些銳進這幾座城,以作應;范頭領拿我的書信回去,隨時聯絡,讓王振做好出兵準備;徐大郎和牛達負責全盤調度部隊,來濟集合……孟山公同意,就開展計劃,然后依次取虞城、谷、下邑,中間但有挫折,就立即停下、退后,不再理會。”
說著,張行左右去看,只想去看誰還有什麼意見。
孰料,牛達關許立即閃出,然后牛達率先拱手:“謹遵三哥軍令。”
徐大郎也立即拱手:“謹遵三哥軍令。”
雄伯南反應過來,也趕拱手:“謹遵龍頭號令。”
魏道士猶豫了一下,難得拱手以對,便作態。
卻不料,張行搶在對方前面站起來,并手來握:“勞煩魏公。”
魏道士干笑了一聲,順勢與對方牽手:“不麻煩,張龍頭妙策,足可安天下。”
“且觀敗吧。”張行倒是依舊坦然。“而且,這是群策群力之功,所有細節,都是大家議論出來的。”
堂下許多站起來的頭領,不由微微展。
PS: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