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騙了康熙 第851章 兵權和名分.

《騙了康熙》 第851章 兵權和名分.

;

  彈劾老十四的摺子,像雪片一樣遞進了暢春園。【,無錯章節閱讀】

  玉柱進屋的時候,迎面就見,老皇帝的桉上,折匣子堆起老高。

  這些人吶,以為人多勢眾,就可以說服老皇帝了?

  其實是,大謬不然!

  唉,玉柱暗暗一嘆,這些人太不了解老皇帝的脾氣了。

  找老皇帝告黑狀,人數越多,越起反作用。

  啥唯我獨尊的高不勝寒?  前往🅂🅃🄾55.🄲🄾🄼閱讀更多

  搞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就會明白,下邊的王公大臣們越團結,老皇帝越坐立不安!

  玉柱就不同了,他告黑狀的時候,從來不找任何人幫忙。

  而且,玉柱的告狀,很有技巧,他只需要想辦法勾老皇帝的不好聯想,即可順利達整人的目的。

  登基近六十年的皇帝,除了輕微中風之外,並無老年癡呆癥狀。;

  玉柱當著老皇帝的面,如果直接說別人的壞話,即使有效果,也不可能太明顯。

  與此相反,從側面激發老皇帝的不良觀,讓老皇帝自己察覺到威脅,則事半功倍也!

  等玉柱行過禮之後,老皇帝仰起下,問馬齊:「你怎麼看?」

  怎麼看?

Advertisement

  吃過大虧的馬齊,心裡頗不是個滋味。

  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假腥腥的讓大家集推舉新儲君。

  馬齊他們上了當,集公推老八當儲君。

  結果,老皇帝太厚黑了,說翻臉就翻臉,反手把馬齊他們錘趴下了。

  「回皇上,奴才以為,茲事大,只宜乾綱獨斷。」馬齊真的學乖了,寧可著挨訓斥,也絕不說真心話。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也!

  「哼,馬齊,你也學會了耍頭?」老皇帝不悅的質問馬齊。

  馬齊哈下腰,低著頭,小聲說:「回皇上,奴才說的是真心話。」;

  玉柱暗暗點頭,馬齊終於開竅了,多磕頭,說話,儘量順著老皇帝的意思拍馬,方為固寵之道也!

  室除了老皇帝之外,也就是嵩祝、玉柱和馬齊了。

  既然馬齊不肯吱聲,老皇帝只得看向了玉柱。

  玉柱把頭一低,小聲說:「汗阿瑪,臣兒與十四哥一向不睦,我若說了話,難免對十四哥有所偏見。」態度十分坦誠。

  屋裡的人都知道,玉柱並沒有編瞎話騙人。

  但是,玉柱把醜話放前頭之後,老皇帝若是繼續追問下去,就等於是暗示大家,可以攻擊老十四了。

  嵩祝暗暗一嘆,別人都可以推,唯獨他不能。

  沒辦法,誰他是滿洲首席大學士呢?

  沒等老皇帝發問,嵩祝便著頭皮說:「回皇上,奴才以為,大將軍王雖有大功於朝廷,卻也太過逾越了本分……」

  馬齊眼看了看嵩祝的後背,心裡暗暗冷笑不已。;

  嘿嘿,嵩祝的罷相,為時不遠矣。

  一般人都會以為,嵩祝罷相之後,必是玉柱登上滿洲首席大學士的寶座。

  但是,馬齊卻認為,他自己重回權力頂峰的機會,終於來了。

  以前的馬齊,有親弟弟馬武相助,雖無首相之名,卻有首相之實。

  自從站錯了隊之後,幾經挫折的馬齊,僥倖重回了閣。但是,無論權勢,還是寵信,皆大不如前。

  若是嵩祝被斥退下臺,玉柱也很可能跟著被貶出南書房,那麼,馬齊的機會就來了。

  玉柱聽了嵩祝的蠢話之後,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實話說,玉柱只需要勇銳營都統兼步軍統領,這兩個軍職即可。

  至於,領班南書房行走、領班前大臣和領班務府總管大臣,這三個看似權傾朝野的所謂要職,對於不安私人的玉柱而言,純屬榮譽質的肋。

  嵩祝占著滿洲首相之位,其實是老皇帝故意制玉柱的手段罷了。;

  一旦,嵩祝下了臺,玉柱也會跟著一起下臺。

  類似的例子,簡直是不勝枚舉。

  比如說,明珠和索額圖,八爺黨和太子黨。

  只要是合格的皇帝,就不可能允許年僅三十一歲的玉柱,既得兵權,又得首相的名分。

  名分和兵權皆有之後,玉柱即使再不想培植黨羽,也會有諸多的騎牆派,倒向他的懷抱。

  實話說,已是康熙五十九年,而不是康熙三十年。

  老皇帝在位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他的想法已經普遍被重臣們了。

  這就像是晚年的前明嘉靖帝一樣,他的那些個小心思,早就被嚴嵩、徐階等人得十分徹。

  所以,徐階整死嚴世藩的罪名,既不是貪污腐敗,更不是欺君枉上,而是異常荒謬的「通倭」。

  要知道,圍剿倭寇出力最大的胡宗憲,恰好是被嚴閣老重用的門下。

  在權力圈裡,政敵垮臺之後,一貫都是加之罪,何患無詞?;

  為了照顧閣大學士的面,老皇帝即使對嵩祝再不滿,也不可能當面指斥其非。

  老皇帝無聲的擺了擺手,馬齊第一個跪下,了個響頭,小聲說:「奴才告退。」

  嵩祝也懂老皇帝的手語暗示,他也趕跪安了。

  但是,等玉柱也想跟著熘走之時,老皇帝卻說:「玉柱留下。」

  前邊的馬齊聽了這話,不由暗暗竊喜不已,嘿嘿,玉柱也該吃點苦頭了呀。

  「你妹妹過小生辰,老十五也去了?」老皇帝一邊撥著手裡的佛珠,一邊信口問玉柱。

  玉柱心裡有數,老皇帝不可能隨隨便便的發問。

  但是,玉柱真不知道,老十五又怎麼惹著老皇帝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玉柱避開雷區。

  「回汗阿瑪,臣兒事先並不知道,十五弟和十六弟也要去老十八那裡。如果知道的話,我肯定不會帶著八十九去了。」玉柱一如既往的只說真話。;

  但是,為了穩妥考慮,他故意沒有扯出嬪。

  再怎麼說,嬪也是老皇帝晚年很喜歡的枕邊人。

  現在,除了德妃之外,也就是嬪經常陪著老皇帝拉家常了。

  「你知道麼?有人幫著老二,從咸安宮裡遞了消息出去。」老皇帝冷冷質問玉柱。

  玉柱一聽就明白了,不是老十五,就是十五福晉,暗中幹了蠢事。

  別看八爺黨一直跳得歡,老皇帝從頭到尾,最忌憚的都是老二胤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