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梁軍排整齊的隊伍,大模大樣的在安卡拉的大街上行進著。黑夜中,僅憑道路兩旁稀疏的照明篝火,并不能看清他們的著樣貌。所以他們即使被人看到了,也只會被當正在城中巡邏的部旅。
他們向東城門行進期間,相繼有兩支治安兵的巡邏隊與他們遭遇。不過老吉姆報出了口令后,便輕松的蒙混過關,與他們錯而過。
但是在臨近東城門的地方卻是燈火通明一片。墻頭城下有若干合計數百人的羅馬兵士正在巡邏。他們不是治安兵,而是隸屬于羅馬正規軍團。
正在城門后街道上巡邏的一隊為數五十人上下的羅馬兵士很快發現了正在快速靠近的梁軍。為首的百夫長喝道:
“站住你們是什麼人”
老吉姆卻搶先問出口令:“蒼狼”,那百夫長只好回答道:“雄鷹”而后繼續說道:“不管你們是哪部分的,這里是區。難道你們不知道報出你們的番號來此何干”
梁軍并沒有因此而止住腳步,反而加快速度向前行去,幾乎是小跑起來。羅馬人立刻察覺到異樣,而且因為距離更近,已經發現他們的著裝和容貌的特殊。百夫長高喊起來:“你們再不停止腳步,我們就要”
他的話音未落,梁軍就齊齊端起了單兵弩炮。二十余發弩槍嗖嗖的飛來,頃刻間穿了前方十余名羅馬兵士的。這十余名羅馬兵士剛剛倒落在地,又有二十余發弩槍飛來。
百名梁軍分四撥,番集連。這些羅馬兵在接連不斷的慘聲中撲倒在地。后面的羅馬兵總算回過神來,紛紛舉起大盾將自己遮蓋住。
然而此時,他們與梁軍不到十仗距離,而且梁軍還在步步。如此近的距離,威力巨大的弩槍完全能夠穿羅馬軍那木板牛皮膠合而的長方大盾,而后再穿他們的環片甲,刺他們的。他們的盾牌也就是僅僅能夠起到減輕他們創傷的作用。
在痛呼嘶嚎聲中,羅馬兵接連不斷的倒臥在地翻滾起來。此時另外一支為數百人上下的羅馬巡邏隊也發現了況,已經沖到了過來。與先前那只巡邏隊殘存的羅馬兵士匯集在一起。
很可惜,在城巡邏的羅馬兵士因為認為沒有必要,所以都沒帶著沉重的標槍巡邏。標槍一般是他們陣前對敵時才會攜帶。否則現在這些羅馬兵只要一投,便能對梁軍造大量殺傷。
此時,那名羅馬軍百夫長高喊道:“我們的盾牌擋不住他們的箭矢,只能盡快沖過去將他們斬殺大家一起沖。”
一百多名隨即盾持劍向著梁軍奔涌而來。梁軍的隊率高喝道:“放火彈”。后方那幾名背著大筐的梁兵以及他們周圍的十幾名梁軍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們從邊大筐中取出小南瓜般大小,固定著木柄的火彈,用早已燃起的火盆點燃外面的引火后,順著隊列間隙沖到前方,向奔涌而來的羅馬軍人群拋出一個個火球。
;陶罐在羅馬軍人群中炸裂開來,騰起十幾叢烈焰,瞬間就連一片火海。將羅馬軍大半兵士吞沒其中。殘存的幾十人也有不被火星和火油濺著,導致被點著。他們急忙向四周潰散而去,但還是有不人倒在梁軍的弩槍之下。
梁軍沖到城門中,箭殺了退門中的最后十余名羅馬兵士。而后他們卸下沉重的鋼鐵門閂,將厚重的城門緩緩推開。還有部分梁軍斥候將附近的拒馬,路障清除到一邊。
好在這安卡拉的東城門是開合式,而非閘門式的。否則梁軍還要攻上城頭轉絞盤才能打開城門。當然,就和趙云已知羅馬巡邏隊不帶標槍一樣,趙云是在了解這個信息后才大膽做出這次奇襲行決定的。
從梁軍與羅馬巡邏隊開始戰到他們打開城門前后僅僅五六分鐘的時間。讓城頭和附近的羅馬軍巡邏隊完全來不及反應,現在那些城頭巡邏的羅馬兵士才順著甬道梯道涌下城來。附近地區的巡邏隊聽到靜后,也紛紛向此云集而來。
然而已經晚了,早已借著夜潛伏在東城門外的趙云軍團已經蜂涌而。首先沖城中的是人馬俱甲的重裝騎兵。
兩隊剛剛趕來的羅馬巡邏隊眼看來不及阻攔梁軍打開城門,便在主街上列隊陣,幾道盾墻將街面封死。然而,當他們聽到重騎的鐵蹄在石板路上的奔踏聲響起時,一個個已經魂不附。為首的百夫長急忙喊道:“快躲”。
他的話音未落,一騎重騎就撞在他的盾牌之上,這百夫長瞬間就倒飛出兩三仗遠,將站在他后的兩名羅馬兵士也帶倒在地。而后那戰騎踩踏著扣在他們上的盾牌而過。在盾牌下的幾人頓時七竅流而亡。兩隊羅馬兵,來不及反應跑開的,在七八息的時間不是被戰騎沖倒就是被狼牙大棒打殺而亡。
接著大的梁軍步兵也跟隨在重騎后沖安卡拉城,他們有的向城墻墻頭和大街小巷蔓延開去。不多時,安卡拉城中已是喊殺聲四起,火沖天。馬超也帶著近衛營殺城中,直奔安卡拉的府邸。
盡管安卡拉城中的羅馬軍早有戒備,但他們對此次突襲還是非常意外,以至于上下將面對突變手足無措。首先是城頭守軍和城中各個巡邏隊被各個擊潰,而后在軍營海中慌集結起來的羅馬軍剛開出軍營,就上了迎面橫掃而來的梁軍重裝鐵騎。盡管他們的標槍造了數十上百的梁軍重騎傷亡,但從兩邊窄巷中沖出的梁軍步卒一頓弩槍疾,便制住了他們的標槍投。重騎沖這些羅馬人的軍陣時,他們隨即潰散。
天空放出魚肚白時,安卡拉城中的戰斗已接近尾聲,喊殺之聲逐漸弱了下來。大批羅馬軍俘虜被押解著集中到空地上。城頭飄揚的羅馬鷹旗倒沒被拔掉,但卻多出一些飛舞的大梁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