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邪興將筷子向桌案上一丟,冷笑道“按時間算,我們攻下這斯廬城時,他們應該早就中了我們的埋伏。否則他們就是不會來救援這些叛徒韓了。所以今日我們不用再等,就此拿下斯廬城。本王要親自剝了樸赫居這狗賊的皮”
號角聲中,早已在斯廬城外集結好的韓軍兵將們發起了進攻。數以千計的弓弩手們箭矢齊發,如同疾風驟雨般向城頭攢而去。上百人力投石機的臂桿不停的上上下下搖晃著,拋出一塊塊重達數十斤的山石。
城頭那些本還在垛墻外出膛和腦袋的秦韓兵士們已消失的不見蹤影,他們都蹲伏到了垛墻后面。大石持續不停的轟擊著土坯城墻,在墻面上留下坑坑洼洼的“彈痕”,垛墻上也出現細微的裂紋,并隨著被反復轟擊,裂紋越來越大。
持續轟擊了一個時辰后,已有五六堵垛墻發生坍塌,后面的秦韓兵卒被迫轉移到他躲藏,其間,集箭矢齊齊攢而來,讓其中幾人被當場殺在城頭。
隨著韓夷那特有的實心木制戰鼓聲隆隆而起,排的韓軍步卒手持大盾兵刃從四個方向同時的向城墻迅速靠近。他們部分人的肩頭還扛著登城云梯。
城頭,全甲胄的樸赫居親自督戰,眼見敵軍襲來,他拔出佩劍,高呼道“弓弩手準備齊。”
隨后不久,他所在這面城墻的城頭垛墻后站起近百名弓弩手,彎弓搭箭向正在前進的烏邪興軍而去。但是他們畢竟人,很快就被對方的弓弩手齊制住,部分人還沒放出兩箭便被箭了蜂窩。
樸赫居的弓弩手只好改為時起時伏的零散拋,這樣的弓命中率大打折扣,但卻大大減了自的傷亡。
一名樸赫居的弓弩手蹲坐在垛墻后,又上好一支箭矢,而后突然起對著城下就是一箭便迅速的蹲了下去,而后他在垛墻上的瞭扣向外張這,發現這一箭只差咫尺便能中一名烏邪興的兵卒。
這讓他懊惱不已,他立刻張開弩弦又上了一發箭矢,而后再次站起來。這次他多花了幾息時間去瞄準,手指正要扣扳機時,耳中已聽到咻咻的箭矢破空之聲,而后口一涼,幾支箭矢穿過他的軀,整個人猶然歪倒在城頭之上。
在雙方箭矢互穿梭中,烏邪興的兵士將云梯麻麻的豎在了城墻上,而后如同螞蟻般向城頭攀爬而去。
樸赫居此時已急了眼,高喝道“放滾木擂石”
那些本躲伏在垛墻后的兵卒紛紛起,舉起早已準備好的木大石順著云梯向城下拋砸而去。許多烏邪興的兵卒被砸的頭破流,滾落云梯之下。
遠指揮的烏邪興揮了揮手道“讓后備的弓弩手開弓放箭全力制城頭的敵兵”
隨后不久,又有大批正在歇息待命的弓弩手上前,不顧對本方步卒可能的誤傷,不停的對城頭開弓放箭。那些正在向城喜拋砸木大石的守軍兵卒,不斷有人中箭倒地。
;烏邪興的兵力有四五千人,正從四面圍城。而樸赫居當下只有千余人的兵力,要同時守護四面城墻,每面長達一里多的城墻僅有兩三百人看守。如此狀況下,越來越多的烏邪興兵卒站上城頭,并與守軍兵卒廝殺在一起。
樸赫居臉上出絕之,相反城下的烏邪興卻洋洋自得起來,他已躍躍試,準備城慶功了。就在此時,他后傳來陣陣嘈雜呵斥之聲“什麼人不許靠近再靠近就要放箭了”
烏邪興急忙扭頭看去,只見一名渾跡,蓬頭垢面,衫破爛,甲胄不全的人正跌跌撞撞的向這邊闖來,卻被他手下的兵卒攔住加以呵斥。那人已沖著這邊扯著嗓子高聲喊道“烏邪興王,我是你的臣子崔碩,我有急軍要報”
烏邪興定睛一看,果然是自己麾下的將領,只是因為如此狼狽不堪,差點讓他都認不出來了,更何況其余普通兵士。見此景,烏邪興心頭頓時一驚,一個念頭瞬間就浮現出來,自己伏擊梁軍失敗了
他立刻說道“不要放箭,這是崔碩將軍,快快放他過來。”
這崔碩還沒到烏邪興面前,后者就迫不及待的問道“你這是怎麼了伏擊梁軍的事結果如何”
這崔碩二話不說便噗通一聲便跪倒在地,哇哇的哭嚎道“大王,臣罪該萬死,臣伏擊梁軍未,手下兵卒卻反被其盡皆屠戮,全軍覆沒啊”
聽了這話,烏邪興氣得差點吐出一口老,恨恨的罵道“本王調撥給你一半的兵馬,要你在險要設伏。這般況卻反讓對方給聚殲了。你定是玩忽職守,泄了蹤跡,讓人格反算計了。本王只將你就地正法”說罷,他連兵士都不吩咐,親自拔出自己的佩刀不由對方苦苦哀求解釋,一刀斬下了這可憐將的腦袋。
烏邪興后一名馬韓國主見此提醒道“若真是這樣,梁軍會隨時來到斯廬城下。那我們還需要急需攻打斯廬嗎”
烏邪興仰頭看看已經搖搖墜的斯廬城,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道“來不及了,我們只能抓時間撤退,否則很可能會被對方外呼應,將我等全殲在這斯廬國。”而后對令兵高聲喊道“傳某軍令收兵”
收兵鑼聲隨即響起。城頭,正在絕中廝殺的樸赫居突然發現烏邪興的兵卒紛紛退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接著,他便看到遠山嶺邊緣地帶騰起滾滾黃塵,一大步騎正以極快的速度向這邊殺來。最前方是一支威風凜凜的重裝鐵騎,除了來增援的梁軍還能是誰。
樸赫居大喜道“兒郎們,大梁的援軍來了,大家做好出城突擊敵軍的準備。待援軍殺到城下,我們外夾擊,全殲敵軍”
與此同時,城下的烏邪興卻是臉蒼白起來。他明白現在跑已經來不及了,哆嗦著高聲喊道“列陣快列陣”
三國末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