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渝回白龍港拿上去年參與轉運時做的筆記,匆匆趕到市委大院,葉書記的書小柳正在門廳里等。
「韓支,省軍區的人在常委會議室,葉書記和楊部長正在陪他們。」
「常委會議室在幾樓?」
「三樓,我帶你去。」
「好的,謝謝。」
在柳書看來韓渝是葉書記和沈副市長眼前的大紅人,這段時間只要與陵海港建設項目有關的事,韓渝幾乎都有參與。
今天更誇張,省軍區的人居然一直找到了市委。
柳書一邊在市委機關工作人員驚詫的目下帶著韓渝上樓,一邊不聲說:「省軍區來的是一個姓劉的長,軍分區姜副政委親自陪同他們來的。跟劉長一起來的那四位看著不像軍人,劉長和姜副政委沒介紹,不知道他們是哪個單位的。」
不愧是市委大,太會做事了,擔心等會兒見著不知道怎麼稱呼,竟抓時間介紹況。 想看更多彩章節,請訪問ⓈⓉⓄ55.ⒸⓄⓂ;
韓渝連忙道謝。
跟著柳書來到三樓的一間小會議室,在門口喊了一聲報告。
葉書記微笑著站起,親自幫著介紹,陪同四位船舶設計工程師前來的省軍區劉長,竟迎上來握著韓渝的手說「久聞大名」。
楊部長在等韓渝的空檔,通過武裝部的老同志了解過韓渝的況,剛才從葉書記那兒又得知韓渝曾被總政記過一等功。
如果是現役軍人,並且在部隊立了功,哪怕是三等功,部隊都會通知老家武裝部,武裝部是要敲鑼打鼓送喜報的,更別說被總政記一等功了。
終於見著真人。
楊部長很高興,握著韓渝的手笑道:「韓渝同志,原來你之前屬於通系統,不然你榮立一等功這麼大事,我們武裝部不可能不知道。恭喜恭喜,熱烈祝賀,我們都要向你學習。」
武裝部長是陵海的常委,居然聲稱要向自己學習……
韓渝寵若驚,正不知道怎麼開口,省軍區的劉長又笑道:「葉書記,楊部長,韓渝同志被總政記一等功,別說你們不知道,連我們省軍區之前都不知道。」;
陪同劉長和四位工程師過來的濱江軍分區姜副政委也苦笑道:「我們軍分區一樣不知道,剛才打電話向王司令員和陳政委匯報,王司令員和陳政委大吃一驚。」
那個一等功在哪兒立的不重要,什麼時候立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鹹魚現在是陵海的幹部!
葉書記既是陵海的書記,也是陵海武裝部的第一書記。
手下有個一等功臣,葉書記很高興很有面子,拍著韓渝肩膀哈哈笑道:「現在知道也不晚,小韓,你既是總政表彰過的一等功臣,也是我們陵海的驕傲!」
「葉書記,我……」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這是實至名歸。可惜你的許多事跡要保,不然市里就可以搞幾場事跡報告會,給你戴上大紅花,上臺好好講講的。」
葉書記抬起胳膊看看手錶,隨即轉笑道:「劉,姜副政委,小韓我幫你們請來了,我等會兒有個會,只能請楊部長陪你們。」
「沒關係,您忙。」
;
「謝謝葉書記,我們給您添麻煩了。」
「不麻煩,不用謝,能為國防建設做點事,這是我們陵海市委市政府的榮幸。」
葉書記跟眾人挨個兒握了下手,帶著柳書先走了。
省軍區的劉長目送走葉書記,回頭笑道:「韓渝同志,葉書記剛才說你的許多事跡要保,幾位工程師接下來要跟你請教的事一樣需要保,我和姜副政委去樓下等,你們聊。」
「是!」
「楊部長,我們先出去吧。」
楊部長愣了愣,連忙笑道:「好的,劉,姜副政委,這邊請。」
之所以把會談地點安排在常委會議室,就是考慮到保。
韓渝送走三位領導,趕帶上門,從包里取出筆記本。
四位來自東海的高級工程師大喜,從帶來的一個圖紙筒里取出一卷之前設計的草圖,參照韓渝提供的數據,一項一項研究起來。
之前沒設計建造過,不懂就問,不丟人。;
韓渝有問必答。
這是搞大型特種船舶設計,不是干別的。
五個人從下午一點半,一直探討到傍晚,期間就出去上過幾次廁所。
楊部長見他們竟打算挑燈夜談,連忙讓市委辦的工作人員送飯,安排好一切才陪劉長和軍分區姜副政委去陵海賓館吃晚飯。
吃完晚飯打電話問,幾位高工和韓渝說要加夜班,不知道幾點能搞完,楊部長只能先安排兩位領導休息,然後讓對韓渝很悉的劉參謀給常委會議室準備夜宵……
跟江對岸的大倉、州和章家港等城市相比,陵海在經濟發展上嚴重落後!
作為陵海的一把手,葉書記認為要爭分奪秒迎頭趕上,本不存在雙休,第二天一早就趕到了辦公室。
沈副市長同樣沒時間休息,見葉書記上班了,趕來向葉書記匯報工作。
「港監局要八個泊位做非法船舶暫扣點,江海河港池就那麼大,總共才幾個泊位啊!」;
「葉書記,我一樣捨不得,可沒他們支持,港池項目也搞不。」
「你有沒有找找朱春苗?」
「朱局不分管這一塊,而且這是湯局提出來的。」
「湯局既然開了口,就給他們八個泊位,除了這八個泊位,他們有沒有提別的要求。」
沈凡連忙攤開帶來的港區規劃圖,指著滸濱河口的位置無奈地說:「湯局說等陵海港建投使用,水上通管理的力會非常大,他們的執法人員在躉船上辦公只是權宜之計,他們想要這塊地皮,打算建一棟辦公樓。」
要了泊位還要地皮,難道他們不知道地皮是能賣錢的嗎?
葉書記越想越心疼,看著規劃圖道:「今天答應給他們一塊地皮蓋辦公樓,過幾天海關、邊檢一樣有可能開口要,到時候給不給人家劃撥?」
「葉書記,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我們都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了,不能因為這點上前功盡棄。」
沈凡頓了頓,接著道:「而且港監局的況跟海關、邊檢不一樣,港口建投使用之後,能不能經營管理好,有沒有一個良好的水上通秩序很重要。」;
葉書記沉默了片刻,微微點點頭:「從長遠考慮,港監局願意來我們陵海港蓋辦公樓確實是一件好事。」
「我就是這麼考慮的,再說他們至沒提出讓我們掏錢幫他們蓋。」
一下子出這麼大,葉書記心裡肯定多多有點不爽,沈凡連忙話鋒一轉:「葉書記,昨晚吃飯時,湯局提供了一個信息。」
「什麼信息?」
「中遠船廠場地太小,跟不上發展需要,打算找地方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江對岸幾個區縣的一把手消息比我們靈通,這段時間總往中遠跑,給了好多優惠政策,想把中遠拉過去投資建廠。」
中遠是真正的大企業,建造的都是大海,每年產值上億。
葉書記立馬來了神,敲著桌子說:「這個況很重要,你趕想想辦法,無論如何我們也要把中遠拉過來,對岸能給的政策我們一樣可以給!」
「船廠的老總我倒是能聯繫上。」
「能聯繫沒用,要做工作。」;
「工作我正在做,我等會兒給鹹魚打個電話,讓他陪我去一趟中遠船廠。」
「鹹魚跟中遠船廠很?」葉書記下意識問。
沈凡微笑著解釋道:「我問過朱局,朱局說長航分局打算建造消拖兩用船時,曾邀請中遠船廠的總工參與過評標。而且中遠當年收購濱江造船廠,就是港監局的老局長幫著牽的線搭的橋。」
葉書記追問道:「港監局的老局長?」
「就是上任局長,姓馮,馮局是看著鹹魚長大的,對鹹魚很關心。朱局說要不是馮局給機會,鹹魚也立不了一等功。」
「馮局跟中遠很?」
「不只是很悉,而且還調到了中遠總部,什麼職務朱局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正局級待遇。」
有這關係必須利用起來!
葉書記立馬拿起電話,飛快地撥了一串號碼,等了幾秒鐘,問道:「小柳,韓渝同志有沒有走?」
「走了,他跟省軍區劉長帶來的那四個人談了一夜,早上在市委食堂吃完飯走的。」;
「他們談了一夜?」
「嗯,他們在裡面談了一夜,武裝部的劉參謀在外面守了一夜。」
「他一夜沒睡啊,那就算了。」葉書記放下電話,喃喃地說:「那四個人究竟找他了解什麼況,居然了解了一夜。」
沈凡分析道:「可能跟立一等功的那個任務有關。」
「省軍區的那個劉說要保,既然要保我們就不打聽了。但鹹魚跟港監局老局長的關係必須利用起來,中遠船廠要擴大規模這麼大事,我估計中遠在濱江這邊的負責人也做不了主,肯定要經過總部同意。」
葉書記想了想,接著道:「但我們不能只找總部不找濱江這邊的負責人,你好好計劃下,這個工作怎麼做。」
沈凡連忙道:「我知道。」
要讓馬兒跑不能不給馬兒草。
葉書記角,又笑道:「鹹魚被總政記一等功,通系統不當回事,我們陵海市委市政府不能不當回事。我回頭問問武裝部,以前遇到這樣的況,地方黨委政府是怎麼表彰的,應該有『配套獎勵』,必須給他補上。」;
沈凡豈能不知道頂頭上司的良苦用心,不笑道:「葉書記,據我所知好像沒這方面的『配套獎勵』,或者說沒這方面的先例,只有一些擁軍優屬方面的政策,但都是針對現役軍人在部隊立功的。」
葉書記反應過來,笑問道:「這麼說通系統不是不當回事,只是沒遇到過這樣的況,不知道怎麼弄?」
「應該是。」
「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我們不能跟他們那樣墨守規。回頭我找找楊部長,看看現役軍人在部隊榮立一等功,在老家這邊能什麼待遇,我們完全可以參照麼。」
參照估計也參照不出什麼。
畢竟針對現役軍人的政策,不太好往非現役軍人上套。
……
與此同時,今天同樣沒休息的周慧新,正坐在辦公室里跟石勝勇談話。
「周局,你放心,我心態擺的很正,再說我跟鹹魚打了這麼長時間道,很清楚江上的況跟岸上不一樣,我不覺得給鹹魚當副手委屈。」;
「我知道,事實上市委和局黨委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研究決定讓你跟鹹魚搭班子的,但該說的我要說清楚。」
周慧新頓了頓,盯著他很認真很嚴肅地說:「其實把鹹魚調回來擔任港區分局局長,市委市政府和局裡還有一層考慮。」
石勝勇下意識問:「什麼考慮?」
「港區的治安管轄權。」
周慧新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水,耐心地解釋道:「以前沿江的那些只要有點規模的港口都是通部的,港區治安都歸長航公安局管轄。濱江港的治安之前雖然歸濱江港公安局管,但濱江港公安局一樣隸屬於通部公安局。
久而久之,不但形了慣例,甚至有文件支持。
如果不把鹹魚調回來擔任港區分局局長,很難說長航分局會不會橫一槓子。如果人家非要管,司打到首都去,港區的治安管轄權真可能會被劃給長航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