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群被到了痛點,端著酒杯點點頭:「是啊,沒個兒子覺生活沒什麼意義,對將來沒什麼盼頭。」
「這說明我們的思想很傳統,甚至很封建。」
「平時倒沒什麼,主要是逢年過年回老家,老父親看人家子孫滿堂很羨慕,我們這些做子的心裡多有點不是滋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呀。」
王文宏很清楚徐三野不會無緣無故跟人家說這些,急忙道:「韓工,這個問題不難解決,你有兩個閨,兩個閨都很優秀,你家的條件又那麼好,找個上門婿應該不難。」;
老韓同志苦笑道:「王政委,哪有你說得這麼容易。」
「怎麼就不容易?」
「兩個孩子能看得上的,人家不願意倒門。願意倒門做上門婿的,兩個孩子又看不上。」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徐三野敲敲桌子,笑看著他問:「韓工,你覺得鹹魚怎麼樣?」
老韓同志愣了愣,笑道:「鹹魚是好,但鹹魚還是個孩子。」
蔣科終於知道徐三野為什麼要請老韓同志來喝酒了,不笑道:「韓工,你家向檸也是個孩子,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再過兩年你再看看,鹹魚肯定會變帥氣的小伙子。」
「鹹魚現在就是小伙子,去東海前我拉著他去四中隊量了量,過去半年個子長了六七公分,現在一米六二了。以前只能穿式制服,現在可以穿男式制服。按照現在這長勢,年底一米七應該沒問題。」
「徐所,你真會開玩笑,鹹魚比我家檸檸小兩歲。」
「只要兩個孩子相互喜歡,年齡不是問題,再說只是小兩歲。」;
見老韓同志似乎有點心,徐三野趁熱打鐵地說:「首先,他們是一個學校畢業的,學的又是同一個專業,有共同語言;其次,相互之間知知底,我們知道檸檸是個好姑娘,你和你人也知道鹹魚是個好孩子。
再說鹹魚也姓韓,兩個孩子都姓韓,將來生個孩子一樣姓韓,不存在倒不倒門、要不要做上門婿那些事。就算非要說個清楚,鹹魚的父母估計也不會反對,畢竟他家兩個兒子。」
蔣科樂了,不住笑道:「更重要的是兩個孩子關係好。」
鹹魚也姓韓!
如果這事能,鹹魚就是天然的上門婿,能幫著韓家延續脈。
韓樹群越想越有道理,帶著幾分尷尬、幾分欣喜地說:「如果能倒是好,關鍵兩個孩子關係雖然不錯,但更多是姐弟關係,是友誼。」
「可以慢慢培養,我們可以給兩個孩子創造機會。」
「徐所說得對,我們先不用說那麼明白,只要給他們創造機會就行,到時候水到渠,都不用我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